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趣味性的策略
2020-10-19张玉荣
张玉荣
举世闻名的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这些都强调了学生的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历年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精简作业,研究作业设计趣味性策略,是每位教师长期研究课题之一。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针对现阶段多数农村小学生实际问题,及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现状,我从数学作业设计趣味性策略入手进行研究,使孩子们爱上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品格,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一、围绕课堂知识,设计趣味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是教學的主阵地,在讲完一节新课后,布置数学作业要围绕课堂教学知识点,从学生兴趣出发,设计各种类型趣味十足的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四年级下册,在学生学习了四则运算知识时,可以布置让学生用扑克牌,每次抽出4张(大王和小王不算),列出得数是24的式子,既可以在家中和家长一起玩,加强亲子交流,也可以在班级中分组PK,让学生在玩中、比赛中,熟练掌握运算方法,提高运算效率。又如,各年级在处理每个单元的复习、预习或解决问题时,都可以通过画思维导图的方法分析、整理、归纳知识。在教学周长、面积、体积时,可以给学生布置测量、动手操作、实验等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在动手测量、计算及实验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可以学有所用,从而促进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围绕课外阅读,设计创新作业,拓展学生思维
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创造性,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完成作业。我会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阅读内容可以是课本上的解决问题、数学广角、你知道吗等;也可以是课外的数学故事、数学报纸、数学名人传记、数学歌谣等,在阅读时适当给学生以指导,阅读后指导学生创办数学手抄报,组织学生举行数学讲故事比赛,引导学生创编数学童话故事、歌谣等,并进行评比。通过这些阅读及活动,学生善于思考了,且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学习数学更认真了,完成数学作业的积极性更高了。学生学习数学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能够上升到为自己学,认真学,喜欢学的学习状态。学生真正对数学学习,数学作业产生了兴趣。
三、围绕生活实际,设计实践作业,提高学生能力
数学作业如果脱离实际,那么,数学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谈不上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数学和获得有意义的数学知识的目的。因此,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1.数学日记作业
数学老师们引入了语文学科常用的练笔方式一一日记,进行了学科整合,尝试改变作业形式,让学生编写数学小日记,写下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的数学问题。孩子们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有了许许多多的惊喜。
惊喜一:“枯燥”的数字是我们每日生活中“美妙的音符”(电话号码、电梯、公共汽车、钟表……)。一年级的一位同学的数学日记中说:“我学了数字,知道了2幢602是我的家,还知道了150××××3222是我妈妈的手机号码,原来数学就在我身边呀!”
惊喜二:“单调”的图形就“藏”在我们每天接触的生活用品中。六年级的一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有关圆柱体的知识,用废泡沫做了一个小圆柱体,修好了有破洞的保温箱,她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很高兴,因为我能运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做了一个小圆柱体。这不仅帮我复习了圆柱体的有关知识,还使我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只要我们仔细寻找,耐心观察,就一定会发现它。”
2.实践性作业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学习了数学知识之后,尽量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并且会运用这些知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如,在元角分教学后,可以布置让学生自己买东西的作业,并做好记录,带多少钱,买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找了多少钱等等;也可以为学生创设购物场景,让学生模拟买卖物品,在买或卖的过程中,学会算钱,学会与人交流等;统计图教学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调查水果店某月各类水果销售情况,制作统计表,并根据实际分析下个月水果店应怎样进货。设计这些作业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并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力设计、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数学作业,让学生爱上数学,乐于完成数学作业,从而提高个人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