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社会参与破解“垃圾围村”现象
2020-10-14杜津桥
杜津桥
[摘 要] 采取露天堆放、简单填埋和简易焚烧为主的垃圾处理方式是引发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甚至出现了“垃圾围村”的现象。随着绿色理念的逐步深入实施,其中节能、环保等理念的实现都需要农村垃圾问题妥善解决的强力支持。本文以江苏省沛县为例,以查阅新闻和内部资料、辅以实地调查的方式探讨沛县垃圾处理的相关问题,探究沛县垃圾分类处置中社会参与方面的经验,并提出进一步解决“垃圾围村”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垃圾围村;社会参与;协同治理
[中图分类号] X7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10-117-2
1 “垃圾围村”问题的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农村日常生活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堆积现象日益严重[1]。相比城市相对成熟的专业化垃圾处理机制,农村仍不重视垃圾处理问题,无论是涉及的制度还是具体的处理方案都较少,因此出现了“垃圾围村”现象。如果不及时改善“垃圾围村”现象,农村的大面积土地将被垃圾占据,被垃圾包围的农村空气不再清新,垃圾甚至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危害村民身体健康。可见,农村垃圾处理的现实意义深远,若不能妥善改善“垃圾围村”现象,势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2 沛县“垃圾围村”现状与危害
2.1 沛县“垃圾围村”现状
2.1.1 垃圾基数大,处理相对粗糙。江苏省属于经济大省,江苏省人民生活质量相对较高。但是,以沛县为例,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垃圾种类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尤其在农村地区,如禽畜粪便、植物秸秆、农药包装等诸多特有垃圾更是普遍产生。在如此庞大的垃圾规模基础上,缺乏相关成熟的处理技术和制度,造成了当地“垃圾围村”现象日益严重[2]。
2.1.2 村民缺乏环保意识。除了缺乏专业性的技术及成熟的机制体系之外,村民还缺乏环保意识,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教育培训,对垃圾处理不了解,因此形成了随意丢弃垃圾的坏习惯,进一步加深了农村环境问题。
2.1.3 垃圾处理政策不完善。建制村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最小单元,虽然总体数量多,但是每个村相对于城市的垃圾总规模较小,大部分在城市取得良好应用效果的垃圾处理模式不能照搬到农村使用。相对于城市,政府对农村环境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给予相应的资金、政策、人力支持,也没有对当地的垃圾处理、环境保护提出明确的要求。
2.2 “垃圾围村”现象产生的原因
2.2.1 村民环保意识薄弱。相比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对相关的环保概念缺乏足够认识,加之生活习惯的影响,形成了随意丢弃垃圾的局面。村民的生产生活垃圾要么随意扔到房前屋后,要么扔到离家远一点的马路边、河道中,不考虑垃圾是否可降解、会对周围环境和村民身体健康造成怎样的危害。
2.2.2 缺乏相关垃圾处理手段。城市存在相对成熟的垃圾处理机制和体系,政策也相对完善,但是现有的措施和机制无法在农村地区得到有效应用。农村地区仍然采用简便随意的处理措施,如集堆焚烧、简单掩埋,无法进行专业的分类处理,最终形成“垃圾围村”的局面。
2.2.3 政府重视程度不高。对于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地方政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够重视,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资金投入不足,二是缺乏激励处罚政策,三是监管不力。
3 沛县破解“垃圾围村”现象采取的措施
资料显示,近年来,沛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采取“两分法”方式,镇政府为每家每户配备2个密闭垃圾桶,由农户按“可堆肥垃圾”和“其他垃圾”为标准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易学易用、易记易分,切合沛县农村实际。农户将“可堆肥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投放后,保洁员利用收集车定时上门收集,“可堆肥垃圾”就近送至分类处置中心(阳光堆肥房或沼气设施),“其他垃圾”经中转站压缩后送至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达到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和生活垃圾收运“不落地”的效果。
关于构建阳光房,沛县所应用的模式基本围绕3种类型展开:一村一建、多村合建或产业化模式。阳光房的构建标准与房地规模则根据选取的模式进行区分,如一村一建就是小型自然村所采用的,又称1.0版阳光房。多村合建则要求服务半径要达到3 km,服务人口要在0.8万~1.0万,服务村落的数量在三四个,又称2.0版阳光房。至于要求更高的阳光房,则是以达到产业化为目的,有3.0版和4.0版阳光房。阳光房的建设工艺流程主要是采取自然光加微生物菌剂再加配套的技术设施,将垃圾转化为肥料的过程。阳光房屋顶安装透明玻璃,利用自然光提高堆肥温度,加入微生物菌剂辅助发酵助热,堆肥时间由半年缩短至兩三个月。
