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心造型

2020-10-12唐晓刚陈永乃

美与时代·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精神世界

唐晓刚 陈永乃

摘  要:人惟有从心灵出发,认识自身,才可能更好地认识外界。以作者自身系列都市人物题材创作《市井人生》的绘画实践为思考契机,从心灵造型的视角,追溯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内在关系,展开创作者关于个体心性与风格面貌、题材内容与形式选择等诸多问题的深入考察,进一步明确出“从心者上,从眼者为下”、法由心造、艺自心成、心灵乃造型之纲的总原则。

关键词:心灵造型;市井人生;精神世界;内在需要

张怀瓘说:“心若不有异照,口必不能异言,况有异能之事乎?”[1]229表面看,艺术作品以其有意味的形式打动人、吸引人,实则是作品形式背后所隐含的那颗心灵,在以其坦诚的叙述感染人;其表现的看似眼中所见,实则是其心中所欲见也。之于绘画,正因为内心有了特殊的感受,从艺者才可能有特殊表达的欲望,特殊的表达自然离不开特殊形式的选取。因此,与其说绘画是在运用点、线、面、色彩等诸种手段造型达意,毋宁说艺术其实是以心造型、以形遂愿。

作家史铁生说:“一切形式都是来自人与外部世界相处的形式,你以什么样的形式与世界相处,你便会获得或创造出什么样的艺术形式。”[2]人终究离不开自己的生活,我们以怎样的态度存身于这个世界,我们就会择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这个世界。有时候,看似个人意志正在努力寻求风格面貌的转变,其实,深入追究起来,生存环境给予其预先的一切变化,才是其转变之欲由来的前提。个体心性、生存环境、现实状况的差异决定着从艺者对世界感受的差异。从远处来观察,世界果真会因为你特殊感受的表达而改变?虽然众多个人将感受付诸实践终将带来世界的渐变,但谁又能否认是生活之所遇决定了我们的选择。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志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存在决定意识,生活决定选择,尽管意识反作用于存在,选择亦会影响后来的生活,但是,世界之于人的这个首要前提却并不曾改变。当然,面对无比繁杂的现实世界,选择就意味着考验,人展现出的样貌不正由其一系列的选择所塑造吗?

所以,人惟有从心灵出发,认识自身,才可能更好地认识外界。否则,终日忙碌于对外在事物的应接不暇,如何学会抽身反观,如何澄怀悟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明心见性”才可能达成顺遂心愿的判断,选择才可能真正具有意义。对于绘画实践者而言,形色的选择、意境的营造,不期然间暗含的正是此心此性的嗜好。对象带给创作者的感受与其个性气质紧密相连,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对对象的感受就必然包融着你的兴趣喜好,那么,你与世界相处的形式就会有意或无意间融入自己感受的表达中,你的艺术创作自然也就具备了自我的形式。造型或刚硬或柔媚,或粗粝或润洁;色彩或艳丽或晦暗,或温暖或冷涩;空间或深远或封闭,或阔大或逼仄;笔触或轻灵或率野,或迅疾或迟缓,种种形式手段的交相拼合、往复叠置,所映现的正是此时此刻灵魂有意无意间的选择。面对画作,这一切何尝能逃过富于视觉审美经验的观者之眼?“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1]17,锐利并不是停留在事物光鲜的外表上摩拳擦掌,而是要剖开这形式的外衣直指心灵愿望。

艺术终究是内在思想的外化。艺术的高度折射思想的高度,人的极限就是艺术的极限。当人忙碌于每天的工作、生活、学习之时,越来越快的紧张节奏,庞杂深博的识见积累,琳琅满目的霓光虹彩,那些過于自信的各类精英是否想过:谁不是社会洪流裹挟下的一颗砂砾?谁不是茫茫人海中的渺小存在?谁不是历史长河中转瞬即逝的浪花一闪?古人不知道原子、分子、质子、量子的存在,未曾见过星际太空的神秘呈现,他们的人生就不完满了吗?那“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4]的思辨又源自什么?肉眼限定的视域,听觉限定的范围,生命本就在限定里。量子一直就在那里,宇宙依然在悄无声息地膨胀,世界并不因你知觉与否而或坦陈或隐匿它的存在。心灵面对内外在世界,能否窥见其精微神妙、宏大深邃的一面,显然并不是唯有到以科技复现微观世界与宏观宇宙的时候才能作到。

冯友兰说过:“就人类活动而论,一个人前进的极限是相对于他的主观感觉和客观环境而存在的。”[5]可见,折射在作品中创作者的心灵品质才是艺术作品最终抵达高境的根本因素。哪一个载入史册的画家,不是在画自己对世界的独特感受?感受的质量源于心灵的质量。难怪刘熙载断言“心不若人,而欲书之过人,其勤而无所也宜矣。”[6]虽在论书,但也同样适用于论画。主观感受不停留于已知的形式,不局限于光影、形色的视觉表达,它源于内在的思考、提炼、升华,遵从心声的意愿指向,不正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般的内在营构?

