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回顾性分析方法探索评价古代临床医家之方法研究

2020-10-12陈楚为王凤兰

世界中医药 2020年17期
关键词:医家古籍中医药

陈楚为 王凤兰

摘要 为探索对古代中医药知识进行有序推荐的方法,并给出推荐依据。课题组借鉴史常永在《实用中医文献学》所提的“以人类书”古籍著录方法,对古代中医药知识的评价,采取先通过评价医学知识创造者的“人”,来实现对所创造知识评价的目的;并以“人”的评价要素,构建“医家评价要素模型”以推送知识。“以人类书”启发我们,一者解决了不同学派知识比较所产生的偏移问题;二者解决了长期以来对知识内容无方法予以评价的学术问题。对于古代医学人物的评价,课题组在基于回顾性研究,即基于历代正史、方志、医家传记、医案、医学人物词典等公允文献记载的基础上,研究归纳总结出针对医家人物评价的要素,并形成一个关于人物评价的基本构建模型。

关键词 以人类书;回顾分析;文献研究;史学研究;临床医家;临床医家评价;评价指标;评价模型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orderly recommen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 and give the recommendation basis. SHI Changyong′s “Title in front of Name” ancient book description method in “Practical TCM Philology” was used by the research team to evaluat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knowledge.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valuating the created knowledge, the the “person” of the creator of medical knowledge was evaluated first.Using the evaluation elements of “people”, a “medical practitioner evaluation element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push knowledge.“Title in front of name” firstly solved the problem of deviation caused by the comparison of knowledge of different schools, secondly, it solved the long existed academic problem that knowledge content cannot be evaluated.For the evaluation of ancient medical figures, based on retrospective research, that is, on the basis of fair document records such as history books written in biographical style, local records, medical biography, medical records, medical figure dictionaries, etc., the research team summarized the elements of the evaluation of medical figures and formed a basic construction model for character evaluation.

Keywords Title in front of Name; Retrospective analysis;Literature research;Historical research;Clinical TCM practitioners;Clinical TCM practitioners evaluation;Evaluation index;Evaluation model

中圖分类号:[R2-0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0.17.031

中医药学绵延数千年,至今中医药学仍在有效指导临床、挽救无数病患,彰显其特有的临床价值,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中医药的丰硕成果,有赖历代医家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加上反复探索、推敲,形成博大精深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并凭借古籍传承至今。

按《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所载,现存中医药古籍多达12 124种,数量庞大。在“保护,抢救,研究,利用”的原则下,2010年,国家中医管理局启动了“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的项目,为中医古籍整理工作提供良机。随着数子化技术的进步与网络的普及,愈来愈多中医药数据库被开发。单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至2014年所研发的大型数据库,已有48个,数据总量达120余万条[2]。

1 缺乏评价方法影响推送质量

由于各类中医药数据库数据过于庞大,又缺乏恰当的筛选方法,导致在使用时检索出成千上万条内容,令人难以选择应用,影响了推送质量,更限制了中医药数据库对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的辅助能力。为了达到有效使用古籍知识目的,提高数据推送的质量,对古代中医药知识进行有序推荐,在推送时需加入筛选数据质量的评价方法。那么,采取怎样的方法才能符合历史唯物主义[3]主张的,“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呢?显然,照搬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是不可取的。

2 “以人类书”古籍著录方法之启发

为了探索对古代中医药知识进行有序推荐的方法,并给出推荐依据这一命题研究。课题组借鉴史常永[4]在《实用中医文献学》所提的“以人类书”古籍著录方法,对古代中医药知识的评价,采取先通过评价医学知识创造者的“人”来实现对所创造知识的分类评价。医药知识是人们对疾病和治病过程的认识[5],文献是知识的载体,是知识传承的媒介,而医家则利用文献记载相关知识。范宇鹏等[6]指出中医知识“是个性化的知识,是一种与认知者个体无法分离的知识”,同时,其“存续以传承人承载为主,其相关著作为辅”。由此可知,中医知识与医家(传承人)、文献(古籍)密不可分,而医家更是古今创造与传承医药知识的主体。受不同医家在不同时期的影响、贡献与创造,包括对疾病特征、辨证方法的辨识与发明等,中医发展呈现阶段性情况[7]。因此,探索了解历代医学人物,不仅是深入研究认识中医药学发展演变的重要门径之一,亦是评价古籍知识的切入点与关键。

