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2020-10-17沈飞霞
王 静 沈飞霞
(温州医科大学 温州 3250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作为一种患有糖尿病(DM)后较为常见的微血管病变,本病以其不可逆转性为特点,一直伴随着DM患者终身,最终将或可导致患者失明[1]。临床上一般会根据患者视网膜内是否存在新生的血管将DR分为非增殖型DR(NPDR)与增殖型DR(PDR),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导致NPDR向PDR转变,其发生机制尚未明确,因此早期的血糖控制就尤为关键,虽能有效缓解DR的疾病进展,但对于逆转视网膜病变与改善视力的方面,其效果不甚理想[2]。本研究采用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的治疗方式,对DR患者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为我医院于2017年9月~2019年6月收治的DR患者111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各37例,3组病例在一般情况比较上(包括性别、年龄、病程、DR分期),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3]对于T2DM的诊断与《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4]对于NPDR的诊断;(2)具有长期的DM病史;(3)矫正视力≥0.1;(4)年龄≥18岁;(5)15d内未服用相关性药物。
排除标准:(1)虽存在DM病史,但属于T1DM;(2)合并有多种眼底疾病;(3)有眼底激光治疗史、角膜屈光手术史、糖皮质激素治疗史等;(4)无法完成眼底检查;(5)存在有明显的精神状态异常;(6)存在心、肝、肾等多种脏器功能不全。
1.3 治疗方法
常规内分泌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并进行神经损伤治疗(服用甲钴胺、维生素B1、维生素C等)。
对照1组:在常规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3),剂量为10μg/次,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qd。
对照2组:在常规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片(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893),剂量为50mg/次,tid。
观察组:在常规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与依帕司他片,方法参照对照1组与对照2组。
3组病人均进行3周的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2次随访。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1)视网膜功能相关指标:其中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厚度(CMT)等。
(2)炎性因子指标:主要包括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
(3)临床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经治疗后视力提升提高≥3行,且在下列诸症中有至少3项得到显著的改善(包括:视网膜血肿、出血、渗出、微血管瘤等);有效:经治疗后视力提升提高≥1行,<3行,且在上述诸症中有至少2项得到明显的改善;无效:经治疗后视力无提高或下降,诸多症状未见有效改善,甚至恶化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3组患者的情况。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视网膜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对照1组各项均只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2组各项均有显著的降低(P<0.01),且观察组与对照2组的降低程度均要优于对照1组(P<0.05),见表1。
表1 3组视网膜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
2.2 3组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对照2组各项均只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1组各项均有显著的降低(P<0.01),且观察组与对照1组的降低程度均要优于对照2组(P<0.05),见表2。
表2 3组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
2.3 3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在总有效与显效情况方面,与对照1组或对照2组相比,观察组均有一定的提高(P<0.05),见表3。
表3 3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例]
3 讨论
前列地尔作为一种以前列腺素E1为主要成分的制剂,以脂微球特异性分布的特点,将其内所包裹的PGE1转运至病变部位,直接发挥其抗凝、抗炎、扩张血管等作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血管的痉挛情况,从而恢复病灶区域内的血液供应,能够一定程度改善早期 DR的临床症状,而且用其注射液剂型,能够减少PGE1在肺内被灭活,且能够降低其对血管的刺激[5]。同时本项研究亦证实,观察组与对照1组采用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的治疗方式,在治疗NPDR时,在改善炎性因子水平的方面,均要优于对照2组,提示前列地尔在改善DR病人的视网膜缺血情况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依帕司他作为一种醛酶还原酶(AR)抑制剂,可有效降低机体内AR的活性,降低葡萄糖向山梨醇的转化趋势,避免其大量聚集于视网膜毛细血管处,所引起的局部血管通透性异常,有助于促进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的吸收,恢复其视网膜神经的正常传导,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DR患者的视力[6]。同时本项研究亦证实,观察组与对照2组采用口服依帕司他片的治疗方式,在治疗NPDR时,在改善视网膜功能的方面,均要优于对照1组,提示依帕司他在改善DR病人的视力的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前列地尔是通过靶向的方式作用于局部病变的血管处,发挥其抗炎与改善血供的效果,而依帕司他通是过抑制葡萄糖向山梨醇转化的方式,延缓并减少DM并发症的发生,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各有侧重,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DR患者的临床症状,两者结合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