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两汉简帛医书“补益剂”

2020-10-12熊益亮张烁王群马焰瑾段晓华

世界中医药 2020年17期
关键词:汉简医书方剂

熊益亮 张烁 王群 马焰瑾 段晓华

摘要 医方是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的重要组成,而养生方又是简帛医方的重要内容。养生方主要涉及补益、延年、养颜、房中等,其中补益剂占养生方的一半以上,是养生方最主要的内容。由于出土文献破损严重,这些内容亟待系统整理。现通过对简帛医方中补益剂的整理,按现代方剂学进行分类,将其分为补气方、补阳方、阴阳双补方、补阴方四类。同时对补益剂特色进行总结,从而有助于梳理早期中医养生学的理论渊源,并为现代中医养生方剂提供借鉴。

关键词 先秦两汉;简帛医书;养生方;补益剂;分类;补气方;补阳方;阴阳双补方;补阴方;特色

Abstract Medical prescrip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amboo and silk medical books in the pre-Qin and Han Dynasties,and Yangsheng Formul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amboo and silk medical prescription.Health preservation prescription mainly involves tonic,macrobiosis,nourish skin,Fangzhong,in which the Buyi Prescriptions accounts for more than half of the Yangyan Prescription,is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 of Yangyan Prescription.Due to the serious damage of unearthed documents,these contents need to be sorted out systematically.By sorting out the Buyi Prescriptions in bamboo and silk medical books,we classify them according to modern prescriptions and divide them into the following 4 categories:Buqi Formula,Buyang Formula,Yinyang Shuangbu Formula,Buyin Formula.Meanwhile,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yi prescriptions are summarized,which will help to sort out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earl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health preservation,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modern TCM health preservation prescriptions.

Keywords Pre-Qin and Two Han Dynasties; Bamboo and silk medical books; Yangsheng Formula; Buyi Prescriptions; Classify; Buqi Formula; Buyang Formula; Yinyang Shuangbu Formula; Buyin Formula; Characteristics

中圖分类号:R289.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0.17.028

养生是中医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如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养生方》就是当时医学关于养生的重要研究成果。在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对养生亦有大量的论述,“当时医家认为养生身体的表现主要有发黑肤泽、耳目聪明、身轻善行、性功能正常、力强寿长、气充精足等6个方面”[1]。而补益又是养生学中最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以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的“补益剂”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补益剂的分类和特色2个角度进行探析。本文涉及的医简包括湖北荆州周家台秦简医书《病方》《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医书》、湖北江陵张家山汉代医简《脉书》《引书》、安徽阜阳双古堆汉简《万物》、甘肃《武威汉代医简》等。

1 补益剂分类

现代方剂学对于补益剂的分类一般分为六大类,即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以及阴阳双补[2]。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有关补益方剂主要有补气、补阴、补阳、阴阳双补,其中以补气方最多,尚未发现补血和气血双补的方子。据统计,补气方27首、补阳方11首、阴阳双补方3首、补阴方2首,简帛医书中无法明显表现出补益性质的医方以及简帛残缺过多的医方不计入内,以下将对“补益剂”进行分类探析。

1.1 补气方

补气方主要以“益气”为主,主要具有补中益气和补气益力的功效。补中益气者如《养生方》十八“除中益气”[3]记载了方剂19则,其中2则文字缺损严重,统计时没有纳入,这些方剂大多“具有清理脏腑中郁滞而补益元气的意义”[4]。《养生方》二十五“醪利中”[3]记载2则具有补气益中功能的醪酒方。《里耶秦简医药简》[3]中有1则是专门治疗少气病症的补气方。补气益力者如《养生方》中有“治力方”“益力方”“轻身益力方”“折角方”的记载。然而,较为遗憾的是由于简帛医书的文字缺损严重,4个方子中只有“折角方”记载尚为完整,曰:“燔螑,冶。裹其灰以□牛,可以翕□折角,益力”[3]即记录了将“螑(虫药名)”烤后研成末喂牛,可以使牛体力大增,从而在搏斗中折断其他牛角的功效,即增强气力。目前学术界对于“螑”尚未考证出具体为何种虫药。此外,阜阳汉简《万物》有“与菟丝也。使人倍力者以羊与龟”[3]的记载,这与《神农本草经》记载菟丝子具有“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5]的功效相合。简帛医书中关于“力”的记载主要是在《养生方》和《引书》中,《五十二病方》没有“力方”的记载,说明这一时期把“力”的保健当做养生的主要内容来看待,“力”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此外,《武威汉代医简》中还记载一方,具有补气托毒,扶正祛邪的功效,曰:“若脓出,去死肉,药用代庐茹、巴豆各一分,并合和,以絮裹药塞鼻,诸息肉皆出。不出,更饮调中药,药用亭历二分,甘遂二分,大黄一分,冶,合和,以米汁饮一刀圭,日三、四饮,征出乃止”[3],指出如果息肉不外露,再服调理中气之药,这就是补气以托毒外出的临床运用。

