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课堂童声合唱教学策略探究

2020-10-14叶小芳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叶小芳

摘 要:童声合唱被称之为“天籁之音”,其音色纯美、和声丰满并且表现力丰富,受到人们的喜欢。童声合唱有着独有的魅力,引导学生走进色彩丰富的音乐天堂,使其切身体验和感悟音乐,激发学生的合唱热情,加强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注重童声合唱教学的开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童声合唱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童声合唱;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5C-0101-02

童声合唱作为一种音乐的特殊表现方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天真烂漫,音质非常稚气、圆润、甜美,其合唱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能够带来不同的美感。加强童声合唱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音乐素质,让学生在音乐世界中遨游,掌握音乐知识,同时借助童声合唱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不同的位置奋斗同一个目标,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当注重童声合唱教学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注重合唱内容选择,调动合唱积极性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烈,对感兴趣的事物有着非常强的学习欲望。因此,在小学音乐童声合唱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合唱兴趣的培养,注重合唱内容的选择和创新,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合唱内容,保证童声合唱教学的顺利开展。

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优化合唱内容选择,有效开展合唱教学活动。

例如,在《金铃铛》的教学中,此首歌曲的内容比较短,旋律欢快简单,更适合进行合唱教学。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合唱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本章节的“金色秋天”的主题,同时根据歌词内容开展有效的引导。如歌词中提到“金铃铛、小喇叭”等,以此作为基础,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事物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在学生思考之后,给学生播放歌曲,让学生了解整首歌的旋律,开展合唱活动。

在学生合唱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表现出自信的表情。在学生完成合唱之后,让学生说一说歌曲中的“金铃铛”代表着什么?歌曲中包含着什么样的情绪?借助这样的方式,小学生可以体会秋天果园丰收的景象,体会人们的喜悦之情,同时模仿人们摘果子的动作。之后,教师让学生结合相应的模仿动作,再次开展童声合唱活动,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通过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合唱内容,能够增强童声合唱教学的趣味性,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保证童声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二、注重合唱技巧教学,优化教学活动设计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想要童声合唱教学活动顺利进行,除了选择合适的合唱内容外,还需要传授学生合唱技巧以及发音技巧,为学生的合唱活动奠定基础。

在实际的课堂活动中,应要求学生掌握良好的合唱技巧。作为教师,应当夯实自身专业知识,传授学生真假声混合歌唱、头声歌唱等技巧,掌握头腔共鸣的发生技巧,开展一定的趣味训练活动,使学生的声音更加优美、透亮。

如一些歌曲中涉及到一些小动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小动物的叫声,如小猫的叫声是“喵、喵”,小狗的叫声是“汪、汪”,小鸭的叫声是“嘎、嘎”等,让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加强对学生发生技巧的锻炼,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掌握合唱技巧。

同时,还需要加强学生的声音训练,为合唱活动做好准备。例如,在《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的合唱活动中,教师需要学生学会自我放松,保持身体的放松,避免身体处于紧绷的状态,让学生以舒适自然的姿势站立,加强对学生的发音指导,要求学生尽量打开自己的喉咙,采取胸腹式的呼吸方式,借助气息带动气带的振动。同时,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呼吸方式,结合要求向学生介绍掌握呼吸技巧,开展发音和呼吸训练,有效提高合唱效果,促进学生音乐水平的提升。

在具体的合唱中,学生要掌握呼吸方式,在合适的位置呼吸换气,并且把握合唱的节奏以及音调高低,提高童声合唱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要注重合唱技巧以及發音技巧的传授,保证课堂活动顺利进行。

三、加强合唱训练活动,提高学生合唱能力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为了提高童声合唱能力,保证整体的合唱效果,在有效的课堂教学基础上,应加强学生合唱训练活动,借助相应的合唱训练,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在具体的合唱训练活动中,除了以往的合唱训练方式外,还可以借助乐器、游戏等方式,保证童声合唱训练的开展,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和应用合唱技巧,巩固合唱知识,促进学生合唱能力的不断提高。

例如,在《小小鼓号手》的教学中,此首歌曲作为一首儿童队列歌曲,有着非常强劲有力的旋律,节奏感非常强,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小小鼓手酣畅淋漓地展现出来。为了保证童声合唱教学的有效开展,应当加强合唱训练活动,带领学生了解需要模仿的乐器,如小号、鼓等,组织学生开展表演合唱训练。在合唱训练开始之前,需要做好学生的分工安排,分配好负责小号和鼓的学生,同时配以相应的动作和舞蹈。在具体的活动中,通过敲击的方式把握音乐节奏,感受合唱活动的趣味性,体会音乐节奏感,锻炼学生对乐器声音的辨识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整体的合唱能力。

同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语调开展合唱训练,引导学生对不同的声音进行对比,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敏感力,进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声音,增强合唱活动的表现力。因此,在童声合唱教学中,应当加强学生的合唱训练,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使童声合唱更加具有表现力,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四、营造良好课堂氛围,优化课堂活动设计

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充满着乐趣。因此,课堂氛围对于音乐教学来说非常重要,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进行音乐学习,感受和体会音乐旋律,在和谐欢快的氛围中,调动学生的合唱兴趣。

因此,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应当注重音乐氛围的创设,调节课堂活动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唱活动,明确自己在童声合唱中的定位,为整个合唱活动作出自己的努力。

例如,在《我们的田野》的教学中,在童声合唱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风景优美的图片,符合本单元“美”的主题,通过学生对图片的观看,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过的美丽的景色,或者说一说自己家乡的美丽景色。结合这样的活动,引入所要学习的歌曲——《我们的田野》。在学生开展合唱之前,教师结合图片播放,对歌曲进行范唱,让学生说一说歌曲中描写了哪些田野风光?学生通过对歌词的了解,了解到田野、小河、群山等景色,作者通过由远及近、由静至动的方式,描绘出一幅美丽壮阔的山水画。借助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音乐内容和歌词,创设出良好的合唱氛围,组织学生开展合唱活动。

为了使合唱更加具有表现力,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呢?通过学生的讨论活动,结合合唱活动,引入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能更好地开展童声合唱教学活动。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想要有效开展童声合唱教学,就应当注重对课堂氛围的营造,保证合唱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童声合唱作为其重要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合唱內容的选择和创新,传授学生合唱技巧和发音技能,加强学生合唱训练,注重合唱教学氛围的创设。同时,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音乐基础和能力,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入手,开展童声合唱教学活动,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引导学生体会音乐的魅力和内涵。

参考文献:

[1]方曼.小学音乐课堂童声合唱教学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9,(1).

[2]唐美玲.小学音乐课堂童声合唱教学探究[J].华夏教师,2019,(12).

[3]毛清标.浅谈小学童声合唱[J].黄河之声,2019,(22).

[4]刘文婷.小学音乐课堂童声合唱教学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8,(4).

[5]琚秀娥.让童声合唱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如何提高小学童声合唱的手段和策略[J].北方音乐,2017,(22).

[6]任大卫.利用多元素优化童声合唱教学[J].当代音乐,2017,(9).

[7]张良初.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分析[J].北方音乐,2017,(7).

[8]孙明明.我国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现状与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6).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创新思维,让小学音乐课堂充满活力
小学音乐课堂实施竖笛教学的策略
高效课堂始于有效的导入
发声练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