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让厨余垃圾难投放影响垃圾分类热情

2020-10-12孙堃

民主 2020年9期
关键词:厨余垃圾桶垃圾

孙堃

2020年5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标志着北京全面开启“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模式。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推广,广大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在不断提高,但垃圾分类的困惑也在增多。特别是厨余垃圾怎么投放,已成为垃圾分类的一大难题。

厨余垃圾数量大、易产生異味,而且厨余垃圾一般含水量比较多,容易产生液体渗漏,是居民家中不友好的一类垃圾,以往居民会使用厚塑料袋装好直接连同袋子一起扔到垃圾桶内。但随着垃圾分类条例的实施,扔厨余垃圾时不少小区都建议或要求居民将垃圾袋破开分类投放,或直接倒入垃圾桶,这一规定使居民视觉、嗅觉均受到强烈冲击,烦恼不已,特别是在破袋倾倒时垃圾容易弄脏手和溅到身上,就算拿桶直接倒也会因无法现场清理垃圾桶给生活造成不便。同时随着气温升高不少小区内的厨余垃圾桶因数量少、一天只清理一次等原因,导致臭气熏天,严重影响居民生活。不少居民也因厨余垃圾难分类、难投放影响了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做好厨余垃圾分类的相关指导,切不可让其气味消解市民进行垃圾分类的热情。

第一,社区可以根据实际在不影响出行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增加绿色厨余垃圾桶的数量和体积,最大程度保证居民的厨余垃圾不因垃圾桶“冒顶”而露天堆放。

第二,在气温较高的季节,尽可能增加社区内厨余垃圾桶的清运、转运工作,减少桶内垃圾存放时间,避免气味过大影响居民生活。

第三,有条件的小区可在垃圾桶附近适当加装流动自来水和下水系统,在居民投放厨余垃圾后可以及时清理自带垃圾桶和洗手,同时在垃圾桶上加装一些遮雨棚,通过这些细节设计提升居民自行“破袋”意愿。

第四,借鉴抗疫过程中的下沉干部工作模式,让经过专业培训、政治觉悟高,肯吃苦的下沉干部充实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保证每日都有志愿者或工作人员在居民投放厨余垃圾时进行指导与帮助。

第五,引入民营资本加快建立生活垃圾智能分类驿站,以科技方法减少厨余垃圾存放时的二次污染问题。

垃圾分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化工程,厨余垃圾准确分类投放是这一系统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最难的一个节点,只有更细化的工作才能将这项工作做好,做到底。

猜你喜欢

厨余垃圾桶垃圾
厨房里的芽芽
厨余垃圾特性及预分选处理技术
垃圾去哪了
投进垃圾桶的信
投进垃圾桶的信
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有机肥市场方兴未艾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不同厨余垃圾发酵效果比较
倒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