1.2 补阳方

补阳方主要用于治疗阳虚的病症,《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6]。指出“肾主生殖”,而简帛医书亦是从肾阳虚的角度进行治疗相关阳虚症状。补阳方11则均见于《养生方》中,包括“老不起”方3则、“不起”方1则、“孱”方3则、“治”方4则。老不起是指老年性阳痿,不起指阳痿,孱指身体痿软无力,“治”方的主要内容是治疗男子身体羸弱和性功能衰退,可见这些补阳的方剂大多与治疗男性性功能相关,围绕温补肾阳以提高生殖功能。由于文字缺损严重,只能分辨出少量有效信息,如治疗老不起中的一方为“颠棘(天门冬别名)为浆方”,即用天门冬制作药浆的方法,这与《千金要方》记载天门冬可治阳不起一致[7]。而“治”方4则偏于房中术的内容,记载服用药物后与女子交合的次數。

1.3 阴阳双补方

阴阳双补适用于阴阳两虚的病症,简帛医书中有关阴阳双补的方剂共有3则,即《杂疗方》“加醴”方,《武威汉代医简》“七疾”方和“七伤”方。《杂疗方》“加醴”曰:“取智……孰(熟)□小(少)多□□升煮□□下□其上……以爲五升。以五物與薛□荔根裝甗中,取下贛汁……其味盡而已。即煮其□汁,壹沸而成醴。即稍飲之,以□身……內,兼中多精汁,便身□/”[3]。本方为制酒方,而酒本就有通阳之功效。文中又言“中多精汁”,即指服药后能够使肾精充盈,“精汁”即“精液”,由此认为此方应具有阴阳双补的功效。《武威汉代医简》记载两则白水侯所奏治男子“七疾”方、“七伤”方,二方从功用上均有滋阴补肾,当属阴阳双补之剂,如“七伤”方曰:“□桔梗十分,牛膝、續斷、方(防)風、遠志、杜仲、赤石脂、山朱(茱)臾(萸)、柏實各四分,肉從(蓯)容(蓉)、天雄、署與(蕷)、虵(蛇)□…,□凡□十五物,皆并冶,□合□/”[3],方中用牛膝、续断、远志、杜仲、肉苁蓉来补益肾阳,用山茱萸、柏实、薯蓣来滋养肾阴。

1.4 补阴方

补阴剂即适用于阴虚病症的方剂。阴虚与五脏均有关系,尤以肾阴为主,乃因肾为先天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其他脏腑阴液受损,最终必累及于肾。简帛医方中补阴方有2则,均出自于《养生方》,即“加”方和“用少”方。“加”方曰:“以五月望取萊、蕳,陰乾,冶之,有(又)冶白松脂□之……各半之,善裹以韋,日一飲之。誨(每)□飲,三指最(撮)入酒中,……力善行。雖旦莫(暮)飲之,可殹(也)”[3],“萊”一说为“黎”,又名红心灰霍;一说为山茱萸,[3]如《齐民要术》卷十引《三苍》:“莱,茱萸”[8]。山茱萸是常用的补阴药,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9]的功效。《雷公炮炙论》称山茱萸“壮元气,秘精”[10]。《名医别录》称其“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明目,强力”[11]。“用少”方曰:“男子用少而清,……雄二之血和完(丸),大如□酸棗,以爲後飯,□治一即□□/……□斗……□以□化半斗,□牡□腊……□升□/”[3]。“男子用少而清”是指男子因肾精亏虚,导致精液减少、清冷。此方虽有缺损,但可以看出其是以雄性动物血液糊丸来滋补肾阴。

