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方法分析

2020-10-14杜翠红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提升方法初中政治中学生

摘要: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门对初中生的教学目标也做出了优化。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了解一定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在初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辨析能力,能够对各种政治事件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从而能够提升自身的学习效果以及实践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政治:中学生;思辩能力:提升方法;分析

一、善于挖掘和利用课内外的思辨教学资源

相关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交流、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思想政治教师作为学生接受品德教育的传递者,更应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教材中除了明显的思辨道理,还隐藏着其他思辨因素。例如“政治生活”一课中,强调两种观点:政治自由即不限制人们行为;政治自由即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自己想做的事。通过比较两种思维观点避免出片面性思维,也能综合把握政治自由。其次挖掘课外教学资源中隐含的思辨因素,例如某初中政治教师在讲解“经济生活”中的公平交易原则时,就对社区生活经验资源进行挖掘。教师让学生自行去社区便利店购买一件物品,在此过程中要和商家打交道,除了能掌握公平交易知识,也让学生明白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前提。还可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馆、图书馆等各种实践活动来挖掘课外政治教学资源,开阔视野,也能学会辩证看待问题。

二、通过问题找寻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多维思辨能力

1.布置预习,鼓励发现和提出问题

课前预习是学生接触新知识的起点,当然也是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起点。我们在上新课之前都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在预习的导学案中专门有一个环节,就是在预习中存在哪些问题,即预习质疑。提出自己自主预习中存在的不懂的、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在课堂上进行解决,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注意力会更集中,也更有助于学生融入思辨。

2.阅读和思考相结合,鼓励研究问题

教师在学生阅读时要让学生养成动脑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比如在学习我国的政治制度时,有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然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为什么不能说是一党制?我国既然是有8个民主党派,为什么不能说是多党制?我国为什么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呢?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为什么不能說是在朝党和在野党的关系呢?教师看到学生提出的问题足以说明他们是真正动脑阅读并思考,这样阅读质疑对学生学习非常有帮助,鼓励研究问题,使学生融入思辨。

3.培养问题意识,鼓励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培养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是提高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来,变“学答”为“学问”,把学生的主体参与放在首位,让他们积极进行探究和创造性思维活动,使课堂教学真正地为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惯服务。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甚至是多种对立的思路解决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三、多元化拓展训练,持续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关于思辨性教学,教师还应当注意其持续性,而不是仅停留于某一次课堂,为此,拓展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要利用时政论文的引入形式,使之发挥出思辨引导的功能。英国学者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然而知识与力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而是有一定的条件限制的,这个条件即在于知识习得者一定要拥有将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的能力。若想让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保证思辨思维持续下去,便一定要有必要的拓展训练相支持,其中引导学生完成道德与法治的小论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引导创作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首先是明确小论文创作的价值,其次是重点引导学生明确小论文的创作方法,接下来是引导学生完成各个具体步骤,如自主学习、交流讨论、任务调查、论文撰写等。在整个过程之中,学生将逐渐生出疑问、有话可讲、感受生活、活跃思维、升华思辨智慧。其次,依靠专题辩论的形式促进思辨能力成长也是一种必要做法。教师借助针对性明确的设疑活动,引导学生完成基于思辨能力的辩论活动,能够让学生辨别是非、分析真伪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且掌握足够丰富的理论知识。另外,这样的做法还会让学生依靠所学知识审视对方观点,由此让思辨能力形成与具体活动联系起来。比如接触到“合理利用网络”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微信朋友圈对于生活是利是弊的辩论。使学生在分组后完成讨论和辩论任务。其中正方观点是微信朋友圈对于生活利大于弊:它可以使家人沟通变得方便;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可以让商品广告的发布与获得更高效;商品付款和生活缴费随时进行;时事信息迅速获取。反方观点是微信朋友圈对于生活弊大于利:网络交流影响现实生活;过度沉溺会造成焦虑等心理障碍;身体素质受到不利影响;有诈骗和赌博等诱惑可能性;重复信息对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正反双方在自由辩论的形式下,理性表达自身观点,最后各自做出总结性的发言。整个过程激烈而有深度,且紧密结合主题内容,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极有帮助。

总之,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非常重要且非常可贵的,我们思想品德教学又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最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形成是通过思想品德教学所必须具备的,这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最主要目的,也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以“思辨”能力的形成为教学宗旨,彻底贯彻并由始至终坚持到底。

参考文献:

[1]石进军.培养学生思辨力的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 (5) :29-30.

[2]张新颜:李敏,道德与法治课程“综合性”的思考与实践策略[J].中小学德育,2018 (4):14-15.

作者简介:杜翠红(1980-).女,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培训。

猜你喜欢

提升方法初中政治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生互评能力的提升方法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
保定市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及提升方法研究
如何提升幼儿区域活动的参与度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