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试飞从“脸盆加油”开始
——回首航空试飞人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

2020-10-19赵丹芳

国防科技工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脸盆机场飞机

赵丹芳 /文

195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建国后第一个光辉的十10 年。这一年的4 月15 日,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简称试飞院)在渭北平原的小镇阎良宣告成立。这一天,结束了中国没有飞行试验研究机构的历史,开创了新中国试飞事业的新纪元。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创业者们饱尝了难以想象的艰辛,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边建设、边研究,在一张白纸上描绘着中国的航空试飞大业。那是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岁月,数千名热血沸腾的年轻人,怀揣建设强大航空事业的光荣与梦想,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阎良这座小城。从此,他们的青春、理想乃至生命,和一个飞翔的事业紧紧捆绑……

峥嵘岁月:创业者怀揣理想奔赴阎良

20 世纪50 年代末,飞行研究院筹备组的苏联专家经过在辽宁、内蒙古、甘肃和关中等地的慎重选址后,提出了在阎良的十一航校机场建设研究院的建议。1959 年2 月25 日,一机部四局分党组将飞行研究院定名为“第八研究院”报部审批;1959 年4 月15 日,第一机械部批准复文通知四局,以此成为我院成立的标志。

1959 年6 月9 日,院校双方签订《移交书》。几天后,部队全部撤离阎良,昔日热闹的营房一下子变得冷冷清清。当时的阎良,除了麦田就是基建工地,路基本也是土路。晴天,浮土遮脚面;雨天,两脚踩淤泥。职工住在小营房的平房,先期到来的家属没有住房,只有租住周围农民的房屋,买粮要到火车站粮库半夜排队。就是在这种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创业者们按照“一边建设,一边研究,迅速发展,逐步建成”的建院方针,开始了勤俭建院、白手起家、由小到大的创建之路。

战鹰首航:中国试飞从“脸盆加油”开始

1960 年初,经过半年多的建设,空军同意调给试飞院一架米格17 和一架米格19。喜讯传来,大家都异常兴奋,为了确保第一架飞机转场安全,院里决定组织一次没有飞机的特殊“模拟飞行日”。

虽说是“模拟飞行日”,但准备工作却一丝不苟。当天,西塔台人影幢幢,消防车、救护车、通讯车排成一行,大家神情庄严地期盼着“开飞”的一刻。塔台,是一个铺着木板的铁架子,油毡铺就的塔台顶上,一面蓝色的飞行标志旗迎风舒展,侧面是飘摆的风向袋。

飞行指挥作简短飞行动员后走上塔台。一颗绿色的信号弹腾空而起,紧接着,机场西头传来隐隐约约的发动机声,一架“飞机”不是在蓝天上,而是从模模糊糊的地平线上由远而近“疾驰”而来。当人们看清它的时候才发现,“飞机”竟是一辆破旧的美国造十轮卡车,“飞行员”是当时试飞院的一位汽车司机。尽管如此,人们依旧庄严地目送“飞机”停到指定地点。

这次模拟飞行为飞机安全转场试飞院奠定了基础。1960 年1 月20 日,第一架米格17 飞机(0953 号)由空一师一团三大队大队长崔桓福同志帮助转来试飞院。5 天后,另一架米格19 飞机(0855 号)由赵洪录同志驾驶到达。有了真正的飞机,人们“求飞”心切,情绪空前高涨,为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院领导决定组织一次真正的飞行!

1960 年1 月26 日,阎良的气温格外的低。凌晨5 点,天还未亮,机场上已是人头攒动。这天,经过科研人员精心改装后的0855 号飞机将首次升空。

要保证飞行,必须首先给飞机加油。因为没有加油车,给飞机加油就成了难题。经过讨论,大家决定用脸盆给飞机加油。加油的工具是几个200 公升的油桶、白瓷脸盆和白绸布,加油时先用双层白绸布把大桶里的汽油过滤到小油桶里,再把小油桶里的汽油过滤到脸盆里,然后把脸盆传递给站在机翼上的人,最后通过大漏斗将油倒进飞机油箱。

当清晨的阳光洒在机场跑道上时,从辽宁航空兵某师调来的年轻飞行员王金生穿着擦得锃亮的飞行皮服来到飞机旁,眼前的场景使他惊呆了:身着各式工作服的机务人员和科研人员或提着水桶,或端着脸盆,排成两列长蛇阵,相互传递着为飞机加油。看到这个情景,王金生的眼睛湿润了,他摘下飞行帽,也加入了奋战的行列。这时,火红的朝阳从跑道尽头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飞机旁近千人排起的两条长对似涌动着的火龙,掀起金灿灿的热潮,谁也不觉寒冷,谁也不知饥饿。

上午10 时35 分,随着指挥员罗荣凯的号令,一发绿色信号弹划破湛蓝的天空,王金生驾驶着飞机滑向跑道。伴着巨大的轰鸣声,飞机腾空而起,冲上蓝天。10 多分钟后,飞机安全着陆。试飞院党委副书记路华和走下飞机的王金生亲切握手,建院以来的首次飞行圆满完成。

1960年1月26日,是我试飞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创业者们白手起家,土法上马,用脸盆加油成功保障了第一架次试飞。从这一天开始,试飞人踏上了中国航空试飞事业的漫漫征程,写下了中国航空试飞史光辉的一页!

