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20-10-14迟善娇
迟善娇
(黎明职业大学 通识教育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习近平指出,“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体育事业,致力于提高全体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把参加体育运动作为在民众中倡导和推广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把体育锻炼作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1]。当前,高校体育教育正逐步由“小体育”向“大体育”转变,体育教育已成为高校“大思政”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日益注重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体育教育已由原有体育课程“小体育”,逐步扩展到依托高校相关学生组织的体育部门、体育社团组织等平台,开展课外体育配套活动。
学者们以往比较侧重于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精神、集体观念、团结协作意识、奉献精神、人际关系沟通、竞争意识和规则意识等方面作用的研究,对于思政教育与校园体育文化融合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福建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与思政融合现状以及二者融合存在问题进行剖析,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维度探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高密度融合发展路径,以期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同步提供理论支撑,进一步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全面提升高校学生思政素养。
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融合现状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非结构式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就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融合问题,依托中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指标体系[2],改编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调查问卷》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融合策略自陈式问卷》。《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包含4 个一级指标,14 个二级指标,50 个三级指标,问卷三级指标进行五级赋值,将建设水平非常差、较差、一般、较高、非常高分别标记为1、2、3、4、5。问卷对福建省60 所高校(抽取公立本科院校15 所,私立本科院校15 所,公立高职院校15 所,私立高职院校15 所)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同步进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融合策略自陈式问卷》深度访谈,并进行数理统计。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
在高校中,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措施[3],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核心内容之一。SPSS 数理统计M 值大于3,表明该维度建设水平较高,M 值小于3,该维度建设水平较低。福建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最为薄弱维度为精神文化层面,建设水平最高维度为制度文化层面,公立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水平高于私立高校(见表1)。福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总体水平较低,表明建设意识薄弱,建设策略匮乏,缺乏融合创新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体育素养、职业体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有效手段,应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交流意识,借鉴全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典型成功案例,拓展国际视野,丰富建设手段,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缩短各维度建设差异。
表1 福建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概况
(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融合策略现状
为剖析福建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政融合策略实施情况,《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融合策略自陈式问卷》深度访谈,并进行数据梳理。调查显示:本科院校中,已主动性实施具体融合策略的公立高校比例高于未实施公立高校,占53.33%,私立高校未主动性实施具体融合策略的高校比例高于已实施高校,占60.00%;高职院校中,公立高校已主动性实施具体融合策略的高校比例高于未实施高校,占66.67%,私立高校未主动性实施具融合策略高校比例高于实施高校,占80.00%(见表2))。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政融合水平越高,越有利于稳定校园主流意识形态,学生是非鉴别能力越强。在非结构式访谈中已主动性开展具体融合策略高校负责人表示,融合策略以宣传体育赛事及赛事成绩、组织体育与思政融合说课比赛、推动申报相关课题等等为主,推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思政功能。调查表明:福建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政融合动机激发策略相对匮乏,已实施具体融合策略高校集中于融合意识初级阶段,融合应用意识薄弱。
% 表2 福建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融合概况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融合应用意识薄弱
应用意识是实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政融合基本前提,融合应用能力薄弱主要包括问题导向能力薄弱、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薄弱。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学生体育精神、体育行为倦怠映射学生思想观念误区、被迫遵守道德规范等问题,面对问题应因势利导,靶向治疗,提升问题导向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应用能力薄弱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政融合滞后核心因素。在学生不遵守体育制度、出现非理性体育行为等问题情况时,部分教师仅采取运动惩罚,如惩罚跑步、俯卧撑等策略,第一时间并未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思政教育,呈现思政教育盲区。理论联系实际第一要务应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嵌入学校体育教师自我思想,嵌入校园体育文化核心理念,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念、政治观点,避免颠倒大是大非,误入错误思潮,实现学生知行统一。
