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屏南县旅游扶贫对策
2020-10-14张发友
张发友
[摘 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是扶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分析福建省屏南县旅游资源特性,通过实地调研,从旅游文创、古村落开发、新媒体运用方面分析旅游扶贫取得的效果同时,针对其中不足之处,从资金扶持、产业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旅游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支撑。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旅游扶贫;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10-49-3
2018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村复兴指明了方向[1]。2013年,习近平提出“精准扶贫”理念;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旅游精准扶贫”的概念;2016年,国务院出台了《“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进一步指明了旅游扶贫的详细措施。旅游精准扶贫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活富裕”要求的途径之一。在我国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笔者选择福建省屏南县作为个案研究对象,探讨旅游扶贫的路径[2]。
1 文献回顾
通过查阅近几年的文献,发现学者主要从资源推动、政府推进、效率提升、三产融合等方面探索旅游扶贫路径。在资源开发推动方面,黄渊基等以湖南省慈利县为例,提出应利用特色的地方资源来发展旅游,促进脱贫[3];韦跃龙等分析了乌蒙山区岩溶景观资源特性特征,提出了观光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科学旅游、文化旅游及探险科考等旅游扶贫路径[4]。在政府行为方面,薛定刚提出政府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建立健全旅游精准扶贫管理体制与合作机制[5];张俊英提出政府要通过改善农村宜居环境、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有效激发贫困乡村发展活力和贫困群众脱贫动力,来推动实施旅游脱贫[6]。在效率提升、三产融合方面,鲍青青从旅游产业链角度,根据旅游资源县产业发展的特点,分析旅游产业链的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2种模式,阐述乡村旅游产业链优化路径,达到乡村旅游扶贫的目的[7];张博等通过考察山东省产业内部要素结构,从科技引领、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等方面探索乡村旅游扶贫路径[8]。
2 屏南县旅游扶贫现状及路径
2.1 屏南县县情及旅游资源
屏南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隶属宁德市,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建县,县域面积1 487 km2,辖5镇6乡152个行政村、7个社区,总人口20.53万。屏南县有着众多的旅游资源,有白水洋、鸳鸯溪2个5A级景区,数百个资源禀赋保持良好的传统古村落,其中一批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传统村落[9]。同时,在人文资源方面,屏南县拥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技能、戏曲艺术等,如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红曲黄酒酿造技艺、四平戏、平讲戏等,诸多传统工艺入选国家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因此,屏南县被称为中国木拱廊桥文化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武术文化之乡、中国红粬黄酒文化之乡、中国本草养生文化之乡及中国传统村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示范县。屏南县名镇名村情况如表1所示。
屏南县作为闽东山区的偏远县,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原因,县域经济基础薄弱、优秀人才不足、引进人才机制滞后,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脱贫致富目标的实现。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及在互联网时代,积极探索旅游扶贫路径,创新扶贫模式,更新旅游扶贫新思路,将对县域扶贫开发及乡村振兴产生重要影响[10]。
查阅相关资料发现,2019年屏南县旅游人数超过500万人次,年接待游客人数占本地常住人口数量的20倍以上[11],旅游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在15%以上,旅游从业人数占本地就业总数的比重在20%以上,乡村居民年纯收入源于旅游收入呈现逐步上升趋势,旅游扶贫在推动扶贫攻坚战完成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2 屏南县旅游扶贫路径
2.2.1 旅游文创带动乡村脱贫。旅游文创产业以文化为核心,以创意为灵魂,以技术为手段,结合旅游元素形成产业化运营的新兴产业。为挖掘保护县域旅游资源及传承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精髓,2016年屏南县成立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办公室,出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旅游文创产业引导、扶持和孵化。引进旅游文化创意团队,建立旅游文创教学点,开展“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是电影家”、公益教学项目,创建最美乡村书店等,同时开展高品质的艺术文化节、国际交流、写生基地、非遗论坛,逐步在漈下古村、龙潭村、降龙村、厦地村等古村落形成民宿、写生、时尚、餐饮和传统工艺的旅游生态链条,通过旅游文化扶贫,迄今为止已经培训上千名村民,村民通过培训掌握了画画等技能,增加了自身收入。