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鼾症的应用价值及患者生存质量分析

2020-10-14王健

中外医疗 2020年20期
关键词:鼾症治疗效果

王健

[摘要] 目的 研究鼾症采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段2016年1月—2018年12月,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该院接收的84例鼾症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划分成观察组(UPPP治疗)与对照组(保守治疗)各42例,比较的两组生存质量、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领域、生理领域、物质生活及生命活力评分较对照组高;平均心率较对照组低,心律失常时间较对照组短,血氧饱和度及鼾声指数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有效率(97.61%)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6,P<0.05)。结论 UPPP治疗鼾症患者能提高整体疗效及生存质量,提高血氧饱和度及鼾声指数,稳定心率并控制疾病进展,便于改善预后且获得良好的治愈疾病效果。

[关键词] 鼾症;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效果;血氧饱和度

[中图分类号] R7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0)07(b)-004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odified 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 (UPPP) on snoring. Methods During convenient selection the study period January 2016 to Oecember 2018, the study object was 84 snoring patients received in the hospital,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UPPP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 (conservative treatment) 42 case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clinical indicators and treatment effects.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s physical field, physiological field, material life and vitality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group was shorter, and the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and snoring index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n effective rate (97.61%)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85.71%),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 3.896,P<0.05).Conclusion UPPP treatment of snoring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 improve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and snoring index, stabilize heart rate and control disease progression,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improving prognosis and obtaining good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 Snoring; Modified 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 Treatment effect;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目前临床常见的潜在危险疾病是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导致患者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白天嗜睡或睡眠打鼾等症状,未接受及时治疗诱导机体发生高血压或心律失常等病症,甚至危及生命,临床治疗该病采用保守疗法能提高疗效,控制疾病进展且改善睡眠质量,但后期病情易复发对疾病康复造成不利影响,使得整体疗效不理想,因此杨森[1]学者研究证实,予以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能改善预后,具有疗效显著及安全性高等优势,稳定病情且预防疾病复发,便于加速疾病康复进程,对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方便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84例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鼾症采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该院接收的84例鼾症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两组各42例,观察组:男女比例35:7,年龄42~66岁,均值是(54.19±5.36)岁;病程1~15年,均值是(8.35±1.26)年;体质量18~25 kg/m2,均值是(23.16±5.25)kg/m2;对照组:男女比例37:5,年龄41~65岁,均值(54.02±5.16)岁;病程1~17年,均值是(8.41±1.39)年;体质量19~26 kg/m2,均值是(23.37±5.24)kg/m2。比較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①纳入标准: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并发布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标准者[2];能耐受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通过《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②排除标准:颅神经麻痹者;颌面部畸形者;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伴有神经肌肉疾病者;该研究药物过敏者;手术治疗有严重禁忌证者;精神障碍或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保守治疗,叮嘱患者日常生活养成规律饮食习惯,限制饮食且减肥,保持禁烟禁酒,遵医嘱服用氨茶碱、甲状腺素片及丙咪嗪等药物,待病情稳定定期开展有氧运动,控制运动强度及振幅在较适宜范围,便于促进病情早期康复[3]。

观察组:UPPP治疗,气管插管全麻下,硬腭下方约一横指处的软腭表面做左右各一弧形切口,外侧与扁桃体腭舌弓切口相连,内侧与悬雍垂根部软腭移行处作向上垂直切口相交,解剖腭帆间隙,分离切除软组织及肌肉间隙的脂肪组织,保留软腭后壁肌肉和黏膜,与前缘切口黏膜上下到位缝合,向下切除双侧扁桃体及肥厚的咽后柱,将同侧腭舌弓与腭咽弓及咽旁肌肉前后对位缝合,术中彻底止血。术后适量使用抗生素避免发生感染现象[4-5]。

术后叮嘱患者少量多次饮食,确保其对咽腔突然扩大产生的轻微鼻腔反流情况能逐渐适应,便于促进病情康复。

1.3  观察指标

临床指标:实时监测患者病情,动态心电图分析仪(型号8800型)24 h连续监测平均心率、心律失常时间、血氧饱和度及鼾声指数。

生存质量:治疗前后参考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6](WHOQOL-BREF)测评患者的生存质量,内容是躯体领域、生理领域、物质生活及生命活力,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则生存质量更具优势。

治疗效果:参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显效:主诉鼾声完全消失,呼吸暂停次数降低程度≥50%,睡眠时血氧饱和度提高≥50%;好转:鼾声降低≥20 dB,呼吸暂停次数降低程度≥20%,血氧饱和度提高≥5%;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且病情加重[7],有效率是显效率与好转率之和。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存质量

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领域、生理领域、物质生活及生命活力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临床指标