红专502:中国教练机新纪元

万事开头难。首飞成功后,1960 年6 月17 日,试飞院开始正式承担建院以来国家下达的第一项科研任务:WG-2 高度表试验鉴定研究,标志着试飞院由筹建时期进入发展时期。

随后,第一机械工业部给试飞院下达了红专502(初教6)飞机定型试飞任务。这是试飞院承担的第一个新机全机(含无线电特设)定型试飞任务,红专502也因此成为我国第一架进行国家全面鉴定的新机。

1960 年初春,由苏联专家给试飞院的大中专生讲了仅几个月的科研试飞的测试方法课,大家从“黄皮书”(飞行试验)“蓝皮书”(测试方法)中才知道了一些飞机品质、操稳、性能、颤振、强度等术语,不久,苏联专家们撤走。面对这种情况,在技术上是学生、在生活上饿着肚皮、但精神上却豪气冲天的一群年轻人决心边干边学,很快,成立了以徐佩珍、陈增江、张克荣、徐素君、李印平、张元秋、赵登州、张世忠等为主要人员的科研机务队伍。

1960 年5 月,科研、机务人员被派往南昌接收并改装飞机,在南昌的日子,是中国第一代试飞人真正走向理论联系实际的阶段,当他们将近乎原始的测试设备安装在红专502 飞机上的时候,才第一次真正懂得了切点、布线、数据……

1960 年8 月,红专502 从南昌转场至试飞院,9月初,第一阶段试飞在阎良机场拉开序幕。

执行红专502 飞机试飞任务时,试飞院刚成立一年,人员、设备、经验都很欠缺,而且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那时,我国的飞机设计和制造工艺还不过关,每次飞行结束,不是机械出问题,就是特设有故障。为了保障第二天的飞行,机务人员经常加班到半夜两三点,甚至天亮,机场成了他们的“家”。尽管如此,当年的机务人员回忆起那段岁月时还是异常激动。夏天的夜晚,他们躺在停机坪上,望着深蓝色的星空,和衣而睡,比起烈日当头的中午,这已是一种超级“享受”。当时的机场光秃秃的,没有几棵树,更没有工作房和休息室,中午烈日炎炎,他们就躲在机翼下休息一会;到了冬天,就转移到机库里,把飞机蒙布裹在身上御寒,天一亮,又投入到新的飞行任务中。那时,机务工作没有上班下班之分,也没有份内份外之说,在机场,你分不出谁是机械员谁是特设员,有活大家干,有事大家做。机场西头的工作房是大家自己动手盖的,打土坯、拣砖瓦,就连冬季取暖的炉子也是用报废的火箭筒改装的,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却坚决做到故障不过夜……老一辈科研机务工作者的工作作风和精神品格传承至今,仍令人叹服。

红专502 先后进行了飞行性能、操稳特性、尾旋等科目试飞,共完成了1300 个起落的飞行。试飞中暴露了飞机发动机气缸温度过高、滑油系统散热器性能差、右偏及右油箱润耗油不均等四大故障。此后,经过一系列改进,试飞院又对该机进行了性能重复试飞和其他专题试飞,至1961 年10 月完成了全部鉴定试飞任务。通过试飞,试飞院不仅为飞机定型提供了基本性能结论,同时也总结了活塞式螺旋桨初级教练机最大速度、升限、爬升率、起飞着陆等性能的试飞方法。

红专502 的试飞成功,在万里蓝疆上为新中国航空工业前行发展架起了第一座桥梁,签发了中国航空的第一本通行证章,开启了中国教练机新纪元。

历史总在沧桑巨变,亘古不变的是那博大宽广的天空。回首往事,蓝天上一声声深切的呼唤,始终在诉说着生动的故事,大地上一声声决战的号角,始终在吟唱着激越的壮歌。

从脸盆加油出发,试飞人开始了筑梦蓝天的征程;

从脸盆加油出发,试飞人开始了书写传奇的辉煌;

从脸盆加油出发,试飞人在祖国发展的宏伟长卷上,书写出气若长虹的飞翔诗行!

猜你喜欢

脸盆机场飞机
飞机失踪
展开大兴机场的双翅
“拼座飞机”迎风飞扬
《红楼梦》“脸盆”考辨
“最大机场”
留宿机场
乘坐飞机
机场快线
神奇飞机变变变
我家的脸盆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