一则是创作者的个人心性,一则是创作者的生活体验,正是此心之性与外在世界事事物物的交融触碰,成就了从艺者个性化的感悟与选择。创作的原点和价值如何离得开这两个方面?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生百态,感悟和选择——既有题材内容的,也有形式语言的;既有创作者个性化的视角,也有赏读者所能共鸣的基础。同样的世界终于在创作者笔下幻化出不同样貌,为人们感受世界的精神视角开启出多样维度,世界的丰富本质上源于人的丰富、心灵的丰富,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真正的艺术创作必然深具个性烙印,否则,千篇一律的艺术又有何存在的意义?

每天眼中所见的人和事、景和物,点点滴滴穿梭而过。地铁、超市、广场集会,忙碌于现代大都市的人们,一闪而过的容颜,隐约透露的职业背景,生活的磨砺慢慢映现出不同的人物气质。面对芸芸众生,艺术家该如何表现当代人所承受的一切?

进入21世纪,爆炸式的信息咨询,使人的意识极易沉溺在海量信息中,表面看似乎生活多姿多彩,而实际短平快的生活方式正限制着人们的想象力,我们很难从现实生活中抽身反观,获取精神的自由驰骋。就像尤瓦尔·赫拉利在《今日简史》里说的:“我们现在就已经像一个又一个小小的芯片,装在一个大到没有人真正理解的数据处理系统之中。”[7]人在社会中的区别,不再是个体的差异,而是数字的运算法则“0”和“1”组成的符号。谁也不知道这样的生活还会怎样发展,现在,人不反思生活的需要,就会永远被动地被“0”和“1”所概括。透过五光十色的生活表象,从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来分析,个体的人不正如社会“大机器”中的一个“零件”?每个“零件”在社会这架“机器”中自有其责任,是社会赋予某类“零件”的共性特征,个人意识自然也不能脱离大机器对“零件”赋予。每个人潜意识被社会结构分类,人们在做出“成功与失败”“非凡与平庸”“幸福与悲哀”等一系列价值判断的时候,也深陷于社会结构所给予的共性标准,虽然人各有其性,但类型化的比对使我们从现实人物的共性特征中可以做出趋向性的提炼和概括。在社会这架大机器长期的磨合过程中,每个零件都有了自己的特殊属性。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会有各自不同的面貌,但他仍然归属于相同的类别。

面对陌生人的时候,我们记忆里所留下的往往不是具体形象,而是其生活中的分类印象。不同的人虽容貌有别,但举手投足间流露的却不离其所属类群的共性特点。这种隐含于社会结构中的共性类属特点,是否可以尝试以绘画的方式进行提炼,而不仅是将笔触关注于每个个体的外在形貌与着装的细微差异?

艺术源于从艺者所直击的现实生活,但创作并不是生活的流水账。生活或许在普通人眼里就如流水账般庸碌而过,但是,对于敏感的心灵,那潜隐于平淡生活中的人情冷暖、悲欣感悟,不正要借艺术的语言加以复现?其实,悸动人心的生活人人共有,谁没有波澜壮阔的内在世界?从艺者将如何表现这一切?

如何在绘画中突出表现当代都市人生存状态的共性特征?迷离、疲惫、机械甚或同类复制似的虚拟繁华,贯穿于每个都市人日复一日的生活。知识分子、市井小民,老中青少、工薪阶层、家庭主妇等等,不同类型的划分,构成不同群体的人物特征。各种类别的人们不断“进步”,使自己更符合“大机器”的节奏,不自觉间消弭着自我个性,追求着“标准化”机器配件特点,这是人类对未来自我的理想塑造吗?

