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TDP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2020-10-15荆玉晓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2期
关键词:穴位注射带状疱疹临床效果

荆玉晓

【摘要】 目的:分析观察TDP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本次试验,分组方式选取数字表法,将74例患者均分为37例参照组和37例研究组。其中参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研究组给予TDP加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对比两组的疼痛评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TDP加穴位注射治疗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TDP;穴位注射;带状疱疹;遗神经痛;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2-098-0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别名为带状疱疹后遗症,儿童第一次感染水痘病毒时会形成水痘或者是发生隐性感染,待到该病毒渗透和侵入到机体的感觉末端以后,会逐渐向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移动并维持长期的持久的潜伏,一旦机体发生恶性肿瘤、感冒、免疫性疾病或者是接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时就会随着人体免疫力的降低诱发成带状疱疹[1]。为提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重点分析TDP加穴位注射治疗的实际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本次试验,分组方式选取数字表法,将74例患者均分为37例参照组和37例研究组。参照组有男20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53.87±4.12)岁;研究组有男19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53.21±4.77)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结果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给予该组患者卡马西平治疗:选取药物为卡马西平(生产厂商:江苏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0574),用法用量为口服,每次100mg,每日3次,每个疗程为10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

1.2.2 研究组

给予该组患者TDP加穴位注射治疗:相关人员需指导患者采取侧卧位,利用TDP对患者疼痛部位进行照射,照射时间约为15min。选取期门、支沟、章门和阳陵泉等穴位。选取型号为5mL的注射器对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进行抽取,抽取剂量分别为2mL和1mL;对患者皮肤展开常规消毒后,选取7号针头进针,带气血回抽时出现无血情况时对每个穴位注入0.75mL药液。药液注射完毕以后再次展开TDP照射,照射时间约为15min,每天进行1次,每个疗程为10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以《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为依据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其中痊愈为患者疼痛完全消失,显效为患者疼痛基本消失,有效为患者疼痛减轻,无效为患者疼痛未缓解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采取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两组疼痛缓解程度,分数为0-10分,VAS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2]。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构成比(%)描述,行x2检验,当组间对比结果为(P<0.05)时证明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且对比结果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

研究组的疼痛评分为(3.41±0.35)分低于参照组的(5.14±1.14)分且对比结果差异明显(t=8.824,P=0.000)。

3 討论

带状疱疹又被称之为蛇丹、生蛇等,该病的病因为水痘病毒感染,是临床上比较高发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病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能够累及到患者的皮肤和神经,以产生剧烈疼痛为主要特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为发病之前患者首先会出现皮肤上的灼痛感,并同时会伴有轻度的疲倦无力以及发热等症状,但也有一部分无前驱症状,在1-3天以后会出现发散性红斑,然后红斑迅速蔓延最终形成水疱。

传统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临床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卡马西平的应用比较广泛,该药物的实际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其抗外周神经痛的应用机制经长时间的临床研究表明可能和Ca2+通道调节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TDP治疗能够对带状疱疹患者的后遗神经痛产生显著的缓解作用,通过激光具有的穿透力,能够直接对疱疹病变部位产生作用,能够对血液循环产生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局部组织的再生能力;穴位注射能够促进机体调节机制的发挥,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3]。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对比两组的疼痛评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TDP加穴位注射治疗的应用有利于优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治疗工作。

综上所述,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TDP加穴位注射治疗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海东, YANGHaidong. 按疼痛分型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 14(21):99-101.

[2]周丽. 针刺结合TDP红外线及灸法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28):3994-3995.

[3]吕达. TDP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0例[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 7(13):244-245.

猜你喜欢

穴位注射带状疱疹临床效果
带状疱疹诊治释疑
警惕带状疱疹潜伏恶性肿瘤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穴位注射治疗延髓梗死并顽固性呕吐6例
颈痹汤联合手法以及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