相较历代介绍医药文献的提要或考证类著作而言,介绍医学人物的专著较少。现存较早的是宋代周守忠的《历代名医蒙求》与明代李濂的《医史》两书[8-9],共收载医家人物不足200位。除了医学人物专著外,宋代张杲所著《医说》[10]列有一卷,专论历代名医共116位。清代《古今图书集成》[11]在“医部全录·医术名流列传”介绍了1 400位古代医家,是截至到1912年以前收载最多的著作。对于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药学来说,若想通过上述资料来了解古代医家,从而了解整个中医药学的沿革和发展,显然是不足的。近代不少专家,搜集正史、方志、文人杂录、等文献内容,编撰介绍医家人物的学术著作,已取得卓越成果,如陈邦贤、严菱舟合编《中国医学人名志》[12]介绍2 600余位医家;李经纬主编《中医人物词典》[13]介绍了6 000余位古代医家;何时希著《中国历代医家传录》[14-16]介绍了2万多位医家;李云主编《中医人名辞典》[17]介绍了1万余位医家等等。以上著作录文广泛,内容丰富繁多,有助于了解作为独立个体的古代医家的学术与成就。但同时由于内容过于繁杂,介绍医家的角度不统一,难以对医家形成一个中肯客观有依据的结论。

3 医学人物研究中需要贯彻循证思维的方法

对于医学人物水平之描述,历代均有之。《黄帝内经》中,便以“上工”“良工”“中工”“粗工”“众工”“明”“神”“工”等,对医家医疗技术或临床疗效作出评价。亦有从医者的身份背景作出评价,如《轩岐救正论》[18]记载有儒家背景的“儒医”、有僧人背景的“僧医”、具有家传医学背景的“世医”、具名气而低调隐居的“隐医”与混迹井市的“流医”及《古今医统》[19]的“巫医”,或以地域分布评价者,如《医林撮要》[20]所载“本国明医”。

李经纬和张志斌[21]认为医学人物评价必须要有依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包括对第一手资料的掌握,以免受前人结论所惑,并抓住主流,才能有效对医学人物进行评价。夏翠娟等[22]认为基于古籍文献内容为依据,以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人员的经验结合起来,解决特定研究问题的“古籍循证”,可为研究者提供文献证据,是“辨章學术、考镜源流”的主要依据。有鉴于此,借鉴循证医学的思维模式与方法,从寻找证据以及支撑证据依据的角度出发,进行了以下研究。

4 回顾性研究分析对医学人物的评价

截至到目前为止,尚不见针对医学人物评价的专有著作。回顾历代,虽然不见衡量医生水平优劣的专门文献,但在大量文献中,仍见有对医家水平衡量或者评价的一些阐论。有来自于文学作品,如《礼记》《周礼》《史记》等,亦有医学文献,如《素问》《灵枢》《儒门事亲》等。由于著者的角度不同,对于医家评述的内容亦不同。我们在对过去文献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历代对医学人物的评价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

4.1 入门须正 由于地域环境、时代背景、医学派别的差异,产生不同的学术流派和医学观点,这些不同的理论知识,又多以师承模式传承。有师承的医家,也较受信赖,故唐经学家孔颖达在《礼记正义》[23]指出“医不三世不服其药,择其父子相承三世也”。除了“父子相承三世”之论,评价医生是否掌握有效医疗知识外,尚有以注重学术渊源的“三世之书”论,如明文人宋濂在《宋学士全集·赠医师葛某序》[24]说:“所谓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决》”。南宋史崧在《灵枢》序文提出:“不读医书,又非世业,杀人尤毒于挺刃”。由于中国传统“入门须正”思维的教育理念,对医家学医途径的识别,既是古人对医生的入门要求,也确立了对医生的学术理论有基本要求,更是历代评价医家的一个重点。因此,师承与学术渊源成为评价医生的重要关键要点。

