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视域下推动县级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基于杭州高新区(滨江)的实践

2020-10-15冯建伟杭州高新区滨江党委办公室

浙江档案 2020年9期
关键词:滨江档案局全区

冯建伟/杭州高新区(滨江)党委办公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发展全局发生历史性变革。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近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档案工作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聚焦新形势新问题,强基础、补短板、促提升,立足“小机构”,开展“大服务”,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推动全区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

1 主动走在改革转型最前列:坚持创新发展

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档案工作要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争先进位,抓好落实,不折不扣完成“十三五”档案工作各项指标任务等要求,区档案局积极应对工作变化,将创新发展摆在全区档案工作的核心位置,第一时间对接服务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紧抓“互联网+”这个“牛鼻子”,在2019年“浙里办”的7个率(政务服务事项开通网上办理率、民生事项一证通办率、跑零次实现率、材料电子化率、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率、承诺期限压缩率、即办率)晾晒排名中,区档案局位居全省前列;国家监管事项补录工作受到省档案局表扬;牵头指导、兜底实现全区各单位600余事项电子文件归档率考核达标,为主城区认领事项最多的区。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传统档案工作模式带来的阻碍,区档案局率先在“云”端召开档案工作推进会,传达学习全省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以及全市档案工作会议精神。“云会议”模式受到上级部门点赞,上级部门希望区档案局进一步确立“窗口中的窗口,标杆中的标杆”意识,为全市档案工作提供更多的滨江样板。

2 及时补齐人才、馆藏短板:坚持协调发展

协调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区档案工作快速发展,影响档案工作提升的“木桶效应”逐渐显现,人才少与业务多、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愈加明显。区档案局牢牢把握档案工作的整体布局,重点推动管理、业务、服务、资源协调发展。针对档案管理人员少、任务重的现状,充分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公开招标引进优质档案服务公司负责滨江档案事务性工作,既缓解了档案部门人力不足、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及时补齐档案管理人员不足的短板,同时又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为杭州市档案事务性工作服务外包贡献出“滨江经验”,被多家兄弟单位学习借鉴。杭州市委副秘书长、市档案局局长、市档案馆馆长范飞指出,近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档案工作得到了区委高度重视,克服人手少、任务重的实际困难,以勇于创新的精神推进档案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值得充分肯定。

针对区档案馆成立时间较短、馆藏量少、类别单一的问题,区档案局秉承档案“资源为王”理念,找准档案资源建设新方向,不断丰富馆藏类型,优化馆藏资源结构,推动婚姻档案、收养档案、再生育档案等事关民生的多类档案进馆,充分保障群众查阅利用需求。目前,馆藏档案全宗从2008年底的3个增加到37个,建立了多元化档案资源体系和电子档案数据库,有效解决了档案服务民生的资源瓶颈。

3 推进法治档案建设:坚持依法发展

“经国序民”必先“正其制度”。制度的指导性、约束性、规范性是档案工作发展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区档案局按照“走向依法治理”的要求,以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关于做好全区机构改革中档案工作的意见》,与区发改局联合转发《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及时修订《杭州高新区(滨江)档案年检标准》,制定《数字档案室创建计划(2017—2020)》。2017年以来,每年下发《档案执法年检的通知》《数字档案室创建通知》等。指导27家涉改单位完成《机构改革档案管理与处置工作方案》,确保机构改革过程中档案不散、管理不乱、工作不停。为确保制度执行到位,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目前区档案双随机执法检查工作任务已实现全覆盖。在加强立法执法工作的同时,还注重法制宣传,充分利用“6·9国际档案日”和国家宪法日契机,积极做好档案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档案法律法规的认知和敬畏。

4 实现档案管理集约化:坚持绿色发展

绿色是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档案管理正处于以载体为主向以数字为主的转型阶段,由于传统载体档案与数字档案并存,在享受数字化给人们带来的便捷服务同时,不得不继续维持传统档案整理工作人员密集、重复作业的现状,给档案工作的持续、高效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坚持集约化发展,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智慧档案馆建设和档案信息化成为区档案局的工作重点。通过对标全省数字档案馆和业务综合评价测评要求,区档案馆率先实现馆藏档案OCR识别,推动档案清点查阅数字化,为全区各专项检查提供快速有效的查档服务,创下了日查档8000件的记录,为同区及异地查档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及资源支撑。为提高整体信息化水平,还积极指导区内相关单位信息化建设工作,目前全区已有18家单位创建了数字档案室。

