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军事题材电影的战争场面调度

2020-10-14延艺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电影

延艺

摘要:在电影艺术创作中合理的利用场面调度,可以让影片变得更加的精彩。文中,结合电影《战狼2》和《红海行动》,就军事题材电影的战争场面调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场面调度;电影;军事题材

所谓场面调度,原指在戏剧舞台上处理演员表演活动位置的一种技巧,场面调度被引用到电影艺术创作中来,其内容和性质与舞台上有所不同,它不仅关系到演员的调度,而且还涉及摄影机调度。这里,主要谈一谈电影《战狼2》和《红海行动》的战争大场面调度。

一、《战狼2》和《红海行动》介绍

电影《战狼2》和《红海行动》故事背景都发生在国外,一个是解放军英雄孤胆救接同胞和难民的故事,一个是解放军海外紧急撤侨的故事。前者导演是吴京,后者导演是林超贤, 《战狼2》表现的是一名退伍战士冷锋为主人公的国际救援行动过程。在祖国与人民需要的时候,召必回,他为拯救深陷屠杀的同胞和难民勇闯战区。电影的动作场面更是恢宏,从开头的水下激战,到冷兵器的近身格斗,直到最后的坦克大战,场面调度的运用,用扣人心弦都不足以形容场面的激烈!《红海行动》是根据也门撤侨”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我军特种部队蛟龙突击队在局势紧张的非洲,在惡劣环境之下执行撤侨任务,解救中国公民的故事。在电影中展现多种世界级武器装备,将中国海军和特战部队拍得威武霸气。影片的情节设计更加曲折惊险, 《红海行动》作为我国第一部现代化军事动作片,动用了众多先进军备,调用了现役最新军舰参加拍摄。而以往的《战狼2》等影片,尽管也有国产战舰等镜头,但大多数是电脑动画制作,很少有实际拍摄。通过《红海行动》这部影片,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海军的强大,感受大国之威。

《红海行动》从头激战到尾,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巷战、狙击战、沙漠战、汽车战、直升机战、坦克战、各种战斗场面应有尽有。电影气势恢宏炮火连天、血肉横飞的一场场殊死鏖战演绎敌我双方的厮杀与搏击,大大增强电影战争场面的精彩度和观赏性。如果说《战狼2》场面调度、处理手段已经接近高水准,那么《红海行动》就是创造了新的高度。

二、《战狼2》场面调度

首先说《战狼2》场面调度,电影开场的一段6分钟的水下长镜头打斗的戏,整整拍了半个月,吴京连续26次跳水尝试,面对洋流、大雾、体能、各部门密切配合拍摄,才有一开场一气呵成的精彩画面,这是以往中国电影很少呈现的。

接着是电影的打斗场面调度,从快速的剪辑可以看出,导演想把无限制格斗和快速剪辑结合起来,营造出打斗中的凌厉感。这些镜头调度犹如电影《谍影重重》系列和《飓风营救》系列电影镜头,每个镜头不超过一秒,加上快速剪辑的处理,使主人公的打斗画面节奏快捷迅速,让观众看得精彩纷呈,目不暇接。

就打斗场面而言,吴京这次的调度处理有很大突破。以往影片打斗的调度套路,都是在固定机位用较长镜头来拍摄的,给人动作华丽的感觉之余,很难体会到格斗中生死相搏带来的紧张感觉。吴京这次用先进的电影手法、凌厉的场面调度展现激烈的格斗戏,成为国产军事类型动作片的突破,和世界动作电影接轨的同时,树立了中国此类型电影的风格。

《战狼2》结尾的场面调度,是吴京与雇佣兵头目“老爹”展开枪战、肉搏战、坦克大战。吴京和“老爹”的近身格斗堪比电影《敢死队》系列,拳拳带劲,腿腿碰硬。在废旧工厂内,吴京扮演的冷锋要保护侨民,又要和敌人枪战,最后还设置一次坦克大战:电影场面调度从激战,到坦克飙车、到并排相持的逼车侧撞、漂移追逐,场面调度如此激烈刺激,堪称经典。最后当冷锋等人将同胞救出途经主战区,暴乱分子己将枪口对准车队时,冷锋用胳膊做旗杆,撑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此时画里画外一片沸腾,观众和剧中人物的情感融为一体,使每一个观影的中国人油然而然的从心底升起民族自豪感。这是一部精彩的电影画面呈现,创作团队通过精心设计的场面调度,从而达到了宣扬爱国主义的情怀。

