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2020-10-14邵传静
邵传静
(济南市历下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4)
血液生化检验是临床诊断各类疾病比较常见的一种检验方式[1]。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使用性及其可参考性非常高,是临床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对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血液生化检验能对患者病情的发展状况进行掌握,提高部分患者相关疾病的治愈率[3]。随着我国临床医疗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采用相关检验方法辅助治疗疾病,已成为临床中诊断疾病必不可少的方法[4]。血液生化检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其准确的检验结果能为治疗提供相关的临床诊断依据[5];而在检验中相关标本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可导致临床的检验结果发生误差,从而对疾病诊断存在误导的现象[6],造成检验结果降低了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甚至可发生危险状况[7]。为有效提高血液生化检验的准确性,本次研究分析并探讨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的120份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作为研究资料。120份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中男性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为68份,女性血液生化检验标本52份。年龄21~71岁,平均(46.32±1.36)岁,120份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均为相关人员采集,能保证采集质量。所有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基本资料有可比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意识清醒且没有精神类疾病者;没有严重系统性的其他疾病者;知晓本次研究且签定知情同意书者[8]。排除标准:意识模糊且有精神类疾病者;有系统性的疾病者;拒绝参与本次研究且未签定同意书者。
1.3 方法 对120份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验,使用一次性针头采集血液,由专门检验人员严格把关待送检的血液标本,若检验过程中发现有不合格的生化血液标本则记录相关信息,最后将检验结果不合格的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并对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4 观察指标 分析影响血液检验标本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影响血液检验标本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本研究120份血液标本进行生化检验中存在有32份不合格,检验不合格率为26.67%,主要影响原因包含抗凝剂比例使用不当、保存不合理、采集方法不当、标本检验不及时等,其中采集方法不当比较常见;分析生化检验中导致不合格的因素,抗凝剂比例使用不当6例,占5.00%,保存不合理原因8例,占6.67%,采集方法不当原因15例,占12.50%,检验标本送检不及3例,占2.50%。见表1。
表1 影响血液检验标本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n(%)]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血液生化标本检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检验和预防中[9]。其结果可对患者当前的身体情况、疾病类别以及严重程度作出判断[10]。因此,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临床中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11]。但生化标本检验结果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从而导致产生误差的情况,无法为疾病诊断提供确切依据,因此应该从多个方面分析影响血液生化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有关解决方法[12]。我院对此展开了临床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本研究120份血液标本进行生化检验中存在有32份不合格,检验不合格率为26.67%,分析生化检验中导致不合格的因素,抗凝剂比例使用不当6例,占5.00%,保存不合理原因8例,占6.67%,采集方法不当原因15例,占12.50%,检验标本送检不及3例,占2.50%。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主要受抗凝剂比例使用不当、保存不合理、采集方法不当、标本检验不够及时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具体实施措施如下:①运用标准采血方法。采血技术要标准专业化,要想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就必需保障采血技术专业标准化,如果采血人员在采血前对患者血管定位不够准确,对患者反复刺穿以及对穿刺位置施加的压力太大,则容易导致溶血[13],因此在采集过程中,必须采用标准采血技术,进行拍打或者触摸等操作,找到清晰充盈血管进行穿刺,最好是一次性穿刺完成;采血时间明确:血液采集的时间对检测结果也会造成影响[14],通常情况血液标本的采集时间为清晨,患者需空腹8~14 h,空腹时间也不宜过长,因为血糖值会因为空腹时间过长而下降,低血糖会导致血清中的三酰甘油、血红蛋白下降,胆红素、游离脂肪酸上升,从而影响检验结果[15];采血量的控制,一般情况下,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决定了采血量的多少,在采血过程中,若采血过多,血液中凝血因子会增加,使血液无法凝固,采血量过少,血液检验结果也会受到影响[16],因此对采血量严格掌控也非常重要。②对血液进行严格保存。要注意以下几点:应将血液标本放在密封的器皿里防止蒸发[17];如果血液标本储存浓度越低,说明保存有效的时间就越长,但需要注意的就是这种检测标本不能冷冻保存[18];在对血液标本进行保存过程中不宜晃动血液,避免溶血;要注意避开光线,进行遮光处理,尽可能隔离空气,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19]。③标本检验不及时。对标本及时检测,在采集血液结束后,要求采集相关人员必须及时将血液标本送往检验室[20]。若样本存放时间过长,血液中的一些化学成分会有所变化,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21]。④抗凝剂比例使用不当:血液抗凝为一系列生化反应的变化,在变化期间是由多种类型的抗凝因子共同参与的,抗凝剂能有效阻止血液发生凝固反应,但血液标本的不同,抗凝剂的选用种类也有所不同[22]。在进行血液生化标本检验中,抗凝剂的使用对血液检验结果影响较大,保证抗凝与血液比例在合理范围内,才能保障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23]。要求医护人员在进行血液生化标本检验分析时,应提前做好有效预防抗血凝固和溶血的措施,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24-28]。
综上所述,导致血液生化标本检验检验结果不准确的原因有多种,应对血液检验期间的误差进行有效控制,可避免标本不合格的现象发生,以保证检验结果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