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卡波糖、格列美脲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对比研究

2020-10-12麦镇流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14期
关键词:格列美波糖阿卡

麦镇流

[摘要] 目的 探索阿卡波糖、格列美脲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对比其临床疗效。 方法 以2018年1月—12月期间,于该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从中选取45例,给予其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以此作为该次研究的参照组;另取同期45例患者,给予其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及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及血脂水平均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62.22%(P<0.05)。结论 结合该次研究结果说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显著降低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较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更具疗效。

[关键词] 阿卡波糖;格列美脲;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97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7(b)-006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arbose, glimepiride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45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treated with acarbose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as the reference group in this study; another 45 patients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given its glimepiride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for treatment.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blood glucose index and fluctuation rang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es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P<0.05); the insulin resistance level, islet β-cell function index and blood lipid level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es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86.67%,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62.22%) (P<0.05).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glimepiride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improve islet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hich is more effective than acarbose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Key words] Acarbose; Glimepiride; Metformin; Type 2 diabetes

糖尿病作為一大代谢性疾病,主要见于中老年肥胖人群,因胰岛素的水平绝对或相对缺乏,血糖水平升高,引发一系列的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本身虽然并不可怕但其并发症在当今医学治疗中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糖尿病的治疗理念为合理控制血糖水平,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诸多糖尿病的患者中大多合并患有冠心病及高血压,疾病之间相互影响,对老年患者的健康水平带来极大的威胁,临床上以往常采用促胰岛素分泌等药物进行治疗,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I型与2型。其中2型糖尿病又称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较大比例,2型患者的胰岛功能未完全丧失,而是胰岛β细胞出现功能退化,致使其对于胰岛素的分泌出现功能障碍[1]。目前临床上没有根治糖尿病的方法,只有通过多种手段干预来控制患者的病情[2]。药物治疗是较为主要的一种手段,该文选取2018年1—12月共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旨在研究阿卡波糖、格列美脲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对比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从中选取45例,给予其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以此作为该次研究的参照组;另取同期45例患者,给予其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纳入标准:①参考《中国糖尿病外科治疗专家指导意见》2010版中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患者均符合其中的症状描述;②患者经血糖检测,空腹血糖值均≥7.0 mmol/L。排除标准:①经敏感测试,患者对研究中所使用的药物具有强烈的过敏反应;②经进一步排查,患者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情况;③患者患有其他对该次研究存在干扰的疾病。其中,参照组患者男26例,女19例;年龄在34~70岁之间,平均年龄(48.26±12.37)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59±2.42)年。试验组患者男23例,女22例;年龄在36~71岁之间,平均年龄(45.15±13.64)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4.17±2.3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参照组患者采用阿卡波糖片,首次服用1片/次,3次/d,后逐渐增加为2片/次,3次/d;联合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于晚餐后首次服用1片/次,后逐渐根据患者病情调节剂量至2~4片/次,1次/d。持续治疗1个月。

给予试验组患者采用格列美脲片,早餐后服用,治疗初期1~2 mg/次,1次/d,而后维持剂量在1~4 mg/次,1 d/次,参考患者血糖变化情况,最高可调整至6 mg/次;联合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于晚餐后首次服用1片/次,后逐渐根据患者病情调节剂量至2~4片/次,1次/d。持续治疗1个月。

1.3  评价标准

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血糖波动幅度、胰岛素抵抗水平指标、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血脂水平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作为该次研究的评价标准,具体如下。

1.3.1  血糖指标及波动幅度  以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FPG)、餐后2 h血糖值(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进行对比,并计算患者血糖波动(MAGE)的平均值。

1.3.2  胰岛素抵抗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及血脂水平  以患者治疗前后的胰岛素抵抗水平指标(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进行对比。

1.3.3  治疗效果  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FPG控制在6.0 mmol/L内,2 hPG控制在8.0 mmol/L内,HbA1c控制在7.0%内;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FPG控制在6.0~7.8 mmol/L之间,2 hPG控制在8.0~10.0 mmol/L之间,HbA1c控制在7.0%~9.0%之间;

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依旧,甚至严重,FPG>7.8 mmol/L,2 hPG>10.0 mmol/L,HbA1c>9.0%。

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样本总量]×100.00%。

1.4  统计方法

数据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指标及波动幅度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及波动幅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及波动幅度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参照组,且血糖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胰岛素抵抗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及血脂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及血脂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及血脂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患者的HOMA-IR、LDL-C及TG水平均低于參照组,试验组患者的HOMA-β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治疗效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6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在不断地富足,且对体育锻炼的漠视,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患上“富贵病”。糖尿病则是“富贵病”的一种,是由于患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的分泌不足,以及胰岛素的利用存在障碍,引起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同时具有高血糖、尿液含糖等症状,若患者不引起重视、不及时治疗,则容易引发多系统的损害,如眼部、肾脏、神经系统、心脏、血管等。糖尿病通常是导致慢性病变,继而引发功能减退与衰竭,病情严重时则引起急性代谢紊乱[4]。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主要是由于遗传以及环境2个因素所引起,不同类型的糖尿病之间,也存在不同的发病机理;在临床医学及流行病学研究中已经表明,2型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故在预防糖尿病的措施中,杜绝不良生活方式是根本出路。临床上对于治疗2型糖尿病,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起效迅速,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状态。

临床上针对治疗糖尿病,主要采用2种形式,即为患者注射胰岛素,并口服其他药物进行治疗。阿卡波糖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其本质为低聚糖,可在患者的小肠上部与α-葡萄糖苷酶可逆结合,进而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减慢糖类的分解速度,达到缓解肠道吸收葡萄糖的速度,以此降低血糖水平[8]。格列美脲则属于胰岛素促泌剂,可刺激患者体内的胰岛素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进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格列美脲还具有胰外降糖作用,其对于葡萄糖转运蛋白的表达,可加强非氧化代谢作用[9]。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经口服进入患者体内后,不与患者的血浆蛋白结合,基本上由尿液排除体外,其降糖持续时间可长达8 h,安全性较高[10]。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及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及血脂水平均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62.22%(P<0.05)。

综上所述,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显著降低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较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更具疗效。

[参考文献]

[1]  张辉,张琳美.糖尿病类药物联合用药的临床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19,31(4):75-78.

[2]  卢汶,陈小燕.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对比研究[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9,47(4):404-406,410.

[3]  吴利.阿卡波糖或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的疗效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15(5):26-29.

[4]  李寒梅.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8):88-89.

[5]  廖国杭,王翠捷,曾裕宏.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 11(21):82-83.

[6]  张红霞.口服降糖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17, 29(2):75-78.

[7]  许雯,母义明,赵家军,等.以二甲双胍和西格列汀为基础的三联降糖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非劣效临床研究(STRATEGY)[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7,47(3):271-284.

[8]  焦国伟.格列美脲、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 3(17):151-152.

[9]  李晓蕾.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阿卡波糖片联合治疗继发性磺脲类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6.

[10]  许林鑫.阿卡波糖联合格列美脲治疗二甲双胍不耐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 7(21):88-90.

(收稿日期:2020-04-21)

猜你喜欢

格列美波糖阿卡
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冬天来了!
大自然的一年四季
天麦消渴片与格列美脲片致药源性肝损害1例
格列美脲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Ⅱ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阿卡波糖抑制Ⅲ型α-葡萄糖苷酶动力学研究
格列美脲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于固相萃取的研究
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37例
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