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玉屏县古大树资源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

2020-10-18母先俊杨远春袁丛军余德会李登江

贵州林业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柏木玉屏树龄

母先俊 杨远春 袁丛军 余德会 李登江 黄 松

(1.贵州易德森林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5;2.玉屏侗族自治县林业局,贵州 玉屏 554000;3.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5;4.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贵州 雷山 557100)

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大树是指胸径在100cm以上,名木指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古树名木具有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绿色文物、活的化石、天然优良种质资源基因库,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形成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1]。

文献记载中对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研究报道较多[2-7]。黄志平在对广西地区的古树名木资源的研究中发现影响古树名木生存的诸多因素中最为常见的为病虫害、自然环境、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并提出对应保护管理措施[8]。解春霞和朱学雷等研究了古树名木在生态、科研、人文、地理、旅游等方面的影响[9],研究最多的是保护对策、管理和保护方法。本文对贵州玉屏县古树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古树物种组成、分布特征和保护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古树保护提出建议,有助于认识玉屏县的文化在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并对古树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东南部玉屏侗族自治县(108°47'53"~109°9'54"E,27°7'43"~27°27'41"N),国土面积51590hm2,海拔313~986m。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低山丘陵过渡地带,境内南、西、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较低,为典型的丘陵河谷地貌;境内以黄壤为主,另有红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和水稻土等。属于中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1173mm,年平均气温16.4℃,全年无霜期280d,年平均日照时数3151.4h,具有春暖秋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热同季的气候特征。

2 研究方法

在收集历史资料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于2019年采用实测法,以行政村为单位对古树进行每木调查。调查对象为树木胸径大于100cm或树龄在100y以上个体和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古树,调查古树的因子有树种(在现场无法鉴定的树种,采集标本)、胸径(cm)、树高(m)、冠幅(m)、长势、树龄等,并记录每株树的经纬度、坡向、坡度、坡位、土壤类型、海拔及影响因素等环境因子,另外还调查了古树的权属、生长场所、分布特点及古树的历史意义。对于在同一分布点有10株及以上的古树作为古树群进行调查,调查其分布株数、密度、面积(hm2)、郁闭度、林分、林相、林层、林龄和树种组成等。

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古树的组成、乡镇分布、珍稀古树及古树群的多样性分析,提出保护与发展对策。外业调查中使用奥维互动地图和二类调查软件相结合,内业处理数据用Arcgis10.2、Excel电子表格和SPSS软件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古树组成及特征

玉屏县有古树622株,分属24科37属46种。所含物种数较多的科有榆科(Ulmaceae)、豆科(Fabaceae)、壳斗科(Fagaceae)和樟科(Lauraceae),分别含古树8种、6种、5种和4种。该县古树的优势种有3种,即枫香树(Liquidambarformosana)、柏木(Cupressusfunebris)和樟(Cinnamomumcamphora),其胸高断面积分别占总胸高断面积的21.46%、21.08%和21.06%;常见种有13种,占总数的28.26%,主要有黄连木(Pistaciachinensis)、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朴树(Celtissinensis)、光叶石楠(Photiniaglabra)、榉树(Zelkovaserrata)、银杏(Ginkgobiloba)、椤木石楠(Photiniadavidsoniae)、丝栗栲(Castnopsisfargesii)、皂荚(Gleditsiasinensis)、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表1);偶见种有18种,占总数的39.13%。从生活型来看,玉屏县古树主要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共34种,占物种总数的76.09%;常绿阔叶和针叶树种各9种和3种,分别占总数的19.57%和6.52%。

3.2 珍稀濒危物种

玉屏县古树共有7种珍稀濒危物种(表2),其中国家Ⅰ级保护物种2种,有6株;国家Ⅱ级保护物种2种,有67株;贵州省重点保护物种3种,有3株。银杏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种,南方红豆杉为易危种,其他为无危种。

按照古树分类原则:树龄在100年以上(含100年)的树木为古树,其中树龄在100~299年的为国家三级古树,树龄在300~499年的为国家二级古树,树龄在500年以上的为国家一级古树。玉屏县有622株年龄在100年以上,都为古树,无名木。其中为国家三级古树有540株,占总株数的86.82%,在玉屏县古树结构中占据主要位置,主要树种为柏木和枫香树等树种;国家二级古树有48株,占总株数的7.72%,涵盖树种较多,以光叶石楠为主;国家一级古树有34株,其中香樟23株,柏木4株,黄连木2株,其余5株。年龄最大的为朱家场镇甘龙村郑家湾的柏木古大树,估测树龄在1200年以上,胸围为439cm、树高为12.8m。

表1 玉屏县古树物种组成及特征

表2 贵州省玉屏县古树中的珍稀保护植物

3.3 古树结构特征

玉屏县古树胸径主要集中在40.0~99.9cm(图 1),平均胸径为73.98cm。冠幅主要集中在4~15m(图 2),平均冠幅为10.2m。高度主要集中在18~25m,平均高度为22.3m。

