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融入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教育的路径探究
2020-10-13赵硕
赵硕
摘要:唯物辩证法是观察、研究自然并有效揭示自然规律的重要哲学方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充分融入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教育,能够将哲学方法有效渗透于科学教学过程,增强小学生的思辨能力,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科学史;科学哲学教育;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6-0251-01
Abstract:Materialistdialecticsisanimportantphilosophicalmethodforobservingandstudyingnatureandeffectivelyrevealingthelawsofnature.Itisfullyintegratedintothehistoryofscienceandsciencephilosophyeducationinelementaryschoolscienceteaching,whichcaneffectivelypenetratethephilosophymethodintothescienceteachingprocessandenhancethethinkingabilityofpupils.Betterpromotetherapiddevelopmentofprimaryschoolstudents'scientificliteracy.
Keywords:scienceeducationinelementaryschool;historyofscience;philosophyeducationinscience;pathexploration
引言:在小學科学教育融入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其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学会运用辩证的思维,正确把握科学的本质,促进小学科学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1教学内容生活化,提升学生科学感知能力
自然科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为了有效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效果,需要教师注重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将科学史、科学哲学融入教学内容,以小学生生活感知作为基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促进小学生科学感知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够在自然现象中学会把握科学的本质内涵,学会用哲学的思维方式看待世界的变化。
以小学科学科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用水测量时间”的教学过程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日晷、圭表、沙漏、水钟等时间测量仪器的图片,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对其进行简要介绍,使小学生进一步感知测量时间方法的不断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影子的变化等自然现象,使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思考并总结如何利用基本原理制作相关仪器测量时间。另外,教师可以以学生常见的沙漏为基础,使学生观察并分析沙漏测量时间的原理,并尝试利用量杯、水、漏斗等仪器测量时间的流逝,通过反复观察、测量与记录,使学生能够准确了解流水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创新制作每分钟滴60滴水的水钟,通过科学教育实验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万物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状态,时间的流逝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效提升对时间的感知能力,学会珍惜时间。
2整合三维教学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为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将科学时与哲学科学融入小学科学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整合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从学习态度、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行动等三个层次,加深对科学内容的理解,树立知行合一的哲学观,将理论认知与实践行动相结合,把科学教育知识转化为有效行动,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以小学科学科教版六年级下册中“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的教学过程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分享严重缺水的干旱土地等类似照片,使学生分享看到照片之后的感受,从而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端正学习态度,了解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习惯着手,反思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浪费水等破坏环境的行为,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需要采取必要措施,改变日常生活的用水习惯等,节约用水,从小事着手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并引导学生创新探究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小妙招,有效掌握节约用水的基本方法,提升科学教育基础知识的储备,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节水小窍门正确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并利用照片等形式进行有效记录,在微信群、朋友圈及时进行分享,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营造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更好地带动亲朋好友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
3构建平等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辩证思维发展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保障教学效果的基础,将科学史、科学哲学与小学科学教育相互融合,需要积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开放、探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平等交流与互动过程中,学会利用辩证性哲学思维分析、研究问题,更好地认知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本质,敢于质疑,并能够利用实验等方法有效论证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思辨意识的有效发展。
4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深化哲学方法实践应用
科学史与哲学科学融入小学科学教育,不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更需要教师将该教育理念应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哲学方法对教学的过程进行客观评价,充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耳濡目染,学会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持续优化,促进教学效果的更好提升。
以小学科学科教版六年级上册中“用纸造一座桥”的教学过程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分享赵州桥、铁索桥、斜拉桥、小吊桥等不同形式的桥梁照片,使学生通过观察照片,总结照片中各个不同桥的结构特点,并利用已知的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准确把握桥梁的基础特征。通过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互结合,使学生在不断优化实践结果的过程中,准确掌握科学知识,并学会应用哲学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学生完成实践活动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实践过过程中所体现的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探索精神,总结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等,多方面给予评价与肯定,有效提升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总结:在小学科学教育中融入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是帮助小学生培养辩证思维,学会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学生能够科学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申静洁,赵呈领.创客教育融入学科课程:一种实践路径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386(03):27-36.
[2]许秋莲.STEM教育与小学科学教学融合途径分析[J].小学科学:教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