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古籍编辑应具备的使命感

2020-10-19姚文杰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思想内涵使命感

姚文杰

摘要:新时代的古籍编辑出版工作承前启后,一方面沉淀着老一辈出版人精益求精的基因,另一方面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责任。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拟从出版人的担当、视野、品格三个角度切入,探讨当今古籍编辑在工作中应具备的使命感。

关键词:使命感;思想内涵;文化情怀

新闻出版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思想舆论主阵地,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新时代的古籍编辑出版工作承前启后,既沉淀着老一辈出版人精益求精的基因,又肩负着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责任,因此,古籍编辑在工作中应具备使命感。

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

自古到今,传统的知识分子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志向,编书“垂世立教”,这是先辈胸怀天下的气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成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出版人更要胸怀大局、传承文脉,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就是要以思想为引领、以选题为抓手,积极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思想是出版的核心,是出版人的灵魂。思想从哪儿来,灵魂如何守得住?编辑要深刻把握出版物的思想内涵,着眼价值追求,充分发挥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要坚决维护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守住文化阵地,旗帜鲜明地向不良思想倾向亮剑,把好出版的政治关和思想关。

选题是出版的导向,是出版工作的底线。选题怎么做,选题的方向怎么把握?我们要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內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明方向:“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我们要从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深度理解古籍编辑、加强古籍出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让优秀中华文化理念融入现代化建设之中,让中国人的民族基因更加显现、让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以最美的《诗经》、最智慧的《论语》、最丰富的“中国故事”感动全人类。

二、百舸争流千帆竞敢立潮头唱大风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当今,出版业迎来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机遇,特别是古籍出版面临巨大的挑战,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就是要拓宽视野,落实于古籍出版工作中就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文化影响力是出版的核心竞争力。“二十四史”辉煌、《四库全书》旷世、《资治通鉴》鉴得失、“红楼一梦”惊天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内涵深远,影响广泛,是出版的源泉和素材。“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我们要深入挖掘传统优秀文化,创造精品。与此同时,出版工作不能局限于眼前和传统,更要放眼全球,积极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放眼人类文明的前进的大方向,经过鉴别和选择,将之运用到图书出版和古籍编辑的工作实践中。

古籍出版需要扎实的文化素养和编辑基本功,更需要先进技术和手段。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互联网先进技术为古籍出版提供了全新的方式,数字化出版、影像化出版、AI、VR各种新技术“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经典走出了图书馆、走近人民群众,让广大读者真正体会到经典的美与力量。

“百舸争流千帆竞,敢立潮头唱大风”,我们将以创新的理念、奋斗的激情构筑中国精神、弘扬中国价值、传播中华文化影响力。

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到,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为在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文艺不要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编辑出版工作是文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工作中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胸怀崇高理想,树立高尚的文化追求。

古籍出版是国家层面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出版活动,古籍编辑需要更扎实的文化功底和语言素养,需要摒弃浮躁、甘坐冷板凳的心态,时刻保有使命感和文化情怀,投入古籍整理和图书出版事业。

以上是我作为一名出版工作者对当今从事古籍整理工作的编辑所承担的使命的一些感想。当今,古籍编辑应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做坚定者、奋斗者、搏击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一名出版工作者应做的贡献。

猜你喜欢

思想内涵使命感
Heart to Heart with the CPC与党同心
雄关漫道
生命带着使命而来
生命带着使命而来
简论中外战争中活跃的战地记者
中国传统武术思想内涵及其对现代武术发展的启示
淡化教育痕迹,强化隐性教育
论影片《铁皮鼓》对原作思想艺术价值的保留
《恋爱中的女人》主要人物形象的《圣经》原型分析
MBTI人格类型量表的发展应用及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