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读促思 读中悟情

2020-10-14沈其思

读写算 2020年7期

沈其思

摘 要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好,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对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理解不透彻的问题。根据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总结出以读促思,读中悟情的学习方法,本文通过解读《难忘的泼水节》中的情感体会,详细分析如何在课堂实践中运用。

关键词 以读促思;朗读感悟;思想情感

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一开始教学《难忘的泼水节》,笔者就预设提问学生:“难忘”是什么意思?课文是写和谁有关的事情?引导学生朗读课文,领悟情感: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体会到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美好情感?然后逐句研读品味,教学内容由此展开。

教学中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表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听读、自读、品读、演读等,小组交流讨论,读议结合,以读促思,读中悟情。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热情,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的”情感,并升华到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朗读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

一、以读促思,体会人民爱总理的深情厚谊

教学中通过指导朗读,边读边体会,以读促思: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傣族人民用各种方式来迎接周总理?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回答这一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感受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盛况。

(一)读出情,对周总理的喜爱之情

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把交流的问题指导朗读结合起来,让学生读议结合,加深对内容的感悟。主要表现在:

(1)傣族人民热情欢迎周总理的盛况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开头点明了泼水节“火红”的热情场面,“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从“四面八方赶来了”而不是“走来了”,说明傣族人民急切想要见到周总理的心情,引导学生从“一條条、一串串、象脚鼓、凤凰花、龙船、花炮……”这仿佛就是一幅幅热情火热的欢迎图,傣族人民用他们最高的民族礼节来欢迎周总理,周总理来到的时候,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这是一幅怎样激动人心的场面?

(2)读出爱,周总理对人民的关爱之心

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周总理的衣着描写“身穿对襟白褂...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神态描写“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动作描写等理解领会“周总理就像我们傣族人一样”。周总理是汉族人,却穿上傣族的服装;他是国家总理,却“笑容满面”地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一点都不严肃,从而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

(二)读出形,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朗读时引导学生从“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自读自悟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我们仿佛置身其中,泼水声、欢呼声、祝福声……构成了一幅多么欢乐的泼水节场景!也是一幅周总理与人民载歌载舞,共度泼水节的跳舞图、泼水图!

(三)读出神,悟出文中语句的言外之音

“清清的水,泼啊,洒啊!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啊,跳啊,是多么开心!”突出“难忘、幸福、激动的泼水节场面,深刻感受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心心相印,进而升华到“人民爱总理,总理爱人民”的深厚情感,从而提升了爱国主义的教育情感。

二、读中悟情,体会“我”的难忘之情

通过一系列的指导朗读感悟,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品读理解,自读感悟,齐读:“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的泼水节!”读出作者令人难忘之情。与开头“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首尾呼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由此引申,还有很多课文也是以读促思、以读悟情来表达其思想情感,从中教育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比如,从《朱德的扁担》中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发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教学中要善于挖掘,体会这种爱国情感,强化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慧.以读促思以思促写——小学语文读写创新实践探微[J].小学教学研究,2019(20):42-44.

[2]陶东兰.以读促思让梦飞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J].当代教研论丛,2016(11):79.

[3]李里.以读促思读中悟情[J].小学教学参考,2011(09):20.

[4]陈先锋.朗读感悟是促进语言训练的法宝——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02):75-76.

[5]练国争.分析人物行为体会思想情感——《一幅壮锦》的阅读指导[J].小学教学研究,198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