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沟通》混合式教学模式运行效果与提升对策
2020-10-12杨璇
杨璇
摘要:管理沟通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前期对本校课程《管理沟通》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探索,结合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方式测试混合式教学的运行效果,发现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帮助此类课程找到更有效的教学模块和教学模式。
关键词:管理沟通 混合式教学 案例教学 云班课
1.管理沟通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方案
《管理沟通》作为工商管理类的特色专业课。本人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课程教材设计的内容空洞,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存在脱节现象,师生互动性差;教学内容无法活学活用,本人在执教中虽安排了大量的团队实训,但课堂分组实训常出现“一枝独秀”,部分积极学生感到得分不公平,实训状态呈现出消极现象。故设计以下改革内容:
1.1课前翻转环节设计让学生提前做好上课准备。基于云班课平台建立属于《管理沟通》特有的网络资源信息库,并设立师生互动版块,将《管理沟通》这门课程的部分翻转教学资料放在该平台供学生课前学习、思考,并在课堂中探讨。
1.2课中设计采用混合式教学法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结合各种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参与到课堂的互动环节中来。在课堂中使用案例分析法、视频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辩论赛等方式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能动性与团队合作精神。
1.3课后作业评价设计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要建立一个基于云班课平台属于《管理沟通》特有的学生作业互评系统。让人人都成为“打分者”,尽量让每一次团队作业的评分更加公平公正,刺激学生积极完成每一次的团队作业,参与“做、练、评、想、议”五位一体的学生互动练习平台。
2.管理沟通混合式教学模式运行效果分析
作为管理沟通课程的主讲教师,在教学三年的结点处总结自身经验,对本校工商17级部分学生及18级学生进行管理沟通课程效果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结果如下:
2.1 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较高,认为可以提升沟通力和团队合作力
学生在“你愿意给本课程打几颗星”的调查中都选择了四颗星或五颗星(满星是五星),较为满意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在关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认为自身的沟通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是否有提升?”的问题,从结果上看,44%的同学都认为这个课程对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力很有帮助,54%的同学认为这个课程对自己有一点帮助,仅2%的学生认为没有作用。
2.2 学生喜欢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混合课堂教学方法,案例富有时代性和趣味性
在教学方法(此项为多项选择题)调查中发现,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是案例讨论与问题导向讨论、影视新闻类视频资源的趣味化教学与探讨以及信息化平台的互动交流(都在70%以上)。管理沟通课有较多情景式的提问和案例探讨,多以奖励印章的方式激励大家多回答。在课程中还会加入流行影视剧中的经典片段探讨,例如在“建设性沟通”小专题中,加入了知名影视剧《甄嬛传》中的经典桥段“敦亲王怒打言官致僵局,甄嬛如何为帝破局”情节探讨,主角的巧思对于我们企业管理沟通有何启示,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其余的主要方法中团队PPT展示汇报、情景模拟、个人演讲也有一部分(约30%)的学生较支持。团队视频教学方法学生较为不喜欢(支持率低于20%),通过个别访谈得知学生认为拍视频作业存在花费时间太多、效果不如预期、分工不均、打分不公平等问题。
2.3管理沟通课程讨论氛围较好,内容安排合理且兼具实操性
在针对“课堂优势调查”这一项的结果上,同学们普遍觉得管理沟通采取印章激励机制效果好,课堂沟通氛围较好。教学模块的编排较合理,部分内容贴近校园生活(例如在组织沟通章节中加入了校园文明标语创意设计的实操训练)。在人际沟通中加入了“人际认知偏差”和交际礼仪中的“握手礼”、“见面礼”,和学生共同探讨如何降低职业焦虑。
2.4 学生对信息化手段认可度有明显提升
在本校现有的主流信息化平台中学生较为喜欢超星学习通和云班课,其次在信息化教学平台所花的课余学习时间大约在半小时以上的占据近50%的人数,在课堂中也有较多学生支持加入信息化环节丰富课堂互动。在信息化平台的优势调查中,有较多学生认为信息化平台查阅PPT和资料很方便,课堂中教学互动显示效果很清楚,而且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答案,可以积累经验值,到了期末一目了然,有利于平时分打分客觀一些,且无纸化不浪费,也让作业的完成变得更快捷一些。但学生仍然不喜欢布置过多课前和课后的作业,更喜欢课堂中的投票、头脑风暴等即时互动方式。学生在个人访谈中表示,如果有一些趣味课外书籍、影视资料或者话题探讨的准备也是愿意完成的。
3.管理沟通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不足
