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喻文化”时代如何纠正学生语文学习的“跑偏”现象
2020-10-14张亚红
张亚红
【摘 要】 在后喻文化时代,“文化反哺”现象是现代工业社会,尤其是信息社会的产物。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存在诸多与教师的教学“不合拍”的现象,我们应该从家庭教育入手,寻根摸底,顺藤摸瓜,“对症下药”,并“投其所好”地找到解决方法,有效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跑偏”现象。
【关键词】 后喻文化;家庭教育;校本教材;课堂
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说,从文化的传递方式出发将整个人类的文化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在以前喻方式为特征的文化传递过程中,老一代传喻给年轻一代的不仅包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包括老一代在自己生活经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对于生活的理解,对道德和是非观念的感知。
如果把知识的传递作为文化的传递的一个分支,那么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递自然也被包括在这三种基本类型中。我们纵观古史今,师对生的文化知识传递一直被默认成一种固定的以前喻方式为特征的传递。可是,随着后喻文化时代的到来,“文化反哺”现象日益漫涨,从教师们自身教学经历的亲身体验发现,身处在后喻文化时代的师生们如果再不通过某些特定的“沟通”方式加强文化知识交流的契合度,师生之间的文化鸿沟必将愈来愈深,愈来愈宽。
在后喻文化时代,“文化反哺”现象是现代工业社会,尤其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我们应该从家庭教育入手,寻根摸底,顺藤摸瓜,“对症下药”,并“投其所好”地找到解决方法。
一、寻根摸底,家育为先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些话可以说是典型的父传子学、长传幼学的文化传递方式的体现。然而,在后喻文化时代,“文化反哺”现象在家庭中的出现打破了上述“长者为尊”的现象。在很多家庭中,大部分家长会把家庭教育等同于学习教育,忽略了思想道德的教育与创新精神的挖掘。
在我任教的班级中就出现过因家长与孩子的观念差异太大,而出现种种交流障碍的现象;也有懂得“应景”的家长得益于紧跟时代,紧跟孩子的思想步伐,在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过程中如鱼得水。如,我们班××同学家长采用传统家长式管理孩子,刻板地定制孩子的一日常规,何时该做什么,何话不该说,长辈的话要百分百服从等等,这种家庭教育模式下,孩子很难与日益开放的学校教育模式融合。
在属于孩子们的后喻文化时代,家长应该学会启发孩子学习,从“大社会”“小环境”文化背景下,选择性地渗透知识,帮助他们提高选择信息的主动性,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不是“这个不行,那个也不可以,别问为什么,记住就行……”与此同时,家长要从根本上接受后喻文化时代中年轻一代的超前意识,积极引导。孩子们日益蓬勃的朝气与不断探索的活力正是这个时代的象征,是他们挑战未来的宣言。
二、顺藤摸瓜,师者为范
任教之初,我也曾“天真”地以为教学就是将课本知识及与之相关的教师本人的生活经验教给孩子。任教过程中,我发现即使还很年轻的我与孩子也已经有了近20岁的年龄差距,无论是在对新事物的认知方面,还是对书本上所记述的传统事物的接受方面,我与孩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既有思维方式方面的,又有认知体验方面的。如,在教学《朱德的扁担》这一课时,我借助课文插图与多媒体课件中的朱德图片,滔滔不绝地给孩子们讲述朱德为国为民奉献自己的事迹,有个孩子举起手很“淡定”地问我:“老师,关于朱德的纪录片或电影,下课后可以拷到我的U盘里吗?我想回家看一看。”在教学《纸的发明》一课时,我让孩子用一句话来评价蔡伦,有孩子很自然地说:“他善于观察,聪明机智,是我的男神。”在与我聊天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时不时地冒出几个新兴名词,如“秒杀”“心塞”“呆萌”等等,让我禁不住感叹网络新时代对现代人思想的浸透。
既然如此,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构成,根据学生的知识文化“顺藤摸瓜”,与不断前进的时代接轨,拒绝滞步不前,有效把握话语重置与先前定位的主動权;另一方面,教师要全方面关注学生的情感形成轨迹与价值观形成方向,全方位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去,用自己的爱与关怀、善与包容、情与引导做好学生前进道路上的领路人。
三、投其所好,教材为本
在“后喻文化”日益占据优势的背景下,如果校本教材在形式、内容上滞后于学生的新型需要,那么其存在的价值也无需多议。校本教材因学生而存在,为学生而服务,自然也应该随学生的需求日益改进。如,学校可以在楼道设置自助阅读多媒体设备,在楼梯口播放公益广告、历史与环境纪录片等视频内容。学校还可以把文字的“静”转化成影音的“动”,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在学习上将外在推力的“被动”逐步转化为自觉拉力的“主动”。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校本教材,建立一个虚拟校本教材的数字化平台,积极利用数字化优势,借助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将校本教材的建构推向一个互动性、个性化的层次,从而面向广大学生开发一个智能学习平台,以满足后喻文化时代小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新媒体虚拟空中校本教材的建构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而且能够与新时期学生对知识的心理接触点达到最大程度的契合,既能够实现广泛化、多元性、分层次教学,又能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
四、对症下药,课堂为主
在后喻文化时代,教师想要在课堂中抓住孩子的“心”,就必须找到孩子的“心门”入口,认真观察研究后喻文化背景下孩子的文化接受特点和规律,找到能与其并行的“平行侧道”。教师不仅要努力做到“想学生现在所想的”,更要尽力“想学生将要想的”,找准他们对于知识接受的最佳触点,“顺藤摸瓜”,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尤其是多媒体、网络资源,开展互助式教学,充实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如:我在教学《春笋》一课时,就借助多媒体实时搜索网络资源,向孩子们展示春笋生长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其内在需要;在教学《黄山奇石》时,我通过多媒体视频带着孩子去华山“旅游”了一趟,教学效果大大提高;而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我则通过与学生交流,抓住一个孩子提出的问题“如果周围没有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在摸准其思维方向后,我引导其独辟蹊径编故事《另一只乌鸦口渴了》,设置故事发生的背景分别为沙漠、楼顶、树上,有个盛着半瓶水的瓶子,让孩子循着自己的思路学习,在主动中有方向地探索。
面对后喻文化时代出现的“文化反哺”现象,尤其是其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带来的重大影响,教师及时而主动地制定相关的应对策略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在这个信息化急剧发展的社会,文化知识的传递与传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方式与渠道,我们如何充分有效地将其运用到教育中,运用到应对后喻文化时代学生知识的有效获取中,运用到学校教育中,是一个需要被充分认识并急待解决的问题,这关系到学生身心的良好发展,关系到当代教育使命的完成。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米德(著).周晓虹,周怡(译).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2]张广君.本体论视野中的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