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斡尔族服饰的特点及影响

2020-10-15

文化产业 2020年23期

(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少数民族的服装是中华民族服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达斡尔族服饰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体现了鲜明的特征。对少数民族传统纹饰的保护与活化创新研究,是教育工作者和艺术研究者的重要课题。

一、达斡尔族服饰特征

(一)达斡尔族男子服饰特征

1.服装

达斡尔族生活在半耕半猎山区,达斡尔族男子要在外耕作和打猎来维持生计,因此冬季男子喜爱穿带皮毛的皮袍(得勒一达语)和皮裤,皮毛类如像羊羔皮、羊皮、狐狸皮等,里面穿白布衫和白布衬裤。这样的服饰搭配,在冬季里十分保暖又经久耐穿。

2.帽饰

在寒冷的冬季,达斡尔族男子会用狐貂等皮做的大耳朵帽(嘛格了一达语),或者用毛毡制作圆形四耳帽(西斯各嘛各了一达语)。在春夏两季节并不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人们一般会戴瓜皮帽头(拖日各嘛各了一达语)或宽檐草帽(得日斯嘛各了一达语);富贵的人一般会选择像狼头皮制成的帽子,毛边冲外,抱耳坚挺,而且运用金线刺绣花纹。

3.鞋

早期达斡尔族男子在寒冬会穿靴子,靴子一般分为两种款式:一种款式为驼鹿皮制成,这种款式皮冲外缝制成的,总长度为50厘米左右,耐磨性较好,十分耐穿,做农活、打猎都可以自如,靴底里面填满了靴鞍草。另一种款式靴子为抱子或羊腿皮面料,它的毛向外缝成靴帮儿,与牛皮或袍脖子皮面料制作成的靴底缝制成的靴子(奇卡密一达语),靴子长度为30厘米左右,也是一种比较结实的鞋,在冬季打猎是不错的选择。春夏秋三季时,一般穿布底布面或牛皮面料的鞋,布鞋的鞋帮和鞋尖上都有刺绣,上面刺绣一般为白云云纹的云彩卷图案,表达了吉祥如意的征兆。

4.手套

手套一般为袍皮面料制作而成的五指手套。先把抱皮毛裁剪为1/5米左右,在手套的指尖和关节这些易磨损坏处加上一层染色皮,款式造型按照手套形状来设计,并且上面也用丝线做了刺绣的花纹。无论是在耕作还是在拿物时都十分方便,具有灵活性。

(二)达斡尔族女子服饰

1.服装

早期达斡尔族女子虽然不在外打猎但是由于寒冬的影响,也穿皮衣皮裤或者棉袍。平时一般穿着棉布制成的长袍,衣身的长度大概至脚踝,领子的设计一般为立领,在右襟上用领子上制成的盘口直至下摆膝部位置上,上衣与袖子的从上至下逐渐变宽,服装下摆不开叉。其样式看起来像满族的旗袍。夏季服装为单袍,春秋两季主要穿夹袍。

2.帽饰

女子一般不佩戴帽子,春夏两季喜欢带白毛巾(红高一达语)包裹头部,只漏一半的脸在外部,用毛巾的原因在于可以抵挡灰尘并且在劳作的时候可以擦汗。冬季帽子为外全毛的皮制面料,例如平顶圆帽、缎面的双缨皮帽等,用细丝线刺绣上较华丽的图案,还可应用兔毛,镶边装饰。

3.配饰

配饰上分为已婚和未婚两种,已婚妇女必须在服饰的右襟上佩戴缎面刺绣花烟荷包(哈勒得一达语),并且还有精致的银饰;未婚妇女会在发髻上插上金属绢花朵,戴金银或玉制成的耳环、戒指等。

4.鞋

女子穿自主的布底鞋,鞋面刺绣出花卉等各种朴素的图案,在袜子的周围也刺绣了鲜艳的花朵,看起来十分典雅。

二、达斡尔族服饰文化的形成及影响

达斡尔族服饰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受自然地域环境、历史的发展进程、社会经济的发展、宗教信仰的影响等。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少数民族,主要以打猎为主,服饰款式受到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如图所示)。这些因素的影响折射在人们的服饰上,例如表现在上衣长袍、布底鞋子等,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并且具有多样性、民族性、地域性等。

现今,达斡尔族人们穿传统的服饰越来越少,在节日除夕人们开始穿代表节日的礼服,在一些正式的场合还是会穿着像达斡尔族民族服饰。但具有特色的服装渐渐地离我们而去,达斡尔服饰文化出现了许多令人惋惜的事情。目前,一些研究组织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了梳理存档,建立了达斡尔民族博物馆,展示达斡尔族文化例如衣食住行、民间工艺、婚丧嫁娶等,这有利于提升人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

达斡尔族狩猎图

三、结语

非遗达斡尔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和文化现象,它具有多样性、民族性、时代性等。达斡尔族服饰样式颇多,有着许多功能,例如实用性、功能性、审美性等。我们要立足于当前达斡尔服饰现状,不断进行研究、传承和保存达斡尔族服饰文化 ;当地政府应发挥扶持作用,积极倡导保护达斡尔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服饰,是我们共同的历史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