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时代的大众艺术与高雅艺术

2020-10-19倪光珺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3期

倪光珺

摘要:在国家发展进步的道路上,文化事业一直有着重要地位,影响着人民的生活环境和时代的前进步伐。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国家支持和发展契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艺术文化。在媒体时代,艺术文化也有两大种类:大众艺术代表比较通俗的文化,被更广泛的人民所接受理解;高雅艺术则代表那些较为深奥、不是那么通俗的艺术文化。这两种艺术都是国家文化事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媒体时代更是被各种媒体工具放大出来,进入人民的生活中。

关键词:媒体时代:大众艺术:高雅艺术

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充满信息的媒体时代,从睁眼开始就接触到大大小小的信息,从身边人的朋友圈到国际新闻的微博,这些信息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艺术。我们同时也处在一个大众的时代,路上能够收听到的广播,工作时用到的电脑,休息时看到的手机和电视,都是这个媒体时代下的产物,他们带领我们去感受大众艺术、高雅艺术以及身边的美。文章将分别讨论媒体时代下的大众艺术和高雅艺术的发展现状,然后联系实际谈论艺术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探索未来的艺术走向。

一、市场操控的大众艺术

1.大众艺术的含义及特点

大众艺术是指能得到很多群众欣赏的,被大众所接受的艺术,主要的艺术形式有文学、舞蹈、戏剧、音乐等,形式偏向多样化。在媒体时代,大众艺术通过电影、唱片、电视、广播、摄影等形式进行传播,从多方面进入人们的视野和欣赏领域中,起到维护社会集体性、增强群众感情与信念的作用。

随着传媒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艺术更加偏向技术化、工业化和都市化,艺术内容里表达的观念、创作的理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众艺术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将声、光、色、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更加凸显市场性和娱乐性的特点。

2.市场操控下的大众艺术

现在人们观赏大众艺术只需要通过一些普通的媒介就可以达到,像电视、电影、游戏、漫画、杂志等都可以很容易就接触到,人们享受大众艺术不需要做出较大的努力,有时只用打开电视或者通过杂志书报等就可以受到熏陶。在过去人们要想接触这些艺术,还得去影院或者进剧场,比较麻烦且成本也高。而且在那个时代,人们普遍认为艺术是属于高管贵族家的,贫民百姓没有资格欣赏,这种文化是高级的、有距离感的。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文化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欣赏这种大众文化下的艺术。

之前还是属于有地位有身份人家的艺术受众都是一些比较有欣赏能力的大户人家,艺术家的收益来源也是这些有钱人士,因此那时的艺术家偏向于钻研艺术本身,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从而赢得贵族的喜爱,获得稳定的观众。有地位的人士总是有相同的观点和爱好,因此艺术家只需要不断创造不断改进就可以。而对于现在的大众艺术来说,艺术家面对的观众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群众,要想受到更多群众的喜爱,就需要花一些精力在艺术活动的宣传上,从而没有太多的经历放在艺术进步研究上,这对于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来说也是一种损失。艺术家们在经营过程中,慢慢也学会了很多经营的理论和知识,会刻意降低艺术的水准来迎合大众的喜好。艺术逐渐从高端优雅走向千户万家,大众文化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中。

在电视机出现后,大众艺术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媒体因为电视机的出现也发生了改变。媒体的发展使得媒体本身和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很多学者认为,所谓的大众艺术就是大众媒体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众的艺术是基于利润出现的,资本理论在极大化地支配着大众艺术。在媒体时代下,大众艺术为了赢得更多的观众,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营销方式和手段,同时也慢慢接受自己面对的观众普遍鉴赏力变低的事实。因为我们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比较低劣的大众艺术也是有观赏他们的人群的,如果每位观众都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那这种现象不会存在。总的来说,大众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接受者一定的鉴赏能力,同时也需要生产者健全的理论基础和不断创新的艺术形式。

二、举步维艰的高雅艺术

1.高雅艺术的含义

高雅艺术是指主要针对某一专业和领域的艺术,不一定为普通大众所接受,在欣赏时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理解能力。高雅艺术更强调一个过程,在宏观概念中,经过整合与运用、感受与分析、捕捉与挖掘来感受到高雅的艺术。人们在感受到过程中,包含表达、操作、思维、感知等多个环节,从多方面来感知高雅艺术。

2.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关系

不同的文化背景诞生不同的艺术种类,高雅的或通俗的艺术,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艺术所在的文化背景的影响。通俗与高雅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于人们看待的角度和方式,很多学者认为,通俗艺术和高雅艺术是相对于作品的审美品格和艺术创作而说的。

高雅艺术,能将欣赏者带入到一个较高的艺术境界和精神境界,他往往能揭示一定的人生哲理、社会哲理或是自然哲理,它的形式绚丽复杂,内容高远深邃,技术也很精湛。通俗艺术则是较为贴合大众审美,内容往往和现实相关联,表现形式比较简洁淳朴,灵感来源大多是社会生活。

3,媒体时代下举步维艰的高雅艺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高雅艺术的受众越来越少,尤其是进入大众媒体时代之后,高雅艺术渐渐地被更容易获得的大众艺术所蚕食。美国之前在邮报上刊登的关于文化危机的描述,就是记载的高雅艺术渐渐被大众艺术替代的现象。刊登的事件是美国的肯尼迪中心,一个高雅艺术的殿堂,最终因为观众的流失面临破产的事件,有的美国艺术评论家将这种情况视为“观众的死亡”,同时他们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整体艺术水平的向下平均化,使得大众开始远离高雅艺术,更多接受大众艺术。

在艺术市场上,高雅艺术渐渐失去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是大众艺术的崛起,更加带有社会色彩的大众艺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更贴切。在一些领域上,高雅艺术也做出了改变,开始将一些大众艺术的技巧融入进去,比如在古典音乐中加入了光盘的元素。在进入媒体时代后,高雅艺术的一些领域开始运用媒体技术,获得了良好的成效。越来越多艺术者发现高雅艺术和大众艺术的结合更具有市场,开始寻找结合的方法。像在电视电影中录用一些戏剧演员,将古典音乐运用到电视剧中,都是很好的结合方式。

三、媒体时代大众艺术与高雅艺术的结合

将大众艺术和高雅艺术区别开来的想法已经有些过时,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应将高雅艺术和大众艺术相结合,艺术之间交流互动创造出更多的艺术火花。以前跨圈交流的更多的是音乐,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会多样性形态的改变,现在更多的艺术形式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动。比如在大众音乐中有了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结合,在美术中有了西方技法和东方技法的融合,在电影艺术中有了电影和文学的融合,电视节目中出现了喜剧和戏剧的结合,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动的同时也影响了饮食文化的发展,比如现在十分流行的东方料理和西方料理的结合。

文化融合的現象告诉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再去区分大众艺术和高雅艺术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了,人民群众总是追求艺术形式的多样化,这就需要艺术家不断努力来获得艺术上的创新。

四、结论

随着社会从原来的传统走向现在的大众社会,群众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追求艺术成为社会很重要的一个主题。无论是大众艺术还是高雅艺术,我们都能从中获取艺术知识和愉悦的心情。艺术家们应多尝试大众艺术和高雅艺术的结合,带来更好的艺术作品和更多的艺术形式,推动人类文化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