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且行且思,在磨练中成长

2020-10-12潘志娟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口诀教案乘法

潘志娟

新课程改革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是简单的教书匠,更是一名研究型的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全方位的磨砺。“好课多磨”,磨课,是精益求精的教学呈现和反思;磨课,是发人深省的教学设计和分析;磨课,是不失时机地提升教学智慧。就拿我这次参加 “新秀杯”选拔赛来说吧。

一、赛前磨:同伴指点,“磨“去常态课中的陋习

比赛前夕,磨课团队的成员每周观随堂课,记录我的课堂语言,还拍摄了视频。在同行和领导的指导下,我找来了一些经典课的听课笔记,学习里面的小结语、提问语和评价语,在后来听课的过程中,我也刻意记录一些,并把它借鉴到自己的课堂中,教学语言的运用变得更为精辟、简练、生动了。议课时同行们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集思广益,不断引领我前行。

二、赛中磨:团队合作,“磨”理念和教学设计

教师的理念是课堂教学的支撑点,只有打磨理念,才能高屋建瓴,在课堂设计中,理念把握不准确,教学往往会出现偏差。

比赛的前天中午,确定了“7的乘法口诀”这一内容后,磨课团队的老师集中在一起讨论。我们比较了不同版本教材的这一内容,查阅了诸多资料,到班上作了实际调查,发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都能独立地编出7的乘法口诀,有错误的也都是较大的得数算错,且学生几乎都是从口诀的结构出发编写的,所以并不一定理解口诀的意义。反馈以前的教学经验,学生应用“四七二十八”和“六七四十二”这两句口诀时错误率最高。基于此,我们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删减(删去了用填表的方式呈现用7连加的结果)、整合(把有些练习和理解意义整合在一起)和再创造(增创了画图理解口诀的意义),初步确定了教学思路:先让学生在复习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猜想,凭借前面学习的经验尝试编制口诀,再进行操作验证得出口诀。有意识地选择“四七二十八”进行乘法意义的沟通,“六七四十二”进行记忆方法的追问。思路确定了,每一步又该如何落实?学生在学习中又会遇到什么困难?如何引导启发?如何归纳总结?都逐一进行了课前的预设。

一堂好课的诞生,不只是个人力量的产物,而是众人智慧的结晶。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不仅要善于研究,也要勇于听取他人的批评和建议,博取众人建议之长,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设计,完善自己的教学思路。

三、赛后磨:专业引领,“磨” 教学效果和反思

一节好课,并不只是追求外在的表现形式,更应注意环节的有效性。“7的乘法口诀”我前后共上了三次。

第一次试上,磨课团队的老师集体观课,有的观察学生的反应能力,有的关注细节,有的关注课堂整体思路,还有的通过收集学生的练习纸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我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由于还没来得及把教案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所以课上,感觉是在背教案,只知道把教案表层的内容展现出来,知道每一环节要干什么,但不知道要达到那个地步,所以感觉各个环节不到位,无滋味。没有把自己融入课堂,真正关注学生的学,情况不理想。课后立即进行了第二次打磨。在这次的磨课交流活动中,主要让我明白了:教学没有可以复制的经典,磨课不是“拿来主义”,要把适合自己的东西拿来,不适合的东西丢掉,在磨课中还要保持自我,还要关注学生的学。

匆匆消化、吸收后就开始了下午的赛课。本节课上,面对学生时,我总算找到了点自我的感觉,我努力使自己关注课堂,关注学生,较第一次,对教案的把握、教学的层次、对学生的关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也许是心里底气不足,教学机智不够,也留下了很多遗憾。例如:在用图表示口诀的意义环节,我收集了学生的这样一幅作品:

口诀:五七三十五。     画图:

师:猜一猜,这位小朋友选的是哪句口诀?

生1:五五二十五。(学生中有不同意见)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五七三十五。

师:恭喜你,猜对了!

我再一看,懵了!收集时只以自己的思维判断学生,7的口诀嘛,肯定每排画了7个,没有仔细看。当时心里很急,啰啰嗦嗦说了很多题外话。赶紧追问:“如果要表示五七三十五该怎么办?”学生回答“每排再画两个”,我当时的感觉就是找到了救世主。课后校长给我指点:“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问问学生‘你怎么想的?给他肯定和表扬,顺便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反思:缺少教学机智。当发现错误时,如能让生1说说“你怎么想的?”或“为什么猜是‘五五二十五呢?”及时追问后,应根据学生的回答顺水推舟,把图修改好,这样应该能恰到好处让失误生成精彩。

赛后,总结前面经验,开始上第三遍,这一次我觉得有了一次大的飞跃。课堂上,我关注学生对提问的反应,是否明白了,是否思考了,每个环节学生的学是否到位了。我静心聆听学生的发言,比如,“4×7+7、7×5、5×7、7+7+7+7+7为什么得数都是35?”这个问题,在前两节课上都是一带而过,自认为学生都是想五七三十五的,通过沟通发现,其实不然,后面三题没有问题,而4×7+7几乎都是先算4×7再+7的,我就把它提出来了:“有不同想法吗?”没人应答,再追问:“怎样算得更快?”通过交流算法,再次巩固了口诀。

一次次磨课的过程,就是一次次不断接近和理解学生的过程,在反复磨课的过程中,可以暴露我们平时没有关注到的盲点和问题,解决这些盲点和问题,不只是对这一节课有意义,它可以给我们许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东西,虽然磨的是一节具體的课,但收获的是共性的教学规律,通过一次次的磨砺,逐渐接近教学真谛。

猜你喜欢

口诀教案乘法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口诀与加法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立定跳远》教案
口诀中的规律
把加法变成乘法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怎样熟记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