杭州奥体博览城 (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推进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同时,不忘坚守安全底线。区档案馆通过科学设计规划,集成了智能密集架、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电源及温湿度管理系统等设施,大力推行档案馆安全检查制度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形成“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在全市率先引进“馆藏档案信息保全系统”,抓实档案数字化质量和档案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确保档案实体和数据安全。该项工作在杭州市保密局和市档案局联合执法中受到通报表扬。

5 促进档案服务、监管提质增效:坚持开放发展

开放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经之路。新修订的档案法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档案的开放利用力度。近年来,档案馆已逐步打破自我封闭的局面,按照“走向开放”的要求,正在形成大力开放利用的新格局。区档案馆顺应开放发展的时代潮流,在档案服务利用上坚持聚焦民生“关键小事”,推出“民生档案异地查档”“婚姻查档网上申请,档案材料EMS免费快递到手”等全流程电子化服务,让群众“零次跑”便可享受便捷高效的档案服务,进一步提升办事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针对区内高新企业集聚的特点,主动对接省市档案主管部门和区内经济部门,加强对高新企业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档案业务指导,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工作,通过验收数量居全市首位,连续两年被杭州市档案局评为“服务企业先进单位”。同时制定文书档案、婚姻档案、收养档案、工资档案、注销企业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等规范性文件,为区内各单位档案室建设提供对标标准。

在监管能力提升上,区档案馆也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用需求为导向。根据“最多跑一次”电子文件归档及档案双随机监管要求,区档案局坚持一个平台管到底、一个制度订标准,对覆盖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的数字档案管理平台进行更新升级,通过技术赋能使档案管理平台实现在线业务监督指导、网上进馆申请、档案执法年检等功能,打破各单位档案单机管理自成体系的数据壁垒,降低了管理和投入成本,实现机关内部事项“零次跑”,助推区档案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6 提升全区档案人员业务水平:坚持共享发展

共享是档案工作发展的本质要求。通过共享档案工作的成功经验,激发档案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使档案事业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区档案局秉持发展为了档案工作,发展依靠档案人员的理念,在努力加强档案局自身建设的同时,不忘分享实践经验。2018年区档案馆创建区级巾帼文明岗,通过创建活动练内功、强服务、树形象、展风采,不但将创岗活动贯穿于档案日常管理和服务,而且在活动中注重研究总结,形成《“最多跑一次”行政事项电子业务数据归档和应用探析》《档案行政监管服务与治理能力提升研究》2篇业务成果,分别获得2018年度杭州市档案系统理论调研课题评选一等奖和三等奖,也为其他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

区档案局在总结自身经验、做法的同时,全面提升区档案从业人员业务素养,提高整体业务水平。明确要求各单位档案管理人员持证上岗;每年组织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员参加省市档案业务培训;邀请省档案培训中心赴滨江开展业务培训。此外,搭建了全区档案管理网络和交流平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提升档案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十三五”期间全区约600余人次接受业务培训,3人入选“115”档案人才优秀中青年档案业务骨干,1人获全省业务技术比武个人第5名,1人获全省“十三五”期间档案先进工作者表彰和杭州市机关党员干部参与基层一线防控工作先进个人,2人取得档案副研究馆员职称,6人取得档案中级职称。

区档案局通过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较好地实现了档案工作的新飞跃。日前,该区党委书记对全区档案工作专门作出批示:要不断总结,打造特色,体现“高新”味!在今后工作中,区档案局将继续增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本领,深学笃用,将其贯穿档案工作全过程,增强区内档案业务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平衡性,确保新理念转化为新行动,谱写杭州高新区(滨江)档案事业发展新篇章。

猜你喜欢

滨江档案局全区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丹麦DALI 5.1.2全景声,家里的角落处处有影音 滨江一号多功能影院
滨江新区日雕感怀
正定县档案局恢复挂牌
美丽的滨江长廊
河北省档案局“健步走活动”走出新风采 展示新风貌
石家庄市档案局开展第二批次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