2 补益剂特色

补益方和房中保健方是先秦两汉简帛医书养生类医方中最主要的两大类,而养生方又是先秦两汉简帛医方的重要组成,且有专书《养生方》。

2.1 尚未见补“血”之补益剂

按现代补益剂之分类,除上述四类补益剂之外,还有补血剂用治血虚证,以及气血双补剂用治气血两虚证。[2]再者,“血”作为人体的物质基础,是中医学研究的重点,为何养生剂中会有缺失?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据研究,“出土涉医文献中关于‘血的论述包括血与生命、血与气、血的转化和相关的禁忌、病症及治疗,其中关于血的病症有很多,其病位于身体上下内外皆有涉及,治疗的方法以外治居多”[12],而未见“血虚”病症的论述,说明其时中医对于血虚尚未形成认识。

2.2 补益剂多与肾脏及生殖相关

补气剂主要以补中益气和补气益力为主,其中益力方的出现表明当时人们对人体“气力”的重视,这与我国古代社会以农耕为主有关,人们的劳作主要依靠体力。而补阳剂、补阴剂、阴阳双补剂均以治疗肾阳虚、肾阴虚、肾阴阳两虚为主,涉及阳痿、性功能衰退、房中、精少等症状,与生殖有着密切关系,这与简帛医书中生育医方主要关注的男性生殖问题不谋而合[13]。

2.3 善用“血肉有情之品”补益

虽然补益剂未涉及补血的内容,但在用药时善于使用“血肉有情之品”进行补益,如《养生方》中用雄鸡血“除中益气”,用“雄二之血”和丸药治疗男子精少症。尤其在补阳剂“治”方中,涉及鸡肉、蜂蜜、蜂房、蜗牛肉等。此外,在《养生方》中鸡卵、雀卵属于高频率使用的药物。以上均说明简帛医书养生类医方善于使用“血肉有情之品”。

3 小结

养生是人类为应对疾病与死亡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中医学很早就关注到这个问题,至《黄帝内经》已经形成系统的养生理论,并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基本原则。同样,在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也包含了大量关于养生的论述,我们以“补益剂”为研究对象,对这一时期的补益方剂进行了分类整理,总结了4类补益剂,即补气剂、补阳剂、阴阳双补剂以及补阴剂。同时也归纳了补益剂的特色有尚未见补“血”之补益剂、补益剂多与肾脏及生殖相关、善用“血肉有情之品”补益。

参考文献

[1]熊益亮,赵希睿,王群,等.先秦两汉简帛医书对养生身体的论述[J].中医药导报,2018,24(9):8-11.

[2]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50,160,166.

[3]周祖亮,方懿林.简帛医药文献校释[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4:223,234,449,460,401,436,203,430,230.

[4]马继兴.中国出土古医书考释与研究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440.

[5]佚名.神农本经校注[M].莫枚士辑注.郭君双,米鹂,周扬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5.

[6]王冰.黄帝内经素问上(影印本)[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5-7.

[7]孙思邈.孙思邈医学全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380.

[8]贾思勰.齐民要术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706.

[9]陈信云.中药学[M].3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267.

[10]王好古.汤液本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00.

[11]洪治平,庞敏,李国信.实用文献中药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826.

[12]梁秋语,王群,罗浩,等.先秦两汉时期中医对“血”的认识[J].世界中医药,2019,14(7):1692-1695.

[13]王群,熊益亮,赵希睿,等.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的生育医方探析[J].世界中医药,2018,13(8):2048-2051.

(2019-05-25收稿 责任编辑:杨觉雄)

猜你喜欢

汉简医书方剂
神医的秘方
白蜡树
敦煌汉简书体“重出江湖”
何谓中医“七方”
《肩水金关汉简(贰)》释文订补
中医有“七方”
给您推荐两部值得珍藏的宝贵医书·博学奇书
探讨疣体注射法联合中药马齿苋方剂治疗跖疣
中医治疗Meige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综述
图说书法(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