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意境的塔城滨河景观带植物选择与配置

2020-10-19段植林

陕西林业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滨河造园园林植物

段植林

(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 100009)

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中国园林在美学方面的最大特点是重视意境的创造[1]。园林景观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享受。自然山水园林能够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是源于造园者(现代称为景观设计师)对园林意境的理解,以及对自然山水、植物等造园要素的意境表现的充分运用。

植物既是风景资源的重要内容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主体,也是园林设计与建设的主要对象和材料,植物配置是景观营造的关键内容之一[2],影响景观主旋律和园林意境的表达。选取适宜植物材料并合理配置应用于园林景观创作,就可以创造一个既符合植物学特性与生态学规律又充满生机的优美环境,满足人们享受自然和美学意境需求的愿望,否则,就不能达到园林景观美和意境美的和谐统一,故而有必要对园林意境表达中的植物配置方法和规律做一探讨。

1 植物景观的意境

意境是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不但深深置根于各项古典艺术门类,沉积于民族文化心理[3],内容极为丰富,也与园林景观艺术发展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割舍的联系。园林植物的优美形态,是始于人们对景象的直觉,通过联想而深化展开,能够产生美妙幽雅的园林意境,这是由于造园者倾注了主观的思想情趣[4]。“意”与“境”的统一过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植物景观的意境美更是能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寄托与释放人们的各类情感与思绪,使人与自然高度融合。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很多世代相传的诗词字画及民俗文化中都赋予了植物独特的文化内涵。将人们从欣赏植物景观的形态美提升至欣赏植物景观的意境美。植物景观与文化契合,从古而今,生生不息,并在不同的造园师手中发扬光大。对意境强烈的追求,在文学作品中最为常见,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东湖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用“暖树”“乱花”“浅草”“绿杨”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西湖春景。苏轼在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中,用青竹与桃花映射了春意盎然的景色。王维用深林、青苔、幽篁这些植物描绘出清幽静谧的环境,“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独生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张继在“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中,将景象与意境交融,描绘出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体现了诗之意境的感染力。“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如画的境像,引人无限遐思……

这种表达植物景观美的诗词歌赋,古往今来,不胜枚举,加上文人墨客的内涵风采,一树、一花、一草、一地……令人陶醉。在植物景观中,植物在意境中沉淀和承载了人们的情感与情怀。诗的灵感源于包括以植物为主构成的景象。因此,这对造园者、景观设计师的艺术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对植物美的特性充分了解,才能在造景时运用自如,营造出意境之美。

2 园林植物景观意境的营造

2.1 我国古代园林植物景观意境的营造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花木、山水等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情景。中国园林栽植的花木,不仅为了绿化,还蕴含着诗情画意,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意境。植物景观的意境营造亦为文化造园的一个主要的文化载体。

古时造园,喜在窗外植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一样,须能“入画”。如:网师园的古柏(Platycladusorientalis)、拙政园的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都是一园之胜,左右大局,若无这些饶有画意的古木,园中景色顿减。树木品种各有千秋,如始园多松(Pinus)、梅(Armeniacamume),沧浪亭满种箬竹(lndocalamustessellatus),苏州留园白皮松(Pinusbungeana),各具风貌。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极其强调艺术性,运用不同植物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寄托园主的内心情怀,如荷花(Nelumbonucifera)“出污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其中有脱离庸俗的寓意,现代植物景观中多在小区水边或公园湖区栽种荷花、睡莲(Nymphaeatetragona)等,亦取此意。植物配置亦讲究诗情画意,如苏州拙政园的“听雨轩”“留听阁”是借植物景观芭蕉(Musabasjoo)和残荷在风吹雨打时产生的声效而取其名;“雪香云蔚”和“远香益清”(远香堂)等则是借桂花(Osmanthusfragrans)、梅花、荷花等的香气而名闻天下。古代植物景观与文化的契合,一般是先景而诗,赋之于牌匾,或留之于诗,流传于世。

2.2 我国现代园林植物景观意境的营造

为了营造植物景观意境美,造园者、现代景观设计师须将文学、文化应用于景观设计中,特别是植物景观的设计中。同时,植物景观的配置应以营造植物景观意境美为出发点,根据植物品性引申的人格化及寓意配置植物。此手法从古代皇家园林开始到如今市政园林及各大风情小区,都不断地重复着。

