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镜记者在电视现场报道中的作用思考
2020-10-19锁柱
锁柱
摘要:新闻事业的发展,记者在荧屏上的出镜率越来越高。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为常用形式之一,在现场出镜记者地位明显。本文对出镜记者相关内容加以叙述,从报道现场、探访现场、评论现场三方面阐述其在电视现场报道中存在的作用。
关键词:出镜记者:电视:现场报道:作用
电视报道方式、技术等快速发展过程,现场报道是较为先进报道形式之一,在电视报道当中取得重要地位。报道过程,出镜记者作用十分重要,能够为受众传递出现场的最新信息,还能展开实地报道,并对新闻事件展开评论,深化报道内涵,使新闻内容走进人心。
一、出镜记者概述
电视报道中,现场报道为常见形式,出镜记者主要负责为观众播报新闻内容。作为现场报道中重要部分,出镜记者需要展示自身主观能动性,以生动的话语向观众传达事件内容,让受众感受到事件的真实性。从某种角度来讲,出境记者不仅是新闻现场的采访者和报道者,同时也是现场目击者、参与者。在多种身份下,显示出出镜记者地位的重要性,其作为重要纽带将事件、观众联系起来。现场报道常要求记者解说和播出同时进行,呈现出事件实效性,展现新闻生动性。报道现场可能存在多种突发性问题,因此,对出镜记者应变能力要求较高,要能够灵活掌控报道节奏。
二、出镜记者在电视现场报道中的作用
1.报道现场
在电视节目中,常可发现出镜记者在某条新闻起始报道的部分出现,展开现场导报。此时,记者发出的声音、提供的信息全部源于新闻现场,因此,报道现场为出镜记者作用表现之一。实际上,记者出镜这种报道形式可能产生某些问题,当出镜记者、播音室主持人产生先后报道行为时,若节目编排不合理,就会导致报道重复。因此,在编辑电视节目过程为保证节目整体连贯特点,需要合理选择是否保留记者出镜段落,同时也对出镜记者水平方面提出较高要求。记者在现场报道时,需要找准新闻内容的切入点,对事件展开深入、详细地描述,而不是简单的导语重复。出镜记者不但是外景主持,更是带着疑问在现场采访的记者,因此,需要具备强大的“眼力”,能够快速捕捉到现场重要的新闻点,此新闻点必须通过出镜记者才能强化和突出,实现增色新闻现场报道的目的。
当前,央视新闻联播在新闻报道当中,所有的出镜记者能够较好地把握现场报道过程,无论是报道“时效新闻”,还是像“一带一路”类系列类型报道,参与现场出镜的记者具有明确的目的,能都对现场总体把控,同时编辑过程选材精准。对比而言,地方电视台在展开新闻报道过程,部分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的现场报道能力方面有待提升,无论捕捉新闻点,还是现场语言表达,或者后期编辑等能力均有待提升,可能导致语言、行为等失当问题,对公众媒体的形象造成影响。
2.探访现场
出镜记者还具有探访现场的作用,其能够引领观众对现场进行实地探访,让受众直观观察新闻事件。与此同时,现场探访也是当前新闻节目常用手段之一,此时出镜记者能够充分利用现场优势,强化新闻的现场感,打破传统单一报道方式。通常专题节目常使用探访的方式报道现场,在考古、旅游和探险等节目当中也是屡见不鲜。在电视报道当中,出镜记者使用这种报道方式较少,原因为此报道形式可能受到記者自身素质、报道题材等方面的限制,同时新闻报道篇幅相对有限,因此较为少用。但是随着记者队伍逐渐壮大,新闻采访过程综合能力强的专业记者越来越多,新时代的出镜记者“四力”较强,为现场报道增加了诸多色彩。
探访形式常应用在“重大事件”、“考察现场”、“事故现场”等报道中,并且人们对节目内容关注程度较高。如:“北京怎样接待一带一路峰会?”“地震、火灾等事故现场救援情况”“珠峰科考队怎样生活?”等,以上新闻难以使用客观语言或者程式化镜头展开描述,此时可选择出镜报道,由出镜记者深入现场,掌握价值信息,和受众分享细节、观察物件,面对镜头将事件清晰的逻辑展现出来,在现场环境的衬托下,为观众带来强烈感受,发挥现场报道的优势。
3.评论现场
出镜记者评论现场的作用通常体现在直播节目当中。在直播现场当中,信息源由两部分组成,其一为现场事件的具体内容,如“重大体育赛事”、“阅兵仪式”、“庆典活动”等,这些活动程序严谨,内容丰富,观赏性十足,但是电视画面使用的是共用信号,各大媒体共同使用,能够提供的信息量相似,此时现场报道难以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其二,各大电视媒体会指派记者前往事件现场,为观众提供独家报道,这是获取观众眼球的关键。当前重大事件使用常使用现场评论、共用信号两种报道方式,演播室接收“双路”信号,加上出镜记者对事件的评论,为受众呈现出立体化的现场空间,展现事件细节。
三、结论
总之,在电视现场报道当中,出镜记者地位十分重要,其利用职业魅力能够吸引受众关注新闻,以专业能力为受众报道出鲜活的新闻信息,并对新闻事件精准点评,保证现场报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