就沛县而言,农村垃圾处理规模已经成型,垃圾分类处置设施数高达47处,阳光堆积房达到43处,沼气池设施达到13处,日处理可堆积垃圾量高达近30 t。
4 沛县垃圾分类处置中社会参与方面的经验
4.1 通过村民参与走出一条实现垃圾减量化的新路子
内部数据显示,在沛县农村生活垃圾总量中,可堆肥垃圾占30%。沛县各乡镇就垃圾减量问题实现了很大突破,如大屯街道安庄村所构建的阳光堆积房覆盖了4个村落,服务人数高达1万人。资料显示,用于生产有机肥的可堆肥垃圾单日可收集0.8 t,日积月累,垃圾源头将被得到有效控制。再如五段镇,2017年前11个月的垃圾进场量高达5 927 t,2018年与2017年同期相比减少了约1 000 t,减量率17.6%。按照正常情况推算,2020年将有4万t的消减量,再以当前的垃圾转运费用及处理费用作为标准,政府将节省500万元开支。
4.2 通过企业参与走出一条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子
垃圾转化的有机肥料用途广泛。一方面,村民可以在田间生产中自行应用,剩余部分可输送给有机蔬菜外延基地、千亩芦笋农场、宋庄百果园家庭农场等种植大户使用[3]。预计2020年生活垃圾转化成有机肥将实现产业化,依托江苏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产业化营运,逐步打造由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到有机肥生产利用的循环产业链,形成垃圾处理—有机肥再利用产业链。从预算数据来看,由可堆肥产出的有机肥每年将高达1万t,创造的收益将高达200万元。
4.3 通过监督参与走出一条提高百姓生态环保意识的新路子
在垃圾分类的过程中,村民的参与度越高,环保意识就更强。尤其是村内的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在志愿团队组建、村内卫生监督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实施效果可以看出,村庄环境大幅度改善,“垃圾围村”现象日渐减少,乡镇面貌焕然一新。
5 进一步解决“垃圾围村”问题的策略
5.1 加强村民教育,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
多数村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对于环境恶化的危害程度了解不够细致、全面,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因此,做好环保宣传工作极为重要。可采用广播、宣传手册、电视新闻等手段,强化村民对环境污染的危机意识,提升村民协同治理环境污染的参与度。通过宣传改变村民的观念,是相关政策、制度及具体措施施行的前提条件。
5.2 提升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培育融入机制
诸多环境问题都是由经济问题带来的,为了发展经济而舍弃环境。因此,可以从经济利益角度着手,通过利益的诱导让人们注重垃圾分类。这就需要社会多组织参与,政府要加强政策制度的制定,给予企业足够的支持,让垃圾分类这个行业“有利可图”,只有如此,才会有更多组织参与进来。此外,可以通过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手段,汇集各个利益主体,形成利益合力,运用市场规则让垃圾分类成为各方的共同体,加强各方的责任感,增进各方的互动性。
5.3 建立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模式
当前城市垃圾处理体系已相当成熟,农村与之相比相差甚远,所以必须优化农村垃圾处理方案。政府要提高农村垃圾处理的战略地位,并且构建制度体系,保证每一项举措都能适应农村环境现状,确立“收集、转运、处理”的基本操作流程,做好管理分级,明确权限范围。此外,要秉承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明确哪些垃圾是可循环利用的、哪些垃圾是不能循环利用的,哪些垃圾具有危害性、哪些垃圾没有危害性等。
6 结语
农村垃圾处理能否取得良好的功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参与度。因此,要勇于引进市场管理机制,发挥政府的领头作用,提高社会化机制的战略地位,这是增进社会参与度的前提和支撑性条件。可以通过构建网络平台,让政府、企业及社会机构等緊密联系,将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形成一个体系,做到源头分类、分类收运、分类处置,保证垃圾回收率及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4]。
参考文献
[1]钱易.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逄磊,倪桂材,闫光绪.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及污染综合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动态,2004(2):15-16.
[3]臧文超.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与管理问题[J].环境保护,1998(8):41-43.
[4]温志良,温琰茂,吴小锋.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6(3):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