根据调查中学生反映的问题,结合学生个别访谈以及总结教学经验中的不足,对管理沟通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问题归结为以下几点:
3.1 教学内容在案例选取上还不够接轨企业实际
管理沟通课程在选取案例时还是经常会使用教材中的案例,这些材料偏陈旧,且文字描述大多晦涩冗长难以耐心阅读完。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多从合作企业中选取本土化案例。在教学中尝试了借鉴企业实际案例的学习,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3.2 组间互评的个人参与度较低,组内互评的真实性较低
“95”后、“00”后非常喜欢表达自己,也喜欢评价他人。组间互评一般采用线下纸质打分表或云班课小组互评,在收取互评表后发现学生参与度仍然偏低。另外在组内互评的打分环节中,同学往往存在做“老好人”以及敷衍了事的态度,所以打分往往都是一个分数无法体现差异化评价。
3.3学生对过程性考核的指标了解不到位
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案例教学、影视教学、任务驱动、情景模拟等方法,教师讲解说会将这些方法融入课程评价考核体系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但学生仍表示在课堂表现后没有得到非常及时的反馈,以及不知道自己完成一项在平时分的评价上能有多少影响。
3.4 课堂个人演讲占比略重,约三成学生对个人演讲兴趣不大,认为没有必要
在部分学期的课堂环节中加入了个人演讲的环节,主要是由于沟通性质的课程,表达还是非常重要,所以在每次课会要求2名同学进行个人演讲,时长大约在3分钟左右。对个人演讲的肯定率占大多数,大部分学生认为个人演讲可以提升个人表达、增强自信心,拓宽眼界。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个人演讲同质化现象严重,太多任课教师都使用,不适合不爱公众面前演讲的学生。
4.管理沟通混合式课堂教学改进措施
4.1 从校企合作企业中选取更多真实案例运用于知识点讲解中
针对课程案例过于陈旧的问题,应注重校企合作的案例投入。工商合作的企业如星巴克、犇腾牛排、苏宁电器等优秀企业的案例都可以放入平台中让学生学习。在“危机沟通”章节中引入了合作企业犇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危机管理系统,并将门店危机公关案例记录册拿来与学生共同分享,其中的处理步骤和真实细节的记录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危机公关的处理技巧难度。
4.2 充分利用钉钉群、QQ群的投票功能,提升组间互评的个人参与度和组内互评的真实性
组间互评的个人参与如果在纸质化上运用,会造成较大纸张浪费,若采用云班课的组间互评制度,可以达到快捷方便的互评效果,但是很多学生会不记得参与。可将投票发布在钉钉群中,利用学生对投票操作的热爱,提升互评的个人参与度。
组内互评的真实性相对较难改善,因为学生在一个团队中总会担忧自己的处境,顾及他人“面子”,不太愿意当面作出真实评价。有部分学生在访谈中表示,应实施匿名或采取教师监督的方式进行,这样作出的评价真实性更高。
4.3加强过程性考核指标的体系建立,及时向学生反馈
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生考勤、平时作业、个人或小组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参与交流讨论的活跃度等,总结性评价通常以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考察学生课程学习的整体结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在过程性考核的过程中加入学生互评、组内互评与组间互评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变换角色,在互相评价的考核机制中加深教学思考,取长补短。
4.4 个人演讲环节仍然是利大于弊,但是注意给予不适应的学生更多空间选择其他的方式
对于热爱表现、热爱沟通的学生来说,个人演讲是一个可以锻炼自信心、个人胆识、吸引关注度、展示学识的好机会。但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参与其中。有些学生可以给他们一些特殊的替代选择,例如可以通过拍摄制作个人视频替代上台演讲,过分紧张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出镜(但会影响评分)。有部分学生建议演讲主题自由一些,让同学们自选感兴趣的事情,演讲结束后老师适当发表意见。个人演讲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体现学生们的爱好或近期发生大事件的关注度,提升学生的演讲水平和話题组织水平等,做好充分准备一定可以成功。
结束语:
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了传统线下学习和新兴线上学习的优势,既能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性与积极性,并采用学生互评、组内互评与组间互评等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主导权,担当更多提高学习参与性。
项目:基于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以《管理沟通》为例(校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 项目编号:KG201906 (此篇为项目成果论文)
参考文献:
[1]王睿,王斌.《管理沟通》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的应用初探[J].商,2012(21).
[2]解为.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管理沟通》课程改革研究[J].知识经济, 2016(14) :177-178.
[3]沈晓斌,孔维军.高等职业教育实施混合式教学有效方法和途径研究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