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简支小箱梁桥墩、桩主要病害分析及加固处理

2020-10-13邓勇邦

绿色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冲刷桥墩桩基

邓勇邦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17)

1 引言

桥梁在长时间使用后墩柱、桩等结构易出现裂缝等病害,在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其逐步向外扩宽并威胁到桥梁的稳定性,甚至引发安全事故,造成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1]。因此,做好对既有病害的加固处理工作非常重要,以下围绕具体问题展开探讨。

2 工程概况

某桥梁建设工程位于大渡河南岸,连接S211、S303,于2010年正式建成通车。该桥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桥,总长度316 m,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4~7号桥墩受冲刷异常明显,且5~7号桥墩常年处于浸水环境中。桥梁所处河道洪水期水量大、持续时间长,3~14号桥墩均有受冲击的风险。桩基受严重影响,部分钢筋外露,缩颈量约20 cm。

3 桥墩的主要病害分析

3.1 墩柱裂缝成因分析

3.1.1 保护层厚度不足

5#、6#墩承受全联制动力,对该处的墩结构稳定性造成影响,与此同时R=130 m弯道上存在较明显的制动力作用。以最不利工况为分析前提(冲刷深度约3 m),经分析后确定桥墩裂缝发生于冲刷截面处,但从实际表现来看,裂缝集中在桩顶1.5 m以上区域,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由此可对5#、6#墩柱的环向裂缝成因形成更准确的认识,即并非受力裂缝。

图1 桥墩裂缝

原设计桥墩选择的是桩柱同径的方案,柱与桩均设置厚度为9 cm的保护层。根据实测结果可知,D=150 cm双柱墩主筋混凝土厚6 cm,相比之下D=200 cm独柱墩则增加至9 cm。可以发现,独柱墩的保护层厚度过大,在混凝土用量增多的条件下易发生干缩现象,且湿度与温度的循环作用明显,更易产生裂缝。实测结果表明,墩柱裂缝均集中发生于独柱墩上,表明裂缝的出现与保护层厚度过大有关。

3.1.2 施工工艺不合理

环向裂缝集中在5#、6#、9#墩,高度方面则依次为桩顶以上2 m、1.5 m、2.5 m,虽然墩底最不利区域受力条件特殊,但该处结构依然较为完整,裂缝反而集中在柱两节段模板交线区域,最大宽度为9#墩的1.34 mm。混凝土裂缝的成因错综复杂,包含拆模时间过早、混凝土浇注缺乏连续性等。

3.2 墩、台剥落露筋

根据原设计文件可以得知,桥位总冲刷深度为2.5 m,通过与实际情况的对比来看,存在冲刷深度设计不足的情况。地势方面,桥位岸坡相对较陡,较特殊的是4~7号桥墩,该结构间的坡体未采取岸坡防护设计,导致在水流作用下坡面整体冲刷下切,至少达到2.5 m,缩颈深度约20 cm,部分结构内部的主筋外露,经过冲刷处理后受侵蚀的部分依然附着剥落的粘土,用手便可将其剥离,相比于设计要求而言实际施工质量欠佳,在水流冲刷作用下必然会发生大幅度的缩颈现象。相较之下,3#、11#桥墩桩基较为完整,该处的施工质量较佳,虽然表面可见细微冲刷现象,但钢筋依然完整被包裹于结构内,稳定性相对较好。经上述分析,总结出桩基冲蚀的基本成因如下。

(1)原桥梁设计缺乏可行性,即冲刷深度不足,未配置完善的防冲刷钢护筒,经冲刷后出现露筋现象,具体如图2所示。

(2)桩基混凝土施工质量欠佳,导致桩结构缺乏抗冲刷能力,水流对其的影响较为明显。

(3)桥梁顺河布置,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特殊,对桥梁建设形成限制性作用,4~8号桥墩布设在不利位置,易受到水流冲刷作用。

图2 桩基外露

4 针对既有病害的加固措施

4.1 钻孔

确定裂缝发生部位,于该处骑缝钻孔以便给后续的灌浆提供良好条件。钻孔工艺要求为孔深5 cm、孔径8 mm、孔距35 cm。

4.2 清孔及裂缝表面处理

通过高压空气深度清孔,以免发生灰渣阻塞现象,在裂缝两侧分别扩宽3~4 cm,由施工人员利用钢刷等工具清理杂物,将突出部分凿除干净,若无误则使用丙酮擦洗,保证裂缝两侧不存在油污附着现象[2]。