图1 胸径结构

图2 冠幅结构

3.4 古树分布特征

玉屏县各乡镇古树数量、密度和物种数皆具有较大差异。数量最多的是朱家场镇,共251株,占古树总量的40.35%;数量最少的是大龙镇,共31株,占古树总量的4.98%。古树密度最大的乡镇是朱家场镇,为0.023株/km2,古树密度最小的乡镇是大龙镇,为0.004株/km2。古树物种数最多的乡镇有朱家场镇和平溪街道办,分别为23种和21种,占物种总数的50.00%;物种数最少的是大龙镇,共12种,占物种总数的26.09%,(图3)。古树平均胸径最大的乡镇是大龙镇,平均胸径为90.0cm;平均胸径最小的乡镇为亚鱼乡,平均胸径为63.3cm,其他乡镇古树平均胸径相差较小(表3)。

表3 玉屏县各乡镇古树数量及特征比较

图3 玉屏县古树分布图

3.5 古树的健康状况

玉屏县古树总体长势良好,处于健康状况(正常)的古树占总株数的88.59%,受损或长势较差(衰弱)的古树占总株数的8.24%,濒危和死亡个体分别占总株数的2.57%和0.64%(图4)。受损个体较多的有柏木、香樟、枫香树和板栗(Castaneamollissima),分别有18株、16株、9株和8株,其中,榉树(Zelkovaserrata)、椤木石楠(Photiniadavidsoniae)和垂柳(Salixbabylonica)以轻微受损为主,枫香树死亡个体最多(表4)。

图4 不同活力等级古树的比例

表4 玉屏县各树种受损等级数量比较

3.6 古树群研究

参照《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LY/T2738-2016)对古树群的定义,玉屏县共有12个古树群,按古树群中的主要古树物种可分为柏木古树群(7个)、香樟古树群(1个)、枫香树古树群(3个)和青冈古树群(1个)等4大类(表5)。其中分布最多的乡镇古树群为朱家场镇,有5个,占总古树群的41.67%;其次是新店乡3个,占总古树群的25.00%;再次是田坪镇2个,平溪街道办和亚鱼乡各1个。

表5 玉屏县古树群落

4 结论与讨论

4.1 玉屏县有古树资源622株,分属24科37属46种,其中所含物种数较多的科有榆科(8种)、豆科(6种)、壳斗科(5种)和樟科(4种),有17科为单种,占总科数的70.83%。玉屏县地处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以典型的丘陵河谷地貌为主,喀斯特地貌为辅,以常绿落叶阔叶树种为主,物种较为丰富。

4.2 玉屏县国家三级古树最多(86.82%),其次是国家二级古树(7.72%),最少的是国家一级古树(5.46%)。古树的平均胸径为73.98cm,平均冠幅为10.2m,平均高度为22.3m。玉屏县古树最多的是柏木(232株),其次是枫香树(101株)。玉屏县喀斯特地貌也占有一定的地位,由此发育的土壤贫瘠,呈碱性,适合碱性植物生长,其中柏木最具代表性。柏木生长缓慢,材质好,水土保持优良,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多数柏木成为村寨房前屋后的风水林(7个古树群)。常态地貌中,土壤呈弱酸性,适合物种生长较多,其中枫香树生长优良(古树101株)。加上人为活动对林木资源的破坏,导致玉屏县出现古树优势种突出,多样性丰富的特点。

4.3 调查中发现玉屏县有84株古树因修筑建筑物破坏了生长环境,有154株被污染物污染,例如当地农户堆薪柴、堆砖、堆土等等,有262株古树有被雷击危险,有59株古树树干空洞面积高达二分之一,急需开展保护。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对玉屏县古树环境条件变化、病虫害、物候期、自然灾害等方面的长期观测和预测,当遇到雷电、干旱、大风等自然灾害时,能及时发现,做好抢救。监测的同时完善古树档案,实行数字化、网络化和动态化管理,及时记录古树名木的生境、生长势的变化,进行定期动态监测保护。在保护的同时,把新农村建设、景区开发有机结合,充分考虑、妥善处理开发与古树名木保护的关系,给古树名木留下足够的生长空间,消除人为破坏因素[2]。可建立三位一体的保护队伍,加强综合保护建立专管人员、专家和群众志愿者三位一体的古树保护队伍,做到一树多人管理,定树定人定责任。对于生长衰弱的古树名木,要加强土、水、肥管理,促进古树旺盛生长。

猜你喜欢

柏木玉屏树龄
杨启舆作品
画中话:人鹭百年情
干旱荒漠区2个‘早酥’梨品种光合特性与树龄的相关性研究
不同树龄赤霞珠葡萄果实性状及品质的差异分析
不同使用年限的柏木基本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对比研究
“牵手”的力量
『牵手』的力量
玉屏桃花
贵州铜仁市玉屏县平溪中心完小
玉屏县板栗低产原因及改造增产措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