依托文创旅游引流的能力,带动当地农户的农副产品销售,引导村民将传统民居改造成精品民宿,将自身拥有的青山绿水、特色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2.2.2 传统村落开发引领旅游脱贫。屏南县拥有众多的传统古村落、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有助于推动脱贫攻坚[12]。通过科学规划、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方式,结合特色的风俗习惯,适时举办各类活动如“稻草人狂欢节”“寻味屏南”等,稳步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同时,打造旅游新亮点,构建传统村落文化旅游线路,挖掘民俗、节日、喜庆、廊桥、庙宇及亭榭等乡土文化,打造乡愁文化,增加游客的乡村体验感,提高游客二次游玩的意愿。而且要将新元素植入古村落,推动传统古村落复兴,带动旅游发展。对相关村落的调研发现,2017—2019年,屏南县旅游者数量特别是周末自驾游的游客数量呈大幅度增加趋势,当地居民的收入也得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
2.2.3 新媒体、新技术应用助推旅游脱贫。新媒体、新技术的使用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不可改变的趋势。新媒体、新技术的无边界性质,大大拉近了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距离。通过使用互联网技术,为传统的旅游项目提供新的宣传方式。例如,通过各类网络媒介如携程网、去哪儿网等,进一步加大对传统老品牌旅游景区如白水洋鸳鸯溪、仙山松海景区、刘公岩景区等的宣传力度,吸引客流,打响和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及影响力。同时,开发新兴的旅游点,如双溪旅游镇、涤下古村、涤头古村和小梨洋村,运用抖音、快手、微信等自媒体形式,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对相应的旅游资源进行宣传,满足游客碎片化时间的要求,又能在极大程度上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使其形成旅游动机。利用新媒体宣传旅游景点的同时,也可以推动旅游纪念品、当地特產的销售,提升农副产品的附加值,逐步形成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形成“一村一特产”的旅游商品。
3 乡村振兴战略下旅游扶贫纵深开展路径
3.1 进一步探索旅游精准扶贫措施和方法
根据各个乡镇、各个乡村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出台相应的旅游精准扶贫措施和方法,加大对外招商力度,出台优惠投资政策,引入外资投入旅游扶贫行业。同时,完善旅游扶贫资金扶持措施,如建立旅游精准扶贫基金,支持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通过旅游开发,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提高居民特别是贫困户参与旅游业发展的意愿,通过旅游实现精准扶贫。
3.2 大力推动旅游扶贫与产业跨界融合
屏南县旅游生态文化资源众多,如田园风光、药膳美食、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文创特色及传统村落,为旅游扶贫与产业跨界融合提供了可能性。例如,采取“旅游+农业扶贫”“旅游+林业扶贫”“旅游+工业扶贫”模式,利用当地各个产业的优势,在做好旅游服务的同时加强宣传农业、林业、工业产品,提高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通过旅游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3.3 努力拓宽地方旅游及扶贫人才培养途径
人才缺乏一直是旅游扶贫及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问题,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人才引进难度高、人才留住难度大的困境更为明显。所以,要多管齐下,采取外引内培的措施,借助优惠政策、项目合作的方式引进外来高端人才,特别是提高对赴外求学的年轻人回归的重视程度[13]。同时,加大对县域内人才的培养,通过开设培训班,积极向其灌输旅游扶贫观念、方法与措施。
参考文献
[1]沈钟.屏南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4.
[2]邓小海,曾亮,罗明义.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研究[J].生态经济,2015(4):94-98.
[3]黄渊基,匡立波,贺正楚.武陵山片区生态文化旅游扶贫路径探索:以湖南省慈利县为例[J].经济地理,2017(3):218-224.
[4]韦跃龙,陈伟海,罗书文,等.乌蒙山区岩溶景观特征及其旅游扶贫潜力分析和模式[J].热带地理,2020(1):10-17.
[5]薛定刚.旅游精準扶贫路径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6(1):36-38.
[6]张俊英.青海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J].青海社会科学,2019(5):158-162.
[7]鲍青青.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扶贫模式研究:以广西阳朔百里新村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80-83.
[8]张博,顾方哲.山东省乡村旅游扶贫路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24):165-166.
[9]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6(6):78-81.
[10]张雪婷,李勇泉.产业融合视角下福建省旅游扶贫路径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0):62-67.
[11]叶志坚.文创扶贫助推乡村振兴的屏南路径[M].北京:中国中央党校出版社,2018.
[12]冯晓兵,宋秋.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科技和产业,2018(12):70-75.
[13]赵送琴,冯怡.乡村振兴背景下中部地区乡村人力资本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2019(12):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