4.3 粘贴灌浆嘴及裂缝表面封闭

灌浆嘴底盘易受到潮湿空气的作用而形成锈迹,首先需使用丙酮擦拭[3],再均匀涂抹环氧胶泥,形成1~2 mm厚的土层。灌浆嘴的间距控制应充分考虑到缝长与缝宽两项工艺参数,以此为依据合理调整灌浆嘴的间距,通常以35~40 cm较为合适。为保证每道裂缝都得到有效的处理,应保证各裂缝的进浆孔和排气孔各有1处或更多。确保灌浆嘴粘贴稳定,灌浆孔眼必须对中[4]。

通过如下方法做好裂缝表面的封闭作业:缝宽≥0.15 mm时,可通过风镐凿缝,使其呈“V”形槽,尺寸要求为宽度5~10 cm、深3~5 cm,再利用高压风清孔,保持洁净状态后用丙酮擦拭,使裂缝处理范围内的油污都能被清理干净,再以灰刀为主要工具,选取适量的环氧砂浆并将其涂抹至槽内。

4.4 灌注环氧浆操作

(1)灌注裂缝的可选方法中,以空气泵压注法较为合适,配置压浆罐,通过聚氯乙烯高压透明管连接至灌浆嘴,应保证各处都具有严密性,不可出现漏气等异常问题。

(2)加强对灌注压力的控制,对于进浆通畅的情况,压力以0.2 MPa较为合适;若难以顺利进浆可适当增加压力,泵压以0.4 MPa较为合适。

(3)按如下流程有序灌浆:水平裂缝施工中遵循从低处向高处的原则;竖向腹板裂缝施工中遵循从上向下的原则;及时检验灌浆嘴排出的浆液,若该部分的浓度与灌入浆液浓度保持一致,可随即暂停压浆作业。

5 植筋

按如下流程植筋:测量放线→确定钻孔位置并标识→钻孔→清孔→填入专用注胶→插入钢筋→焊接钢筋→浇筑砼。

胶粘剂是维持锚固件稳定性的关键材料,可选择改性环氧树脂粘胶剂[5]。混凝土结构施工时也涉及到粘胶剂的使用问题,需对其组织毒性检验,准确分析固化后的粘胶剂,若各项指标都无误即可将其投入使用。此外,在使用粘胶剂时不宜掺入任何挥发性有害溶剂。

根据植筋作业的特点,可以选择专用植筋粘胶剂,其在小间距作业中具有可行性,可实现快速凝固。植筋钻孔前应做好全面的探测工作,利用钢筋探测仪检测,明确钢筋的具体位置,确保钻孔期间原有钢筋不出现任何损伤。钻孔的深度、直径等应满足要求,以设计图纸中的尺寸要求为指导,不可随意变更尺寸,且要尽可能地维持钻孔方位的稳定性,以免钻穿相邻植筋孔。钻进成孔后需全面清孔,保证内部不存在杂物。根据施工需求配置钻孔机具,较合适的有专用植筋钻孔机,不推荐使用冲击钻,否则易造成大范围损伤。植筋前组织抗拔试验,通过此方式确定可行工艺参数,植筋完成后及时检测,主要内容包含注胶是否饱满、外观是否完整等。植筋钻孔施工期间应全面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采取竖向分批依次推进的方式,沿圆周对称钻2排竖向孔,随时间的延长,若植筋胶恢复至凝固状态时方可组织下一批次的钻进作业。

6 结语

本文结合简支小箱梁桥工程,分析其主要病害类型及具体原因,再探讨相适应的加固措施,最终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有效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希望所提内容可作为类似工程的参考,从而提高桥梁的建设水平。

猜你喜欢

冲刷桥墩桩基
桩筏基础在处理桩基质量问题中的应用
桥梁桩基处理泥浆固化技术应用
地铁基坑下穿铁路桥的桥墩保护设计方案合理性研究*
新型固化剂改良黄土抗冲刷性能试验研究
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作用
采用桩基托换进行既有铁路桥加固分析
自定义的浪
自定义的浪
河里站着废弃的桥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