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训练:高中语文写作精准“扶贫”之路径

2020-10-15高敏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0年8期
关键词:扶贫课外重点

高敏

写作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在教学实践中长期存在一个明显的事实——作文课程的设置不足以完成写作教学任务,学生作文能力也出现情况不一的“贫瘠”。由此,配合课堂作文教学强化课外写作训练的建议应运而生。作文小训练是实现高中生“作文脱贫”的重要途径。同时,小训练还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就这些要求一一进行解读。

一、系统化随笔训练,使课外练笔进入课堂

随笔训练是一般写作教学的补充手段。一般情况下,课外练笔中教师的干预较少,学生将其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但要想精准地了解每个同学写作的不足之处,并为其提供对症的作文辅导,随笔训练就必须摆脱附属地位,由课外进入到课内,在课堂上对小训练的写作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和剖析。

笔者一直坚信“随笔教学就是作文教学”,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时常抽查学生的随笔练习并对其进行详细指导。同时,将写作小训练带进课堂,点评学生在课外的自由练笔,在每节课前用几分钟引入一个短小精悍的写作方法或技巧,并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讨论。在阶段性整理和各学期的期末或综合考核中,笔者尤其注重考查学生写作的形式与技巧,了解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各个年级训练考核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上述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对学生的写作问题进行初步指正的过程,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作文小训练在课堂露面,有助于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作文教学,摆正态度全力“脱贫”。

二、教师要合理干涉学生的作文训练,收放结合

过犹不及,凡事有度,“收放结合”是我国作文教学的特色之一。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保持平衡,在鼓励学生解放天性放胆为文的同时又要注意炼字锤句,讲求文章文体、布局与中心的准确、独到。

在这种写作教学体系下,笔者在高一高二让学生放开写的时间多,高三则以“收”的练习为主。在刚开始进行小训练写作时,笔者不会对学生进行过多要求,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自由创作,只在期末统考时进行阶段性整理,总结写作的知识和技巧,突出写作教学的重点。另外,笔者对于学生作文小训练的收放结合还体现在对写作小训练的重点的统筹安排:在小训练内容、文体放开的同时,利用教学环境带来的时机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指导和单项训练,对学生的写作内容和能力训练重点加以调控。

上述案例中,教师在小训练中通过张弛有度的教学指导,收放结合,科学合理。学生在教师科学合理的指导下,能摆脱作文困境,大胆为文,又能对写作的重点技能和知识进行专项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实现“精准脱贫”。

三、随笔不随意,建立科学写作训练体系

作文小训练的另一大重点是建立科学的写作训练体系,主要两部分一是针对不同文体讲解写作技巧和方法,二是训练内容不确定,教师讲评的重点是由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决定的。实践证明,这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在高中写作教学的小训练中应注意将这两者有机结合,形成科学的寫作训练体系。

例如,在日常写作教学中,笔者会对学生中涌现出的优秀小训练作品进行课堂分享。鼓励学生朗读自己满意的练笔,其余学生认真聆听,结束后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集中在对文章形式、技巧等的探讨上,这些交流互动使学生对文章形式和技巧的感知表现出来,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对症指导。学生之间互评,相互学习,可以在文章章法、语言、选材等方面相互借鉴。此外,在每个学期期末进行的阶段性整理中,笔者会特别强调写作教学的重点,弥补平时写作训练中指导的系统性不强的缺憾。

上述案例中,学生互相交流,不仅感知别人的思想和情感,鉴赏他人作品找出优点与不足,更是对自己写作技巧的实战检验。写作总结中对重点方法、技能的讲评和指导,又调和了随机分享学习的偶然性与着重总结知识的系统性之间的矛盾,将二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多方法、全方面系统指导学生掌握作文技能,摘掉学生作文的贫困帽子。

总之,小训练作为高中写作教学的重要形式,需要运用一定方法,遵循相关要求,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作文教学,帮助“作文贫困户”科学脱贫,在全体学生的作文“共同富裕”道路上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扶贫课外重点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存在感
证监会“扶贫”
管仲“扶贫”
单品推荐“抓住重点,改头换面”
所谓“重点中学”……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