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训练配合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2020-10-17陈慧蕾杜丹丽
陈慧蕾 杜丹丽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蚌埠 233000)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指打喷嚏、惊吓等各种直接或间接原因导致腹内压增高时,尿液不自主的自尿道漏出[1~2]。压力性尿失禁是临床上女性常见疾病,国内外关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有所不同,国内女性SUI的发病率为18.6%[3],国外女性SUI的发病率为6.4%[4]。压力性尿失禁在心理、身体等方面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压力[5]。目前临床上解决压力性尿失禁问题最常见的方法有手术治疗包括TOT、阴道单切口微小吊带手术等,保守治疗有盆底肌功能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针灸等。单一的手术治疗,部分患者仍存在尿失禁现象。为进一步提高尿失禁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尿失禁患者术后给予盆底肌功能训练,本研究观察盆底肌训练对TOT术后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38~62岁,平均(54.8±3.2)岁;观察组年龄38~64岁,平均(55.6±2.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6],且符合以下条件:(1)患者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有手术适应症;(2)病人病情平稳,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3)患者愿意术后在康复科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并配合康复治疗师填写相关量表;(4)患者自愿参加该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疾病;(2)有严重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3)合并恶性肿瘤患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并告知患者盆底肌训练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盆底肌功能训练,盆底肌训练方法如下:患者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排空膀胱,取仰卧位,屈曲双下肢,吸气时收缩肛门周围肌肉,保持3~5s,呼气后缓慢放松,每次训练时间为30min,每日1次,每周治疗5d,连续治疗8周。
1.5 指标分析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1月、3个月的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效果评定标准:治愈:患者尿失禁症状消失,无遗尿现象;有效:尿失禁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仍偶有遗尿或漏尿症状;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生活质量改善评定采用I-QOL评分。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1月、术后3个月临床有效率参数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1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月、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比较(I-QOL评分)
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生活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升高,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尿失禁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I-QOL评分)
3 讨论
压力性尿失禁是临床上女性常见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认为最常见的原因有盆腔外伤、盆底手术、妊娠产次、肥胖、遗传因素等[7]。值得注意的是年龄也是SUI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认为中老年女性雌激素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导致盆底肌肉萎缩,粘膜组织松弛,尿道粘膜封闭作用降低[8]。盆底肌功能训练又称为Kegel训练,是保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最常用方法,通过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耻骨尾骨肌等相关盆底肌肉,可有效提高尿道括约肌的肌肉力量,增强尿道阻力,从而加强控尿能力。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可使膀胱后尿道回到正常解剖位置,提高后尿道压力改善尿道括约肌,因其创伤性小、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等优势[9],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临床疗效较为显著,但仍有约20%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漏尿症状加重。
随着临床学科间联系日益紧密,术后康复越来越得到外科医生的重视。为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本研究在压力性尿失禁术后增加盆底肌功能训练,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压力性尿失禁术后加用盆底肌锻炼可显著提高术后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术后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