(二)动机激发策略缺乏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政融合动机激发策略应分为教师动机激发策略、学生动机激发策略。教师策略是激发教师重视思政教育,提升自身思政教育水平,将思政教育融入自身教育事业。学生策略是激发大学生进行自主认知、自主学习、自我内化的思政教育过程。目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政融合动机激发策略相对匮乏,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个性化,部分大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过程中呈现被动学习,积极性较低。改善学生接受思政教育动机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政融合首要任务,应积极创建动机激发策略,在实证研究基础上不断创新教育内容,维持教学活力与学习活力稳定性。
(三)融合层面不均衡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大层面维度,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政融合应将各层面进行高密度融合,相互促进,均衡发展。伴随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大部分高校积极进行制度文化层面融合,但在非结构式访谈中发现,部分高校融合水平较高层面仅限于制度融合,融合层面不均衡是各高校应攻坚克难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政融合目标是实现学生对思政教育耳濡目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果融合层面缺失,就无法全面性发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思政巧育功能。因此,高校应积极启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大层面融合路径建设,增强高校校园思政教育力度,维护校园思想教育权威性。
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路径建设
(一)体育物质文化层面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路径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基石。高校应基于育人为本,坚持长期稳定发展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促进学生校园体育文化意识快速产生。宏观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是第一发展目标。保障人均体育经费,将学校体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突破财政保障路径,盘活学校体育资源,以社会服务等手段引入市场经费,增强自我补给保障机制。保障人均体育面积,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锻炼需求,合理优化学校体育场地布局,开发共享周围社区体育场地。在满足学生体育场地需求基础之上,将学生迷恋于网络社交、网络游戏、娱乐新闻等不良嗜好转化为科学体育运动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体育素养。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水平越高,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就越丰富。体育建筑是展示思政教育核心内容良好载体,体育雕塑是思政教育典故具体化表现形式,每个体育建筑、运动项目雕塑应融合冠军精神、奥运精神等不同思政教育内容,丰富学校思政教育方式。高校校园应基于学校发展方向,建设学校特色标志性体育建筑;基于学校体育项目特色,建设运动项目雕塑;基于学校体育发展科研、赛事、活动等相关信息,建设体育图书室(馆)、体育宣传栏与体育广播。明确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方向,扩大学校融合教育学生受众,完善高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建设。
(二)体育制度文化层面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路径建设
制度是发展保障,校园制度是教师供给、学生接收思政教育管理监督体系。习近平强调: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4]。校园体育制度建设包含三大元素,分别为体育法律法规元素、体育制度案例借鉴元素、本校发展特色元素。高校应根植学校特色,不断发展与完善学校特色教师体育制度体系。教师作为学生思政教育供给端,应严格要求自我,敬畏制度,提高思政教育供给质量。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实施专项管理与校长分管制,形成分管校长引领下的专人负责制。部署体育工作,做好学年、学期体育工作计划。实时关注体育政策,对标执行,落实每项任务。积极开展体育工作研讨,总结工作成果,反思工作漏洞,重视工作创新。制定体育管理实施办法、教师奖励制度、教师工作守则,监督与激励齐驱并驾,保障校园教师层面体育制度文化建设有序发展。
制度自信方可集中力量办大事。学校各种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相对应的规章制度[5],坚持学生层面体育制度建设与自信,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稳定发展。良好体育制度是规范学生日常校园行为的基石,有利于推动学风、校风建设。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学生层面建设应以健身管理办法、体育课堂常规、体育文明规范为核心,促进学校体育规范化;辐射社团规章制度、公平竞争制度,促进学校体育活动制度化;融合学生相关党建工作,渗透思政教育,牢固树立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进高校校园体育制度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建设。
(三)体育精神文化层面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路径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学生思政教育核心工作内容,学生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让体育精神文件回归校园,繁荣校园精神文化。良好体育精神文化建设可提升学生大局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应涵盖导向性体育精神、依托性体育精神、心理性体育精神。
导向性体育精神体育文化价值体系核心理念、价值取向。导向性体育精神应融合女排精神、铁人精神、工匠精神、航天精神、抗战精神等中国精神,开展精神育人活动。依托性体育精神选择与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相对应的奥运冠军,或对学校特色项目作出卓越贡献人物作为学校体育人物,宣扬体育拼搏精神、奉献精神,设计学校特色项目体育标志,弘扬体育正能量,促进学生职业体能、思想道德、职场素质同步发展。心理性体育精神是个体体育精神建设终极目标。心理性体育精神类属心理资源,可激发学生热爱体育活动,端正参与体育锻炼动机,提升学生自主建设与思政素养,提升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建设。
(四)体育行为文化层面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路径建设
校园体育行为文化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感知积极力量。学校应大力创造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发展契机,盘活校园体育资源,通过每年举办体育文化节、运动会,丰富师生体育赛事与体育活动,增强思政教育的趣味性,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实施导师制,科学指导校园体育社团、体育协会体育行为,保障校园学生体育行为科学性,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思想困境,积极疏导;从舆论导向、组织管理、监督评价、后勤保障、联动协作等方面构建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建立体育行为与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形成学校特色体育行为自信,提升政治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