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和双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分析
2020-10-16阜新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辽宁阜新123000
阜新市中心医院胸外科 (辽宁 阜新 123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单孔和双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4月入院接受治疗的8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中41例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其中41例使用双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后对比切口长度、胸腔引流量、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VAS评分,分别为(2.3±0.4)cm、(120.6±12.3)mL、(2.4±0.3)d、(6.4±0.8)d、(2.7±0.2)分,均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单孔与双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均较为理想,技术上均较为可行,但相对而言单孔法更利于患者恢复,切口更小,临床应用效果更为显著。
自发性气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青年男性患病率较高。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肺大疱破裂。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疗法。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胸腔镜技术日益成熟,胸腔镜手术成为临床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常用疗法。一般临床进行胸腔镜手术治疗时多采用三孔法,随着技术发展,两孔法得以推广应用。而近年来有学者对该技术进行进一步改良,单孔法在临床应用日益增加[1,2]。为探析单孔和双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此次研究将选择2017年2月~2019年4月入院接受治疗的8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分组治疗对比疗效,现将结果做以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2月~2019年4月入院接受治疗的8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中41例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其中41例使用双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自发性气胸;②符合手术治疗指证;③无其他严重疾病;④无其他肺部疾病;⑤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意识不清;②患有精神疾病;③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调查。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21~49岁,平均(34.2±1.9)岁。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21~48岁,平均(34.3±1.6)岁。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可行。此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观察组采取单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在第4肋间腋前线与腋中线中点做手术切口,长度为2~3cm。逐层切开皮肤进入腹腔,对切口彻底止血后则置入切口保护套,置入胸腔镜以及相关治疗器械,探查胸腔情况。使用无齿卵圆钳夹提起肺大疱基底部,置入内镜切割缝合器,紧贴卵圆钳下方将肺组织夹闭,并切除肺大疱。继续探查,若无误则可常规使用肺尖部切除、胸膜固定术,避免复发。若见其他较小肺大疱则使用钛夹夹闭、电凝烧灼,并结扎。为促进肺复张,消除残腔应适当松解肺韧带。彻底止血后使用温生理盐水进行术腔冲洗,并确定无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
对照组采取双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在患者第4肋间腋前线做手术切口,并将此手术切口作为操作孔,切口长度为1.5~2.5cm。在患侧第6以及第7肋间做手术切口作为观察孔,长度为1.5cm。置入胸腔镜。具体操作与观察组一致。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切口长度;②胸腔引流量;③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④住院时间;⑤VAS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价,表中共10分,0分为无痛,分数越高则表示疼痛越重[3]。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证明差异显著有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切口长度、胸腔引流量、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VAS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更佳,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自发性气胸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类型,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刺激性咳嗽等症状,为患者带来较大痛苦,而且会造成肺功能损害,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肺大疱破裂是引起自发性气胸的主要原因,对该疾病的治疗主要在于消除病因、预防复发[4]。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微创技术的应用日益成熟。胸腔镜手术成为自发性气胸的常用疗法,该种疗法手术切口较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传统疗法以三孔法为主,双孔法减少了辅助操作孔,因此神经损伤率得到明显降低。但该疗法仍未能有效解决术后疼痛问题。单孔法胸腔镜手术不仅进一步减少了手术创伤,而且因单孔法切口仅位于1个肋间,因此术后疼痛程度也会明显减轻,术后更利于患者肺复张,肺间质渗出也会明显减少[5]。因单孔法胸腔镜减少了背部的操作孔,因此也会减少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也会显著缩短,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曹纪伟[6]等人的研究显示,单孔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为(2.24±0.28)cm、术后胸腔引流量为120mL、引流管留置时间为(2.76±0.63)d、术后第3天VAS评分为(2.63±0.62)分,均明显优于双孔组。其研究认为单孔法所得疗效与双孔法相仿,且创伤更小,更利于患者康复。此次研究也得出相似结论:观察组切口长度、胸腔引流量、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VAS评分分别为(2.3±0.4)cm、(120.6±12.3)mL、(2.4±0.3)d、(6.4±0.8)d、(2.7±0.2)分,均优于对照组。证明单孔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单孔与双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均较为理想,技术上均较为可行,但相对而言,单孔法更利于患者恢复,切口更小,临床应用效果更为显著,更具微创优势。
表1.两组切口长度、胸腔引流量、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VAS评分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