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策略探究
2020-10-14李静
李静
摘要:面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虽有“停课不停学”等居家学习方式,但随着时间的延续,真正的开学之日逐渐逼近,高职院校应当建立有针对性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建立疫情防治工作长效机制,加强舆情管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学生寒假返校后实行封闭管理,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度过防疫期,确保新冠肺炎不在校园蔓延。
关键词:高职学院;疫情防控;策略;工作预案
为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疫情期间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高职学院的安全稳定,根据《教育部关于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教电( 2020) 29号)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按照教育厅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各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疫情期间学生身体健康和学院总体稳定。疫情当前,各高职学院均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学生管理工作应急方案》等有关文件,本文旨在如何更好地排除隐患,采取有效手段多措并举地开展好防控工作。
一、通过强化分级管理建立安全响应机制
当前,各高职学院要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学院防控领导小组要在疫情防控期间每日要对各学生管理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成立分院督查小组,对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会干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辅导员、班主任要对班级干部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督查小组要深入学院重点部门、岗位及楼宇,实地督导了检查疫情防控工作。防控领导小组将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不定期抽查各二级学院履职履责情况,及时发现处置存在问题。进一步严防严控,切实加强应急应对。要认真摸排疫情情况,强化信息联络,完善防范措施,加大联防力度,严密信息报送,细化工作流程,规范防控操作,科学、快速、高效应急处置。
二、通过抓好时间结点稳妥推进安全防范和逐级排查
1.开学前防范排查
按照省教育厅通知要求确定开学具体时间后,班主任立即通知学生确切返校日期;在未确定具体返校日期前,学生不得提前返校。具体开学时间视疫情防控情况将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另行通知。取消社会实践、家访等假期活动。
(1)继续实行日报制度。每日统计学生出行情况和健康状况,建立台账,记录学生寒假期间的出行状况、家庭人员状况、身体状况、是否出入武汉及周边、是否有发热咳嗽等,对接触过疫区返回人员的人群密切关注,做好每名学生的的各项数据统计工作[1]。
(2)继续加强安全教育。根据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途径积极开展防疫知识教育,做好疫情相关的报道。加强学生对疫情的了解和预防,减少出行、不参加聚会,做好个人防护,了解掌握每一名学生思想动态和身体状况,帮助学生科学认识疫情[2]。
(3)切实做好学生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返校前有过疫情高发区居住或旅行史的学生建议居家观察14天期满再返校。
2.返校当天严格防控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学生全程佩戴口罩。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
(2)返校途中应留意周围旅客健康状况,避免与可疑症状人员近距离接触,若返校途中出现可疑症状,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并视病情及时就医。
(3)详细统计学生返程方式,在开学的14天内,封闭管理,对患病的学生,病情康复后,持有医院开具的康复证明后方可返校。返校学生要妥善保存返校票据信息,以配合可能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做好跟踪记录。
3.返校后管控引导
(1)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展情况,密切关注返程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在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前,学院实行封闭管理,返校后严禁学生外出,严控外来人员入校,严禁外卖入校。
(2)各班实行“一日一报…‘一日两测”制度。坚持晨检、晚检制度,学生以寝室为单位,由寝室长負责所在寝室同学的体温测量工作,每天两次,并将测量结果报给班主任,测量时要戴口罩,测量结束时要洗手消毒。寝室体温测量表现纳入考核范畴。
三、通过开展有效措施抓好日常防控管理
首先,辅导员、班主任要在日常过程中对学生察言观色、重点询问,及时排查异常状况,建立学生健康状况检查台账,做好学生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如发现学生中出现了可疑症状应立刻向学生工作疫情小组报告,配合卫生院,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工作。
其次,做好学生公寓区域的管理工作。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检查学生的预防情况,督促学生锻炼、洗手、饮水健康等工作;要加强对外来人员的排查,校外人员杜绝入内,禁止小商小贩和外卖人员在宿舍进行售卖活动;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对其所在辖区教室、宿舍、洗手间的活动区域定期彻底进行清扫,定期将教室、寝室窗户打开通风,每天通风2 3次,每次通风至少30分钟。要求学生应做到不串寝,不接触非本宿舍人员。
最后,积极开展学生心理疏导,发挥家校协同育人渠道。各班级要配合学生处心理健康活动中心针对不同人群实施分类干预,为受影响的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与家长一起做好学生的防疫安全教育工作。组织学生开展以“感恩父母,呵护健康”为主题的相关网络活动,在疫情面体现最美亲情,使学生与父母主动沟通,经常沟通,感恩父母,发挥家校合作育人合力。
参考文献:
[1]杨开宇,探讨高职院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与措施(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4):155-156.
[2]陈听.新媒体背景下卫生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策略探析(J).智库时代.2019 (7):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