任何人的创作都离不开自己原有的文化准备。自己熟悉的、已掌握的绘画形式必然成为他首要的选择。关键是已有的形式技巧是不是足以表现创作者的意图?笔者尝试以单色水彩和水墨留存当代人的分类形象,在水彩纸或素描纸上以水墨的形式渲染出模糊和虚幻的效果,用以概括提炼都市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市井人生》系列作品随之而生。作品弱化了人物的具体发型、五官细节以及着装变化,而概括形象大的剪影特征,借助单色黑白的水墨手法,进一步形成对个体形象的归纳和提炼,以便在突出对象共性特征的基础上,不失其个性化的“思想”和“性格”,避免空洞的共性塑造。

怎样在共性特征中寻找人的“个性”?共性并不是套路化、模式化。在人物肖像的绘制过程中,笔者尝试以理性的方式弱化视觉客观的真实性,在具象化表现形式中努力将之前的思考体现出来。水彩灵动多变的水渍与水墨的沉稳内敛相融合,取消具体的时空背景,以灰白色调为主的弱对比,构成对现实生活朦胧虚化的隐喻。之所以以灰白色调为主来统一整个系列作品,是希望借此将创作主体人物的真“实”身份与社会“虚”化的概念加以融合。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在一个隐形的社会结构中的状态,构成了语意中别样的“虚”“实”关系,“实”的人存身于“虚”的社会结构中,恍惚间,笔下的创作对象仿佛置身于人类整体发展时空序列,从这个角度来看,个体的独特性该是多么渺小啊!摆脱人在形象上的具体再现方式,用水渍来弱化具象特征,是对人物造型所作的抽象归纳,也是为更好体现人物所属群体的共性特征。将人物内在恒定的心绪以简括的形式呈现出来,消除人物可能出现的偶然神情之变,令画中人物处于一种持久的情绪象征之中,他们似乎超越现实生活的具体限定,精神游移在这个表象世界之外。不同类别人们的生存状态,是否能引起观者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反思呢?

人的物质限定谁也无法超越,但我们可以借助艺术,在精神与物质、再现与表现、抽象与具象之间打开那扇自由翱翔之窗。

尽管,任何形式语言的选择都存在局限,但是,任何局限不正好促使我们收敛意志、深入开掘?限定,从某种程度上说,恰是自由的开始。从艺者的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寻找过程,寻找与自己理解和感受相适应的题材内容、表现形式,进而寻找哪个更加真实的自我。

理想决定目标,目标引领方向,方向左右选择,选择影响结果。差异在于视野的大小,选择的角度。在视觉领域里,如何为人类的精神世界开拓出既合于艺术规律,又呼应现实社会的新的可能性?奥班恩在《艺术的涵义》中说:“认为艺术创造是使个性与共性疏远的过程是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正相反,创造性的思想比那种否定一切不符合规律、规则、原则、教义、习惯、风尚和惯例的观念的思想更具包容性和理解力。”[8]所以说,创造性并不意味着新的艺术应该超越基本规律任意而为。

事实上,在多元呈现的当今艺术界,形式语言的新还是旧、前卫还是传统,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应该说,只要真正出自本心的需要,什么形式都会是好的形式,都会焕发出激动人心的力量。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指出:“有多少追随上帝的人,到头来还是站在一尊雕像面前,有多少追求艺术的人,结果却落入了前人(如乔托、拉裴尔、丢勒、凡高)的窠臼。所以归根结蒂,形式是否具备了个人因素、民族因素或风格都不是至关重要的;形式是否合乎时代的主流,是否多少地与其它形式发生关联,或者是否完全独立自在,这些也都无关宏旨,最重要的事情在于形式是否出自于内在的需要。”[9]所以,唯有出自本心的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

法由心造,艺自心成。“考其发意所由,从心者上,从眼者为下”[1]228,真正的造型是心灵的造型。

参考文献:

[1]潘运告.张怀瓘书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2]史铁生.答自己问[M]//心的角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18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4]庄周.庄子[M].孙通海,译:北京:中华书局,2016:389.

[5]馮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3.

[6]刘熙载.艺概注稿[M].袁津琥,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804.

[7]赫拉利.今日简史[M].林俊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8.

[8]奥班恩.艺术的涵义[M].孙浩良,林丽亚,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45.

[9]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M].查立,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78.

作者简介:唐晓刚,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理论、设计教育、VI设计、绘画创作研究。

陈永乃,清州教育大学美术教育系讲师,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设计教育、设计理论的研究。

猜你喜欢

精神世界
揭开“伪装”,直抵真实
故宫乾隆花园的建筑艺术特征
关于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的相关研究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民俗与信仰:探访夯卡苗民的精神世界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当代关照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研究
浅析张爱玲对《金锁记》曹七巧人物形象的塑造
浅论王维、孟浩然、李白、白居易与陶渊明在精神世界的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