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创业孵化园现状、问题及对策
——基于上海市8 所应用型高校的调研

2020-10-14段海阳车丽萍张晓黎孙小席韩婧妍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孵化园创业者应用型

段海阳,车丽萍,张晓黎,张 然,孙小席,韩婧妍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自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以来,创新创业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业人数远超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就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而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以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是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大重要举措。应用型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1]。2016 年上海市政府印发的《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深入探索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以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核心。作为应用型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创业孵化园对提升大学生创业者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关于应用型高校和创业孵化园的概念界定

教育部、财政部和发改委在2015 年提出要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强调要坚持省级统筹协同推进和发挥地方试点高校引领并进的模式。潘懋元指出,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的四个特点之一[2]。巩丽霞提出,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的切入点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结合[3]。黄达人认为,“应用型”最重要的内涵是让高校主动融入到国家创新体系,从而更具服务地方、服务行业和产业的能力,培养的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4]。由此可见,地方应用型高校应立足地方,助力于地方产业升级,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而创业教育旨在对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显然与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

金碧华指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它不仅向大学生创业者提供生产和研发场地,而且也提供教育培训、信息咨询、政策、融资、法律等软件服务[5]。胡剑虹认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是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重要基地,学生在其中可享受政策咨询、项目培训、场地使用、项目推介、产品的市场论证、创业专家的指导、创业市场的拓展、孵化产品的成果展示及推广等服务项目[6]。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是集研发创新、人才培养、企业孵化为一体的服务平台,孵化园的建设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水平。要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园对大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其功能和价值得以实现。

二、沪上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现状

本文选取沪上8 所应用型高校(其中理工类院校5 所、经管类院校2 所和艺术类院校1 所,涉及12 个校区)的创业孵化园展开调查,以8 所应用型高校创业孵化园管理者、园区创业者和学校有关负责人为主要调查群体。按A、B、C、D、E、F、G、H 顺序依次为上述8 所院校进行编号处理。调研共计回收有效问卷59 份,访谈记录19 份。

A 校有独立的孵化园区,占地面积大,且园区内设施完善。但该校已将大部分场地租赁给校外企业,目前仅有3 家大学生创业企业。B 校曾有一条大学生“创业街”,但目前无一大学生创业企业。经了解,该“创业街”因经营管理等原因,门店纷纷倒闭,场地就此闲置,学校未进行再利用。C 校创业孵化园规模相对较大,该校两个校区均有大学生创业基地,共计十余家,但多为校企合作模式或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的创业项目。D 校大学生创业企业分布较为分散,学校设有创客党建基地,形成了由学校、所在街道和地方政府构成的“三区联动”模式。当地政府和街道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一定的硬件支持,同时也会定期组织财务、人事在内的相关培训。该校目前入驻大学生创业企业有十多家,但由于租金等原因,大学生创业企业多集中在地下一楼,通道狭小且拥挤,场地环境较差,多数创业学生将此处的场所用做仓库,很少在此经营办公。E 校将大学生创业企业集中于创新创业学院,由创新创业学院及其附属的大学生创客协会负责统筹大学生创业工作。学校和学院定期邀请校外企业为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培训,同时也经常承办和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目前,该校大学生创业企业达十多家,无校外企业。F 校有十余家大学生创业企业,但硬件设施较差,门面相对简易,学校为创业学生提供的条件较为有限。H 校创业基地由于大学生经营不善,学校已将其改为它用。G 校尚未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

总体来看,这8 所应用型高校创业孵化园良莠不齐,大学生创业孵化企业数量较少,学校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的服务也相对有限。从大学生创业企业性质来看,多为个人独资企业,共有24 家;在企业类型中,社会服务性企业(如餐饮、家政等生活类行业)最多(为21 家),科研与技术企业(如软件、信息技术、产品开发等高新技术产业)为17 家,创意文化企业(如广告公司)、物流商贸企业分别为9 家和7家。

三、沪上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问题

(一)功能定位存在偏差

创业孵化园建立的根本目的是搭建人才培养实践平台,为国家培养创新创业人才[7]。双创背景下,各高校为落实上级政府部门制定的创新创业政策,凸显创新创业“功绩”,纷纷在校内建立起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在此过程中,一些高校作为该类政策的执行者,一味追求表面功夫,忽视了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根本目的之所在。学校领导层的认知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创业孵化园的功能定位存在偏差,使得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与其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背道而驰。同时,部分高校的“就业本位”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认为大学生创业就是为了大学生就业,忽视了“创业本位”的内涵。调研中发现,B 校于2013 年在校内单独开辟出一条大学生“创业街”,为全校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搭建起实现梦想的平台。但时至今日,该“创业街”已破败不堪,无一在营企业,类似的情况还有H 校。因此,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建设不能徒有其表,而无实心。

(二)管理主体及分工不明确

中国应用型高校起步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管理混乱的问题,许多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没有一个牵头部门统一组织、统一协调[8]。E 校将创新创业资源集中于创新创业学院,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主体。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由团委、学生处、就业办等多部门分工完成,例如创业课程设置由教务处负责,“挑战杯”“创青春”等创业大赛由团委负责,创新创业学院则负责“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以选拔优质的创新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孵化园。E 校创新创业工作由各个部门负责,各有分工,各部门分管领导不一,这使得学校的创新创业工作很难开展。这种“多头管理、分头负责”的方式使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难以达成高度化的战略管理模式,创业孵化园良好运营的长效机制也就难以保证。