三、电影《红海行动》的场面调度

接下来说一下电影《红海行动》的场面调度。从开场的海上军舰临检缉拿海盗,到城市激烈巷战,到荒漠高山突围,到高潮的沙漠小镇渗透,最后是收尾的戈壁荒原坦克大战,以及首次出现的解放军攻防一体的作战体系展现,导演运用镜头有条不紊按照战争场面推演调度完成这部电影。影片开始出现的是索马里海域,中国的一艘商船遭遇海盗劫持,船员沦为人质。解放军接到任务后,迅速潜入商船进行营救,最终成功解救全部人质。在返航途中,战舰接到上级命令,因非洲北部共和国发生政变,当地华侨面临危险,要求他们改变航向,迅速前往伊维亚执行撤侨任务,进入伊维亚,第一人称视角镜头,一直跟拍解放军,代入感极强,然后在枪林弹而中狙击手对决、拆弹、反突围又是同时完成,整个场面震撼,贴近现实。从遭遏埋伏,遭受迫击炮猛烈打击,到组织防御,建立支撑点,最后摧毁敌人阵地消灭敌人,整个过程,紧张感十足。和电影《黑鹰坠落》-样开场就让观众进入规定情境,不给观众留一丝喘息时间。

接着《红海行动》通过一系列的场面调度及不同景别进入燃烧模式,解放军护送难民遭遇恐怖疯子袭击,在荒漠戈壁地带,前无道路,后无蔽所,一枚迫击炮爆炸开场,所有解放军进入战斗模式。这样的大格局场景,从远处的山脉,到近景的车队,和每个解放军的局部战斗场面。队长指挥队员一边寻找掩护,一边还击埋伏在远处的恐怖分子,同时追击炮击中有难民的大巴年。这种战斗场面和《变形金刚》系列电影中的沙漠遭遇战不分高低。这种大场面调度的渲染,以及各种复杂战术的应用,不仅突显创作团队的艺术才华,又让观众看得热血沸腾,同时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及和平的弥足珍贵。

随着任务的不断升级,8人突击小组要去解救多名人质,突击队渗透到恐怖分子的营地,这是场团结和协作的战斗。每个队员发挥自己的特长,快捷迅速地救出人质,最后还是和恐怖分子遭遇,为了给人质争取撤离时间,这时剧情上演荒漠戈壁坦克大战,又是一场力量悬殊的坦克大战,解放军对三坦克大战,滚滚沙暴,坦克追逐精彩刺激。 《红海行动》远超预期的猛烈和狂暴,火力密集,血肉横飞。战争场面非常刺激,任务一场接一场,几乎从头打到尾,高潮迭起,情节设置让人始料未及,尤其是片尾的惨烈决战,炮火中乱飞的残肢断臂、被打烂的脸部、被炸成肉泥的士兵,为观众营造出身临其境的艺术高度。

总的来说, 《红海行动》视听效果精湛,叙事从头燃到尾,暮战、偷袭、突击有条不紊、坦克大战、054A护卫舰,各种武器争相登场,战斗场面热血澎湃。《红海行动》如此火爆,没有虚假的煽情,没有缓慢的铺垫,通过强情节的场面调度把观众直接带入电影的故事中。在真实度还原上,达到国产此类型影片的新高度。

《红海行动》中不同地域、不同形式的战斗,敌我双方对比,又是偷袭又是反偷袭,这些场面被梳理得有条不紊。《红海行动>军事元素丰富,尺度大胆,摄影、剪辑、特效、配乐处理的相得益彰、恰到好处。影片探讨战争、和平的主题,充满感动,直击心灵。没有重男轻女,没有弱化敌人,没有宣扬战争,没有强行牺牲,没有刻意煽情,没有尴尬生硬的段子,没有矫揉造作的爱情,有的只是庄重、克制、真诚、写实。

四、结论

两部影片形象化艺术地再现解放军在国际恐怖主义面前不畏强敌、浴血奋战、勇往直前的铁血军魂和牺牲精神,令人深深震撼、感动。解放军之所以被称为“钢中之钢”,就在于经过无数次的训练、演习,更经过血与火的实战检验。 《战狼2》和《红海行动》被《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予以充分肯定和好评,其意义已经超过它本身的价值。

《战狼2》和《红海行动》用新颖的战争场面调度,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升华影片的爱国主义情怀。它值得我们借鉴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聂淼.基本隐喻在电影场面调度中的视觉呈现[J].文学教育(上),2019 (10):129-131.

[2]张可,浅析电影《战狼2》的文化艺术价值[J].大众文艺.2019 (18):190 191.

[3]周雨凝.《红海行动》:带着主旋律电影渐入佳境[J].中国电影市场,2018 (07):18-20.

猜你喜欢

电影
徐克电影的视觉风格解读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电影《飘》中的女权主义意识研究
由《万物理论》看英国传记文学的改编
从小说到电影:看《推拿》的改编
论胡玫《孔子》编剧艺术得失
莫言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