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这里,我们都是一家人

2020-10-15

今日民族 2020年6期
关键词:晚熟云龙芒果

成片种植的芒果

初夏,走进永仁县永定镇云龙村,一排排整齐的芒果树,从山腰到山顶迎着阳光努力生长,这里是永仁县重点打造的晚熟芒果综合产业园。2013 年,永仁县自海南引进企业,成立了永仁哲林实业有限公司,发展晚熟芒果产业。此后,公司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下来,与当地的各族群众交往交流、共生共享。一片芒果园,让天南海北的各族群众变成了亲如一家的兄弟姐妹。

芒果基地

照顾好村里的一家一户

2013 年,公司入驻云龙村之初,基地还是一片荒坡,各方面的条件都很艰苦。“当地的老乡对我们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我们租用他们的土地来种植芒果,大家都很配合。”公司总厂副厂长冯通讲述着基地建设刚起步时的经历。就这样,公司在2013 年种下了2000 亩芒果,后来又通过低效林改造、退耕还林等方式建成了40000 亩种植基地。

通过7 年的努力,哲林实业有限公司逐步形成了一产芒果基地打基础、二产芒果精深加工提质增效、三产以世界级晚熟芒果农庄为契机,开发高端生态农业养生休闲观光旅游产业,拉动区域经济促发展的“三产融合”发展经营模式。

“群众认可我们这很重要,不然我们这么大一个基地不可能顺利在这里建设下去。”在冯通心里,公司一路发展壮大,离不开当地群众的支持。对于这份信任,公司也以实际行动予以回报,在助力脱贫攻坚、辐射带动当地群众共同致富上寻找了多条路子。

一手抓土地流转,一手抓产业引领,让各族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公司从麦拉村委会、乍石村委会等3 个村委会12 个村民小组流转土地2.65 万亩。粗略计算,35 年协议期间,农户平均每年将获得租金收入2000 万元左右,这对贫困户来说已是一笔可观固定的收益。同时,公司主动出资50 万元从海南调来种苗3 万株,帮助永定镇云龙村委会麦拉务村打造全县第一个芒果示范村。从土地平整开垦到技术指导,全方位集中连片开发种植芒果示范园460 亩,而示范园及其收益全部归农户所有,使麦拉务村户均占有芒果约20 亩。这些举措让农户在土地流转上获得“租金”,在芒果产业发展中获得“现金”,真正实现一片芒果富一方百姓。

此外,公司积极响应“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和永仁县工商联“弘扬光彩精神,助力脱贫攻坚”倡议,捐资10 万元用于资助2017 年考取大学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帮助他们顺利入学。“我们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家家户户都能过上好日子。”冯通说,村里的老乡把他和同事们看作一家人,逢年过节都邀请他们去家里做客,有时候一天要去四五家。“一家人,就应该相互帮助的。”这份情,他记在心里。

管护好“家”里的一草一木

山坡上,成片的芒果树中间点缀着一栋栋白色小屋,这是公司为产业工人提供的免费住房。

“公司考虑得周全,给我们分配了一套厨房卫生间齐全、还带两个卧室的房子,方便把老人小孩都接过来一起住。”彝族姑娘夏丽华说着,脸上的笑意都深到了眼底。她和丈夫李继海是一对在基地工作的夫妻工,负责公司办公区域园林环境卫生和草木管护。

不只是他们,还有很多对这样的夫妻工在基地上工作。目前,公司已招收220 对常年夫妻工,为他们免费提供住宿,每对夫妻工每月固定工资为7750 元,每年按500 元递增,最终实现10000 元以上,另外还有数额不等的绩效奖。李继海说,公司入驻以后,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也跟着好起来了,还计划明年买辆小汽车。

李继海介绍,公司里有汉族、彝族、傣族和回族的员工,大家相处得不错,经常相互帮忙,遇上节日公司还会组织庆祝,去年的火把节,大家各自穿上自己民族的服饰,一起加入到打歌的队伍中,围着火把载歌载舞,共同欢唱。“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了,公司也会帮助解决。有公司在,我们很安心。”于李继海而言,在这里不仅有了稳定的工作,更是多了亲人和坚强的后盾。

“我觉得这里很温馨,像家一样,每天上班都像是在自己家里浇浇花种种草。”夏丽华动情地说。来的时间长了,夫妻俩早已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把这里一万多平方的草地和四十多个品种的花花草草当作自己的孩子,用心用情呵护照料。

猜你喜欢

晚熟云龙芒果
解云龙
丁云龙:公益路上显大爱
数字时代下大数据财务人才培养研究
晚熟
晚熟
晚熟
我才不要穿
晚熟脐橙映峡江
苏云龙作品
小洞会“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