4.2 掌握医疗技术 医疗技术是衡量医家实践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体现于诊法、治法、以及不同科目中。诊法。古代对判断疾病情况与预后有较多阐述。如《难经》在“六十一难”从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的能力来评价医家,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25],《清史稿》在“列传二百八十九”载有叶天士的预后判断能力,是其医名广传的原因之一,曰:“于无病时预知其病;或预断数十年后皆验……当时名满天下”[26]等。治法。也是衡量医生临床水平的方法,包括治法的原则、治病时机的把握与治病先后等。《素问》在“宝命全形论篇”指出,为医者必须懂基本的治法,曰:“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27],而《灵枢》在“逆顺”一篇,则以治病时机的把握来作评价,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28]。《儒门事亲》以治病先后来作评价,曰:“良工之治病者,先治其实,后治其虚,亦有不治其虚时。粗工治病,或治其虚,或治其实,有时而幸中,有时而不中。谬工之治病,实实虚虚,其误人之迹常著,故可得而罪也。惟庸工之治病,纯补其虚,不敢治其实,举世皆日平稳,误人不见其迹,渠亦自不省其过,虽终老而不悔”[29]。除了诊法与治法外,尚有表示某医家在某类、某科疾病诊疗上,具有一定经验与疗效的阐述。早在先秦时期,已出现按医家专长而出现科目分类。《周礼·天官》记载先秦时,朝廷已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等分工。此等分工实际上是取决于社会的需要,曰:“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30]。随着社会需要的不同,后期中医才出现分科行医的情况,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31]等。

4.3 临床医疗效果 以疗效检验医家水平,是自古就有的评价方法。《周礼·天官》曰:“岁终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30],《灵枢》在“邪气藏府病形”一篇曰:“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32]等,皆是以治十愈六作为医家最低要求的评价例子。某些医生在某地行医多年,对当地水土差别,影响发病趋势与好发人群,有一定了解,从而有一定医疗实践经验。因此,行医地域也是评价之一。

4.4 具备医德修养 医家医德评价主要是对医学实践中的行为表现,依据医德原则、规范所进行的衡量与评判,针对具体医家从医德实践的某一方面所进行的评价,或只对医学实践中出现的共性医德现象做出评判[33]。《千金要方》的“大医精诚篇”专论医德,对后世影响甚大。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的“医家十要”、李挺《医学入门》的“习医规格”等,皆是以医德评价医生的例子。清吴鞠通认为“天下万事,莫不成于才,莫不统于德,无才固不足以成德,无德以统才,则才为跋崽之才,实足以败,断无可戚”[34]。近代名医冉雪峰谓“医先品德而后学问”[35]。另外明代萧京在《轩岐救正论》[18]中指出“德医”有“济人为心,不计功利”,还以“奸医”“淫医”之名,谓之缺乏医德的医生。

4.5 医官职级 现今临床医生通过考核,得以晋升的职称评定级别,分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等官方制度,便是代表医师水平差别的标准之一。我国自先秦起,便有严格的官方考核制度来比较医师的绩效,以选贤任能。如前文提及《周礼·天官》曰:“岁终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的规定,再以疗效决定其职位升迁;五代有翰林医官使;宋代翰林医官院,院、副各二人;明朝仿儒学,置医学,府正科一人,州典科一人、县训科一人,无俸禄[36]。以上皆是历代医官职级的举例。

4.6 小结 上述评价方法,已略见医生水平高低分别的雏形,但由于尚无统一方法与准则,未能平行排列比较,难以直接采用。除了医官职级、医德修养外,入门须正、医疗技术、临床医疗效果等,都是直接反映医家的医学知识与实践水平,也是历代比较医家临床水平的常用方法。

5 范例研究

为了深入研究古代医家临床水平的评价方法,就必须在扎实文献研究基础上作出实证挖掘,避免受过去结论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研发的“面向临床服务的中医知识关系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有经典医籍、临证各科、医案医论医话、方书、本草等各类中医古籍600余部,基本涵盖了目前临床与科研工作中常用中医古籍。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古籍整理水平一流、知识管理水平较高的中医古籍数字化优质资源,可以为临床各科制定诊疗指南提供检索与知识服务),并以“头痛”“头风”“头疼”3个头痛病文献关键词为检索对象,收集与治疗头痛病相关的2 523首方剂,来源于163种古籍及其编撰者共139位医家。