现代文化造园中,植物景观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又与其他专业相辅相成的特殊领域,有着自成一格的表现形式。植物景观的创造及配置中,汲取古人诗词歌赋对植物意境的描述及人格化的象征,先定性定位,再进行深化发展,从空间、层次、品种搭配及细部处理等方面加以处理,有利于植物景观意境的形成。设计实践中以植物的美学特征及环境景观为表现,引导人们从生态与美学的角度去认识和欣赏城市园林的意境美,营造生态园林和植物景观。这也是目前国际园林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趋势。现代一般通过“主题立意”“组织空间”“品种选择”“细部搭配”等方式来营造植物景观的意境美。

2.2.1 主题立意 意境的文字提炼即为设计植物景观的主题所在。在植物景观营造的前期,必须对设计的区域进行定位定性,并提炼出该区域的植物特色及各分区表达的主题,为该区域植物景观意境美植入一定的文化特征。

2.2.2 组织空间 在植物景观中,空间是景观表达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是疏密之间开合变化的重要形式,是植物景观类型与形式美的重要表现。

2.2.3 植物种类(品种)选择 更直接地说就是植物选择与配置。在所有的植物景观中,植物的选择是对主题的直接体现。如主题设定为:日樱舞春、榆林夏馨、枫叶秋离、雪叠翠松,则在配合空间界定后的植物的选择中,选用樱花林(Prunusserrulata)、榆林阵(Ulmuspumila)、枫林(Aceraceae)、雪松(Cedrusdeodara)作为主要表现对象,与主题及空间对应,与中国文化相呼应,营造植物景观的意境美。

2.2.4 细部搭配 更能体现一些框景的效果。如“疏影横斜水清浅”,就如是一个水榭旁,扶着横斜入水的柳树或造型独特的疏影植物,搭配一些清秀的下层灌木,以植物形态的美,来营造一个月夜的意境图。

3 塔城滨河风光带植物景观设计

3.1 项目概况及区域特征

塔城位于新疆西北部,属中温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具有干旱、少雨、多风的特点,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春季升温不稳定,秋季气温下降迅速;降水量差异较大,年际变化大,生态环境脆弱。塔城市美丽富饶,川流纵横,湖泊星离,牧草丰美,阡陌相连,民风淳朴,多民族的风俗、服饰、饮食溶汇在一起,形成了“塔城特色的多元化的民族风情”,被认为是新疆民族风情博物馆和新疆民俗博览馆。

园林绿化常用的乡土树种有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胡杨(Pobuluseubhratica)、柽柳(Tamarixchinensis)、白桦(Betulaplatyphylla)、沙枣(Elaeagnusangustifolia)、稠李(Prunuspadus)等。

塔城滨河风光带位于塔城市区东北部边缘,沿规划中的5号路呈东西走向,全长8.6 km,基地宽250 m,运河主河道宽30 m以上。滨河风光带河道自东向西连通喀浪古尔河、加吾尔塔木河、台河、发展河、萨孜河等,是构成塔城城市水网的重要部分(图1)。

图1 塔城滨河风光带全景图

根据规划,运河北部将成为以自然形态为主的自然绿地,运河以南则分成三大部分:东部结合现有的良好绿地资源,设计成郊野式生态自然公园;中部主要为一类住宅区;西部与城市中心匹配,引入城市中心氛围,打造生态型商业中心。

3.2 滨河风光带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根据塔城市气候、地理、人文、植物资源等条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滨河风光带植物景观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结合乡土树种的应用,适地适树,所选之物既要满足防风固沙功能需求,又能体现较好的景观功能;营造区域内植物特色主题景观,根据当地条件及特点,通过植物本身的形、色、感等物质形态,形成丰富的林相及季相变化,营造一定的植物景观意境美,以形成特色的植物景观;适当增加植物种类及品种多样性,尽可能地选用多样化的适生植物种类(品种),以各种形式配植,通过艺术方式组织起来,形成富有美感的植物景观;规格多样性,在设计中,主要以滨江景观为主,但也要考虑主景点的快速成型效果,所以在同一植物的应用中,按其观赏特性及需求,拟采用多种规格进行搭配,以尽快形成多层次的植物景观效果。

