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毕业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探究

2020-10-12颜玉新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10期
关键词:小学核心素养

颜玉新

【摘 要】近些年来,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思想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如今的教育教学也不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小学毕业班数学来说,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需要老师先明确,只有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得到有效增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有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六个方面,老师应将核心素养教育渗透其中,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构建高效课堂。因此,本文主要谈谈提升小学毕业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毕业班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毕业班是衔接初中一道有力的枷锁,很多学生之所以上了初中之后才感到数学的难度提了很多,不单单是理论知识的积累与巩固,更多的是思想上的改变,很多初中生仍习惯用小学生的思维思考问题,导致数学学习非常困难,基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好毕业班的教学每个数学老师都应该去挑战,有利于由内而外的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并且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下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谈。一是提升小学毕业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意义,二是提升小学畢业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现状,三是提升小学毕业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一、提升小学毕业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意义

在如今的小学毕业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保障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只有基础知识牢固了,后续的一系列学习活动才可以继续开展,才能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升入初中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的心理落差和知识落差不会太大,而且都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有利于不间断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能够更好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二、提升小学毕业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现状

(一)主体地位薄弱

在如今的小学毕业班数学课堂教学中,虽然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化,尽量将小学与初中衔接的更加顺利,学生的心理落差就不会太大,但仍然有部分小学毕业班数学老师不懂得换位思考,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非常薄弱,不利于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的难度本就不在一个层面,如果学生把握不好课堂时间,后续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就会逐渐降低,无法突出核心素养教育的意义,基于此小学毕业班数学老师要先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要这样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才会落到实处。

(二)教学方式单一

很多学生之所以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所以以兴趣为导向的教学非常有必要,但在如今的小学毕业班数学课堂中,很多老师为了保险只采用一种教学方式,且学生展示的机会非常少,虽然当前有很多新颖的教学方式,但要是真的运用,老师和学生都承担着一定的风险,理论与实际往往相差甚远,最后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很多因素,导致小学毕业班数学教学方式太过于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此小学毕业班数学老师要做出一定的改变,要考虑到小学与初中衔接的问题,为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三)评价方式不妥

考试成绩虽然可以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但不能作为唯一标准,受应试教育影响,“唯分数论”一度受到很多人的摒弃,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改变了思想,但行为上的改变还是非常受限,因为对于如今的小学毕业班数学来说,评价方式依旧只是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这是评价方式不妥造成的后果,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此小学毕业班数学老师要从根本上去优化评价方式,除去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平时也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学习活动,将学生日常的表现也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动力,更好的衔接小学与初中。

三、提升小学毕业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一)创设数学情境,激发直观想象能力

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是抽象性,虽然小学数学知识都比较浅显易懂,但由于毕业班已经逐渐向初中过渡,所以仍然具备一定的抽象性,小学毕业班数学老师要以兴趣为导向,多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数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让学生有学习的欲望,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代入到数学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顺利衔接小学和初中,完成教学目标。

以北师大版小学毕业班数学《百分数的应用》这一节内容为例,老师可以基于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提高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设数学情境,先借助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加”这种物理现象,然后将其量化,并出示问题“盒子里有45厘米3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厘米3,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百分之几?”引出百分数的概念,后续的教学就会非常顺利。

(二)展示探索过程,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在如今的小学毕业班数学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探索过程学生也应该明确,我们当前直接用的很多数学公式都是前人经历了非常的困难和时间才推导出来,基于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老师就要有意识的给学生展示知识的探索过程,追溯数学知识的本源,知道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定理都是怎么来的,以此真正理解数学知识,通过这个过程,小学和初中可以很好地衔接在一起,因为初中有更多的公式和定理,需要学生拥有自主探索能力,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以北师大版小学毕业班数学《圆》这一节内容为例,老师要一步一步推导出相关公式,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圆的周长公式、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学生首先要知道半径、直径、圆心是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画圆、剪圆、折圆等活动,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以及半径、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作用,最后经历观察、试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根据公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三)理论结合实践,提高数学抽象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一度将学习成绩作为一个衡量的标准,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形成思维定势,也就是说学生思考问题的途径变少了,也变窄了,那么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就需要小学毕业班数学老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此打开学生的思维,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将抽象化为具体,也能够将学习兴趣转变成学习爱好,最大限度提高毕业班学生的学习质量。

以北师大版小学毕业班数学《圆柱与圆锥》这一节内容为例,在学生已经明确圆柱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活动,采用物理的方法去计算圆锥的体积,学生首先需要拥有一对同底同高圆柱和圆锥模型,然后运用裝水的方法去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多次测量圆柱和圆锥所装水的质量,发现他们之间是3:1,基于同底同高,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会对其印象非常深刻。

(四)进行小组合作,增强数学建模能力

核心素养理念的关键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针对于学生长期的发展,小学毕业班数学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给予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充分理解数学知识。学生不再被动地跟着老师的脚步走,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必要拥有自己的学习体系,而老师作为引导者和指导者,要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同时敢于交流、敢于探究、敢于发现问题。

以北师大版小学毕业班数学《正比例与反比例》这一节内容为例,老师可以先安装“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基于教学重难点“正反比例的意义,正反比例的判断。”在学生已经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后,提出问题“正、反比例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这既是对数学知识的复习过程,也是巩固过程,学生会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五)优化教学评价,促进数学运算能力

在如今的小学毕业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很多老师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直接跳过这一环节,或者敷衍了事,针对于核心素养教育的渗透,知识性和人文性要同时存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取决于教学评价环节。教学评价环节一般在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进行,老师要先总结一堂课的所以数学知识,然后再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讲解数学运算方面的知识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性格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语言,示情况而定,学生在初中就不会感到陌生,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高。老师也可以定期开展数学知识竞赛,将每个阶段所学知识融入其中,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评价和分值,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对小学和初中的衔接有一定的了解和明确。

综上所述,在如今的小学毕业班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真正意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做好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的衔接,学生不单单要拥有充足的理论知识,更要有意识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不论是形式上,还是心理上,老师和学生都要有所改变,由内而外的迎接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面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完成素质教育的落实,完成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实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敏,吴宝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一从教学过程的维度[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5(04)

[2]马云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5(5)

[3]胡美胜.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分析[J].中华少年,2018(10):52

[4]齐新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4):62

猜你喜欢

小学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