观察组平均心率较对照组低,心律失常时间较对照组短,血氧饱和度及鼾声指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61%)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经调查研究显示,软腭属于能动肌肉膜样隔,组成部分是黏膜、黏膜下层、腭腱膜及腭肌等,其中软腭肌肉与悬雍垂肌的作用是保护呼吸、语言及吞咽功能,鼾症属于临床常见的睡眠呼吸系统,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腭扁桃体肥大、甲状腺功能减退及咽壁松弛等因素有关,与正常群体比较,该病症患者软腭肥厚松弛且黏膜下层水肿,患者表现为白天嗜睡及夜间睡眠打鼾及呼吸暂停等症状,口咽间隙狭窄影响睡眠,未接受及时治疗则影响生活质量,甚至累及心血管系统引起猝死,因此学者研究证实[8],予以对症外科手术治疗能改善预后,去除赘生组织且扩大咽腔,对悬雍垂及软腭肌肉起到保护作用,维持正常功能且稳定病情。

有研究报道[9],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该病症患者能提高整体疗效,属于新型外科术式,在腭肌肉间隙切开软腭利用将软组织及肌肉间隙的脂肪组织清除,利于将软腭切缘的前后间膜对合缝合,扩大咽部前后径利于最大程度对咽腭弓外移,增大咽气道左右径且保留中线肌肉,将两侧切口软腭缩短预防发生鼻腔狭窄或腭束缚的情况,达到保留软腭功能的目的,扩张咽腔并减少梗阻现象发生,预防发生心血管系统疾病且改善呼吸系统循环功能,缓解不适症状且改善预后[10],手术期间需做好以下注意事项:①实时监测患者病情,存在舌体肥大、鼻腔病变及咽后壁肥厚等现象需提供对症处理,予以多平面狭窄部位治疗较适宜;②将患者扁桃体切除时尽量对腭舌弓上部组织保留,便于缝合松解后的腭咽弓;③根据患者软腭松弛度及厚薄度明确剪除软腭肌层的多少,选择软腭后面黏膜无穿破较适宜,术中尽量将咽腔的肥厚组织及多余的脂肪组织切除,明显扩大咽腔的横截面积且降低气道阻力;④将修薄腭咽弓松解张力剪开时试行向外上方提拉,缝合后的再造咽腔呈正方形属于最佳状态;⑤保留悬雍垂能明显减少呛咳等鼻咽关闭不全的症状,从咽部形态方面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一般水肿的悬雍垂在2~3周后会慢慢恢复,1~2月后悬雍垂的大小、长度也会重新塑形。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各生命体征,有异常及时汇报给临床医师处理,指导其合理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抵抗力,便于促进病情能早期康复,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11]。

该研究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领域、生理领域、物质生活及生命活力评分较对照组均高,平均心率较对照组低,心律失常时间较对照组短,血氧饱和度及鼾声指数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有效率(97.61%)高于对照组85.71%(P<0.05),说明该研究治疗有效率97.61%与张海中等[12]文献报道中有效率96.90%的结果基本接近,由此可见鼾症患者采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能改善预后效果且加速疾病康复进程,临床被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鼾症患者采用UPPP治疗能改善心率、血氧饱和度及鼾声指数等指标,提高疗效且改善治疗结局。

[参考文献]

[1]  杨森,黄定强,赵春蓉,等.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在OSAHS治疗中的应用及患者血氧饱和度、鼾声指数与并发症发生情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4):3458-3461.

[2]  吾尔古力·阿不都热依木,热那古丽·伊那木.正畸矫治器治疗鼾症及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临床研究[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6):826-828.

[3]  刘慧敏.右美托咪定在预防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中的应用[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8(3):151-155.

[4]  蔡颖如,赖天文,李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19,39(7):542-546.

[5]  顾金霞,顾晓春,苏志高.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短期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 2019,26(23):11-14.

[6]  艾云艳.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鼾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5):285.

[7]  韩光煜,阮嗣莉.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留置气管导管中的作用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14):3092-3093.

[8]  张庆丰,刘得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与鼾症患者咽部解剖的再认识[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29(2):99-101.

[9]  尹兴红, 胡伟. 改良缝合在等离子辅助下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國现代医药杂志,2017,19(10):45-47.

[10]  潘欣宇.两种方法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9,17(13):71.

[11]  管庆华,倪俊.手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大脑功能的影响[J].浙江创伤外科,2019,26(3):562-563.

[12]  张海中,王静妙,黄爱萍,等.舌等离子射频打孔消融术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效果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38(2):224-228.

(收稿日期:2020-04-13)

猜你喜欢

鼾症治疗效果
鼻内镜下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疗效观察
张涤教授治疗儿童鼾症经验撷萃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鼾症手术中的应用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97例内镜下动力系统旋切吸引治疗儿童鼾症的手术配合体会
等离子消融术对小儿扁桃体肥大合并鼾症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