(三)市场开拓机制不健全

参与到市场中,在市场中完成资源的配置和交换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所在。大学生创业企业要积极开拓校外市场,只有在市场上参与竞争,才能获得更大发展的机会。如图1 所示,市场开拓是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在访谈中了解到,部分高校的创业孵化园未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思路,没有为大学生创业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从而使得大学生创业企业竞争力较差。一些创业者普遍反映的问题就是创业成果的市场推广。由于学校对外部市场资源引进力度不足,加之外部市场对校内大学生创业企业的信任问题,导致大学生创业企业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E 校的访谈中了解到,由于校内市场的便捷性和稳定性,大多数创业者还是选择以校内市场为主。C 校的创业企业集中在校内的“无创中心”,创业企业大多由校内创业导师负责,创业导师获取市场订单后,交由创业企业完成。虽然此类企业经营效果优于其他大学生创业企业,但从一定程度上说,此类企业并不能算作大学生创业企业,仅能算作大学生创业见习场所。

图1 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图2 大学生创业者创业启动资金来源

(四)创业资金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大多来源于父母等亲人资助以及朋友借款(图2)。

资金不足问题是大学生创业者创业过程中的一个绊脚石,近一半的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都曾遇到资金不足或资金断裂等问题。由于创业本身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收益慢的过程,一般大学生创业者很难熬过漫长的创业周期。如图3 所示,73.58%的大学生创业者希望学校等有关部门能够引入投资人或风投机构,为其创业项目提供一定资金支持。在访谈时也了解到,上海市、区政府针对大学生创业者设立了“天使基金”等项目,学生通过“申请—初审—复审—立项—资助”流程,就能获得一定的创业资金。然而,受申请条件、申请周期、申请次数和申请资金数额等限制,此类基金项目并不能满足大多数创业者的需求。

三、沪上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设对策

(一)明确人才培养理念,清晰功能定位

应用型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区分研究型高校和应用型高校的本质内涵。要明确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树立“创业本位”的指导思想,摒弃“就业本位”的传统观念。深刻认识到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业者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以期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动机、创业观念)、创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市场把握能力、战略决策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创业知识(社会经验、专业知识)、创业特质(个人品质、团队协作、心理素质)[9]。高校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树立起创业是科学知识终极价值的观念,塑造出毕业生愿意创业、乐于创业的价值观[10]。因此,高校创业孵化园要以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为指导,将创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紧密结合,明确孵化园功能定位,不能一味为追求大学生就业率而盲目修建或扩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

图3 创业者认为创业孵化园应加强的措施

(二)明晰管理主体,提高管理有效性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长期性、系统性过程,教学内容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学校某个部门无法独立完成的[11]。应用型高校应成立校级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管理纳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常态化管理之中。由领导小组领导团委、学生处、创新创业学院等部门开展工作,明确权责,统一分工,从而达到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作为上海市教委认定的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之一,上海电机学院秉持“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人才培养方略,立足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上取得了长足发展。学校实行“一二课堂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式,第一课堂主要注重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二课堂则以创新实践为主,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包括“创青春”等在内的创新创业大赛,充分实现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结合。校内的“无创中心”更是为校内有志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图4)。

图4 上海电机学院“无创中心”三期结构图

(三)强化市场意识培养,加大市场知识教育

大学生创业者缺乏市场运营经验,而没有参与市场运作的企业好比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便会难以生存[12]。为了更好地帮助园内大学生创业者熟悉市场化经营模式,应用型高校创业孵化园要切实发挥其中介服务的作用。首先,定期为园内创业者开展市场教育,强化市场意识,使创业者具备基本的市场技能。其次,园区要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体验机会,积极将孵化园内企业引向校外,将校外资源引入校内,实现创业企业与市场的接轨,增强大学生创业者的市场适应能力。再次,高校要挖掘联络优秀企业校友资源,并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促进大学生创业企业与外部企业的合作交流。最后,创业孵化园内的创业师资要追求多元化,一方面鼓励校内创业导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企业经验丰富的创业导师。

(四)加大财政资助力度,积极引入民间资本

针对创业启动资金不足和资金链断裂等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参与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首先,上海市针对大学生创业企业不仅有“天使基金”项目,还有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上海市科技苗圃计划、研究生创业训练计划等,具体到各区政府、街道还有相关的创业资金。但很多大学生创业者对此了解程度较低,而且申请限制多。今后,各级政府和高校园区应积极向大学生创业者进行宣传普及,扩大资助的受众性。其次,对于一些优秀的创业企业,可由学校担保,帮助大学生创业者申请银行小额贷款,并积极引入风投机构对企业进行投资。最后,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实现创业融资来源多元化[13]。在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有限的情况下,要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充分发挥第三方的资助渠道,实现创业资助的多元化。上海交通大学争取多项校外企业资金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支持,如百度提供的“百度基金”、腾讯出资的“腾讯基金”、德州仪器提供的社会资金等。

猜你喜欢

孵化园创业者应用型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桑梓情深的创业者
当前高校创业孵化园运行现状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互联网创业者
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现状分析及建设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