以139位医家为研究目标,从相关的270余种文献,包括正史、地方志、目录学、医籍文献,及近代介绍医家人物的著作,如《中医人物词典》等,检索医家内容,得计2 205条有关医家的内容记载;经过课题组研究讨论及分析,对2 205条条分镂析,认为以医家的医理、临床技术、临床诊疗纪录3个方面基本能够反映医家的临床水平(由于课题后续尚有模型构建,具体三级子目属于不公开状态)。其中,与“医理”相关共有368条内容,“临床技术”相关共有386条内容,“临床诊疗纪录”共有361条内容,“其他”共有1 090条内容。然后,对各分类中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总结。经过归纳整理分析后发现,以“医理”“临床技术”“临床诊疗纪录”作为评价古代医家水平的主要分类,更能体现医家在临床过程中,以理论指导临床,对疾病进行辨治,并有诊疗纪录作为证据予以支撑的客观实际。

5.1 “医理”相关 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伟大的理论创造。古代临床医学大家在理论方面的创造,实用可靠,历久不衰而影响深远,如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体系、张仲景的六经辨证等。在实证挖掘的文献内容记载中,发现了历代对此方面的记载,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李杲“发明内伤之证,有类外感,辨别阴阳寒热,有余不足”[37],此处“发明内伤之证”体现医家创立学术理论的记述。又如《清史》载叶天士之医理,曰:“大江南、北,言医辄以桂为宗,百余年来,私淑者众”[38],是医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的记述。

5.2 “临床技术”相关 临床技术是医家的主要诊治手段。在理、法、方、药的中医诊疗全过程中,任何临床技术都是中医理论的应用手段,包括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也是临床实践中贯穿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表现。因此,临床水平高的医生往往会有高明或广泛的治疗手段,如扁鹊精于望、脉诊,又兼通针灸、妇、儿、五官等科。历代在此方面的医家记载很多,如《金华府志》在“卷二十二”载:“虞抟,字天民,义乌人。幼习举子业,博览群书,能诗章。因母病攻医,医道大行,求疗者不责报。尤精于脉理,间数年前诊之,生死无不验”[39],此处“精于脉理,间数年前诊之,生死无不驗”,就是医家精于某类诊法及预后判断精准的记述,具有代表其医术高明的评价。

5.3 “临床诊疗纪录”相关 在理论联系实践的前题下,理论指导实践,而在实践应用后的观察纪录就可检验理论,即实践检验理论。医家临床诊疗的纪录,便是具有临床实践的证据。例如《同治祁门县志》载汪机“著有《石山医案》”[40]《续名医类案》:“叶天士治徐某,夏季痢症,多是湿热食积。初起宜分消其邪,但肌柔白嫩,乃气虚之质,且性情畏药,只宜少与勿过。槟榔汁、青皮、陈皮、厚朴、川连、黄芩、木香、炒黑山楂。又诊,湿热下痢,必用苦辛寒为治,粟壳涩肠止泻,久麴成方,当此热邪未清,宜通斯滞可去,因色白气弱,未敢峻攻耳。厚朴、黄芩、川连、木香汁、山楂肉、炒银花、麦芽”[41]。便是医家的医案记述。又如《四部总录医药编》载费伯雄在“寇乱后居武进之孟河庄,就医者舟车凑集,遂成邑市”[42]、《盐城县志》:“寓沙溪时,为人疗治无所取”[43],上述“居武进之孟河庄”与“沙溪”的地名记述,则是从医家行医所及地域的记述,来表达医家具有行医实践的客观记载。

5.4 “其他” 在整理2 205条有关医家内容记载中,有1 090条内容因不能纳入上述三类之中,而被纳入到“其他”类别之中。例如《淮安府志》载:“嘉庆中,有吴瑭,字鞠通。有学术,工成医,尝著《温病条辨》”[44],是医家曾编撰著作的记述。又如《历代史志书目着录医籍汇考》引《万历襄阳府志》在“卷四十·襄阳县”载“张机……论者推为医中亚圣”[45]、《浙江通志》在“卷一百九十七”载“朱震亨《婺书》,字颜修,义乌人。所居曰丹溪,或称曰丹溪生……其名藉甚,遍浙东西以至吴中,罕不知有丹溪生者”[46],皆是医家因临床疗效卓越,而被冠以特别医学尊称名誉,或医名广传的记述。此外,《民国吴县志》在“卷七十五上·列传·艺术一”载“子己,字新甫,尤殚精医学。正德时选为御医,擢院判,嘉靖间,进院使所”[47],则是医家曾任职医官的记述。