3.3 植物景观设计

滨河风光带主要分为四个功能分区:活力水岸区、风情文化园、新能源教育园、湿地观鸟园。在植物景观的营造上,根据不同的空间格局及场地特色,又细分为九个植物景观主题区,分别为:四色叠翠景观区、杨林楸意疏林草地区、柳翠桃靥水岸植物景观区、松风秋红山林区、果林溢香生态林景观区、杏林梅香生态林景观区、樟松揽翠景观区、桃花岛生态片区、芦苇莎秋湿地景观区(图2)。

图2 滨河风光带植物景观主题区

3.3.1 四色叠翠景观区 主要选用的植物有樟子松(图3)、新疆云杉(Piceaobovata)、国槐(Sophorajaponica)、榆树、沙地柏(Sabinavulgaris)等。

图3 樟子松

3.3.2 杨林楸意疏林草地区 主要选用的植物有胡杨、新疆杨(Populusalbavar.pyramidalis)、天山花楸(Sorbustianscbanica)等。

3.3.3 柳翠桃靥水岸植物景观区 主要选用的植物有桃花(Amygdaluspersica)、旱柳(Salixmatsudana)、紫丁香(Syringaoblata)、金焰绣线菊(Spiraeaxbumaldacv.GoldFlame)等。

3.3.4 松风秋红山林区 主要选用的植物有樟子松、红叶复叶槭(Componeacernus)、紫椴(Tiliaamurensis)、柽柳等。

3.3.5 果林溢香生态林景观区 主要选用的植物有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毛稠李(Padusbrunnescens)、巴旦杏(Prunusdulcis)(图4)、沙枣等。

图4 巴旦杏

3.3.6 杏林梅香生态林景观区 主要选用的植物有国槐、巴旦杏、榆叶梅(Amygdalustriloba)(图5)、珍珠梅(Sorbariasorbifolia)、蜡梅(图6)等。

图5 榆叶梅

图6 蜡梅

3.3.7 樟松揽翠景观区 主要选用的植物有樟子松、新疆云杉、五角枫(Acermono)、沙地柏等。

3.3.8 桃花岛生态片区(图7) 主要选用的植物有桃花、珍珠梅(图8)、榆树等。

图8 珍珠梅

3.3.9 芦苇莎秋湿地景观区 主要选用的植物有芦苇(Phragmitescommunis)(图9)、莎草(Cyperusrotundus)(图10)等湿地植物。

图9 芦苇

图10 莎草

4 讨论

塔城滨河景观带植物景观设计,植物种类多种多样,高、低、大、小错落有致,林缘线起伏波动,树林疏密有致,林冠线高低错落,画面上的远视天际线也起伏变化,在有限的同林空间内,形成“咫尺山林”的意境。在园林植物配置平面上,通过植物配置的疏密关系表现韵律美,如杨林楸意疏林区与四色叠翠景观区,前者是疏植,就像一首歌曲的舒缓前奏,而后者为密植,如同歌曲的高潮部分。在平面上东部和北部较为密集,而西部和南部则以分散来形成对比,使整个同林的植物配置无序之中见有序,有张有弛;在园林植物配置的立面搭配上,通过植物的高矮错落,产生韵律感,既可以避免同林植物景观的单调,又可以丰富园林植物景观的竖向空间。

在植物色调的选择上,塔城滨河植物景观带主要以绿色为基调,重点突出花色和叶色的观赏性,花通过自身色彩的变化来传递信息,营造色彩意境。如柳翠桃靥水岸植物景观区,山石的冷色与暖色的花朵进行对比,加以流动的河流,河岸淡淡的青绿色,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意境;杏林梅香生态林景观区,以松柏等常绿树为背景,配以浅亮的植物,梅、白玉兰、丁香等,呈现清新、古朴、典雅的气韵,衬托出深远的意境。

园林植物景观意境是一个相对广泛、综合又难以定义的概念,意境之美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也是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中艺术涵蕴的体现。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并在园林景观中独具特色。我们应把中华文化的瑰宝融入到景观造园中,把文化渗透到园林设计中,以创造更美好、更具诗情画意的景观环境。

猜你喜欢

滨河造园园林植物
胡旭光
昌平滨河森林公园健身绿道系统建设
洪涝适应性滨河景观设计——以湖南省永州一中河段为例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壹 造园·纳瑞集祥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建立园林植物的遗传转化体系
浅析颐和园园林植物景观的变迁与发展
城市滨河湿地生态景观营造探索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意境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