APP下载

新时代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探究

2020-10-19毕秀伟张珂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新时代

毕秀伟 张珂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AT新时代,并明确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时代加强职业教育中学生工匠精神的意义:然后重点从社会认知、培养方向和学生素质等方面,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职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职业教育:工匠精神

古今中外,大量能工巧匠不断创造新产品、改善好品质,从而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迭代创新。众多匠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融汇了专注创新、追求品质、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等多种精神,直到近年才被“工匠精神”一词完美表述。

作为中职学校必须重视中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系统性的对工匠精神的内涵、时代意义加强研究,同时对培育方式和机制方面进行探究,从而培养出更多适应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能工巧匠。

一、新时代加强职业教育中学生工匠精神的意义

1.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明确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要求,“中等职业学校重点是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这些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新时代下,制造业处在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培育和弘扬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能够加快推动供给侧改革,为推进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对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指导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近年来,我国各种行业规模的扩大和各类新生行业的诞生,造成大量工作岗位操作人员的严重不足,原有教育体系以培养研究型、管理型人才为主体的办学模式,在人才能力和岗位需求的匹配度上,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在新时代经济转型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更迭周期不断缩短,对职业教育提出更多更高要求。现代职业教育必须以能力培养为方向,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操作人员。

4.个人成长的追求目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作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重大判断。职业教育的中学生绝大部分对工匠精神有初步认识并十分认同的,只是认识还不够到位。职业教育能够帮助明确他们的人生追求目标,从一味谋取“人生饭碗”转变为勇于追逐“人生梦想”,帮助他们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化建设者,能够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二、新时代职业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

1.社会认知有错位。尽管国家一再强调职业教育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一些人还是对职业教育持有不解和偏见,还带着一些轻视的眼光去看待职业教育。中学生对于工匠精神内涵与实质的理解还停留在从网络、杂志、宣传媒体中获得的概念认知上。

2.培养方向有偏差。职业教育更多关注专业的学习和训练,而对中学生的个人发展未能给予足够重视,职业素质养成普遍缺少,无形中把中学生当成了技术的存储器,期望使其成为掌握新技术技能的全能型“机器臂”,展现了典型的功利主义理念,偏离了职业教育目的。

3.学生素质有弱化。多年来,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低于普通院校是不争的事实。一些职业教育学校为了保证学生数量,盲目降低分数线,使得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被培养。

三、对策及建议

1.融入新时代的发展进程。在新时代社会发展进程中,要把握“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制造的历史机遇期,贴紧经济社会进程,做好产学研融合,适应新时代要求,培养一批处于智能领域、物联网、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一批5G时代制造维护智能设备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一批处于产业链顶端技术岗位的技术技能人才。

2.更新培养内容和方式。为了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必须要站在时代前沿,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市场对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鼓励推动互联网教学平台在线教学,发展远程教育,利用融媒体,建设网上学校和课堂等途径,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教育,将职业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可将原来文本的、整体化的课程信息进行重新组合,依据培养要求向学生定时推送,改变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不断提升职业教育人才与市场实际需要的契合度,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真正实现资源的有效供给。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职教教师培养的研究,专题研究职教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制度与模式。改变职业教育的师资结构,聘用一批经验丰富的工匠和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实习指导师傅和学习指导老师,将先进的工作方式方法带进校园,激发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热情。

4.加强职业教育保障。着力打通优秀工匠的上升通道,完善职业教育与技能人才的评价机制。注意在技能人才中选拔和晋升优秀者,以樹立工匠精神的示范引领效应,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职业教育,使工匠队伍后继有人,从源头上改变轻视职业教育的现状,从而真正的起到引领带动职业教育的作用。

5.加强校企合作。在实践教育中,要充分的发挥现代校企合作教育的优势,通过企业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与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在校企合作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中学生的品质意识和工匠精神,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并最终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社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职业教育新时代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