6 讨论与展望

中医药知识历经数千年,历久弥新,仍是我们解决人类健康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对于如何利用古籍知识提出新需求,面临新挑战。长期以来,在以证据为导向的实践医疗体系中,我们对中医古籍知识弃之不能,用之又无严格依据,如何将几千年以来积累下来的知识有理有据客观真实呈现,一直是学界追求的目标之一。时下,中医文献研究必须利用信息技术,从不同角度与维度按照中医自有规律组织知识,查找证据,将知识按照证据级别之高低有序推送,这就是中医古籍的循证研究。

本研究受到“以人類书”古籍著录方法之启发,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以实证挖掘方法,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能够反映古代人们对医家临床水平评价的要点,作为当今我们对医家临床水平评价模型构建的重要指标。“以人类书“解决了基本分类、学派不同,知识不同等问题,有效解决了研究结果的偏移问题,但该研究仍显诸多不足,尚属于初步阶段,难免挂一漏万;本研究期待多学科人员的通力合作,必将为中医文献研究带来春天。

参考文献

[1]薛清录.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1.

[2]于琦,崔蒙,李园白,等.中医药文献数据库建设规范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11):2304-2307.

[3]崔建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理论问题聚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81.

[4]史常永.实用中医文献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124.

[5]甄志亚.中国医学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

[6]范宇鹏,杨志敏,老膺荣,等.基于中医知识特点,引入知识管理,探索中医传承新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6):161-163.

[7]潘卫星.反光——中医学方法论分析[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42-144.

[8]朱建平.中国历代医家传记述评[J].中华医史杂志,2011,41(5):241.

[9]俞慎初.中国医学简史[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91.

[10]张杲.新安医学医说[M].王旭光,张宏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34.

[11]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第12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68-422.

[12]陈邦贤,严菱舟.中国医学人名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例言.

[13]李经纬.中医人物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

[14]何时希.中国历代医家传录(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凡例.

[15]何时希.中国历代医家传录(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凡例.

[16]何时希.中国历代医家传录(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凡例.

[17]李云.中医人名辞典[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凡例.

[18]萧京.轩岐救正论[M].北京:线装书局,2011:123-127.

[19]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3-4.

[20]郑敬先.医林撮要[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26.

[21]李经纬,张志斌.中国医学史研究60年[J].中华医史杂志,1996,26(3):129-136.

[22]夏翠娟,林海青,刘炜.面向循证实践的中文古籍数据模型研究与设计[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6):16-34.

[23]孔颖达.礼记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95.

[24]许敬生.医古文选读[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355-356.

[25]凌耀星.难经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09.

[26]赵尔巽.二十四史附清史稿(第12卷)下[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2196.

[27]郭霭春.吴仕骥.黄帝内经素问语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65.

[28]马莳撰.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88.

[29]张从正.《儒门事亲》校注[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54.

[30]陈戍国.周礼[M].长沙:岳麓书社,1989:12.

[31]黄建华.史记[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534.

[32]河北医学院.灵枢经校释(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92.

[33]杨新建,魏子柠.中国医魂[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4:28.

[34]李刘坤.吴鞠通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73.

[35]冉雪峰.冉雪峰医著全集 医经[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4:281.

[36]冯尔康.中医药界历史人物传记资料的来源与搜集[J].中国史研究,2009,31(4):173-186.

[37]刘时觉.四库及续修四库医书总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39.

[38]赵尔巽.清史稿[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10494.

[39]吴相湘.金华府志 4[M].台湾学生书局,1965:1626.

[40]《中国地方志集成》编辑工作委员会.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 1[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443.

[41]江瓘,魏之琇.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 名医类案正续编[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414.

[42]丁福保,周云青.四部总录医药编[M].扬州:广陵书社,2006:421.

[43]鞠宝兆,曹瑛.清代医林人物史料辑纂[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304.

[44]凤凰出版社.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 54 光绪淮安府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474.

[45]李茂如.历代史志书目著录医籍汇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180.

[46]沈翼机,傅王露,陆奎勋.浙江通志 10 清雍正朝[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1:5561.

[47]凤凰出版社.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 12 民国吴县志 2 民国续吴县志稿[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503.

(2019-05-30收稿 责任编辑:王明)

猜你喜欢

医家古籍中医药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江苏完成九成以上古籍普查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诞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屠呦呦获奖向世界证明中医药价值
古籍出版的困顿与生机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