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3-6岁幼儿学习活动中规则意识的培养
2020-10-14王潇潇
王潇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我们的生活中,遵守规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规则是大家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幼儿的规则意识及执行的能力是社会性适应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幼儿学习、生活的基础和保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我们教师要帮助幼儿理解和遵守生活、学习中的各项规则,提高幼儿的规则意识,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分为:生活活动、体育活动、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四种类型。学习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规则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关于“学习活动”的说法在我国最早出现在《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试行)》。在该指南中“学习活动”主要是指“讨论、听赏、制作、阅读、表演、实地参观、收集信息等活动,旨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积极体验,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态度上不断进步,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学习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学习探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幼儿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学习活动的形式
幼儿园的活动是以游戏为主的,但是幼儿学习活动的途径不仅限于游戏活动。幼儿在交往中观察和模仿他人,参与日常的琐事和日常经历,都是学习的方式。幼儿不仅需要自主游戏,也需要成人给予一定支持的“学习活动”,集体教学活动也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方式之一。除了集体教学活动之外,游戏活动、谈话活动、欣赏活动、表演活动、操作实验活动等多种形式都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方式。
三、培养幼儿学习活动规则的意义
1.保护和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好奇是幼儿的天性。在孩子的眼中,世界是奇妙的。树上为什么会长叶子?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白云为什么是白色的?小鱼为什么会在水里游……他们觉得每一件事物都是“不可思议”的。他们会对这些“不可思议”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问很多“为什么”,这就是求知欲。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学习规则意识,可以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可以促进幼儿对外部环境产生积极的反应,与环境发生互动,又可以帮助幼儿构建知识体系,获取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促进幼儿的认知。
2.提高幼儿的坚持性
坚持性是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自觉地完成自己既定的目标,同时拥有克服困难,不放弃的能力和品质。具有坚持性的幼儿在学习活动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会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耐心、专注,直至完成目标。坚持性差的幼儿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容易退缩和动摇,专注力差,目标不坚定。培养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规则意识,可以提高幼儿的专注度,遇到困难时不放弃,积极想办法,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培养完成既定目标。
3.提高团结合作的能力
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于这个社会中的,所以学会与他人合作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和加强幼儿的合作能力。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这对于幼儿日后走入社会是相当重要的。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可以提高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设置情境,引导幼儿与同伴进行合作,引发幼儿之间的合作,提高合作能力。
四、培养幼儿学习活动规则意识的途径及策略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学习活动中需要老师的鼓励和表扬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促进幼儿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3-6岁的幼儿年龄较小,身心发展不够成熟,对自我的评价常常依赖于成人对他的评价。如果成人过多使用消极、悲观、否定的言语评价幼儿,不利于幼儿学习活动规则意识的培养。如果成人经常使用表扬、鼓励、赞美的言语评价幼儿,会促进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和信心。
2.幼儿学习活动规则意识的培养是在教师的创设情境中发展的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应该给幼儿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自由活动,自由探究。在给予幼儿充分自由的同时,教师需要加以指导,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遵守规则。我们发现在学习活动中教师经常会要求幼儿之间相互合作进行游戏,但是孩子们之间合作的能力很弱。教师只是用简单的语言提示幼儿合作,这种方式对于孩子来说效果并不好。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便可以创设情境帮助幼儿遵守规则。例如,设置必须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减少操作材料,仅供一个人操作,幼儿必须轮流并且要与同伴商量。创设合适、有趣的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幼兒在学习活动中遵守规则的意识。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规则意识,我们教师需要做一个智慧的助推者,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