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研究

2020-10-12戴学莲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7期
关键词:主题单元实践策略教学设计

戴学莲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理解教材,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如何依靠教材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则成为小学语文课程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内容出发,对比传统教学指导方式分析主题单元教学实践意义,进而探究相应的实践策略,以期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主题单元  教学设计  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7-0087-02

引言

教材是课程实施最重要的凭借,从某种程度上讲,教材的编排决定着教师的教学实践行为。但是,教材的应用并不是机械、僵硬的,它需要教师的充分理解與挖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基于此,以教材单元内容为线索而形成的主题单元教学方式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并为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实践意义

所谓主题单元教学就是把整个单元作为一个系统,以单元主题为核心,以一个单元中各类材料为教学依据,进而实现整体施教,整体设计的一种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传统教学模式强调课文的独立性,依照单元中的每一篇文本单独施教,如此教学方式打破了编者对教材单元设计的逻辑性,使得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过程分散而缺乏层次,影响了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把握。针对此,主题单元教学则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指导中,主题单元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大语文观的渗透,即教材中各个单元在核心思想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其形成的语言环境自然也是共通的,教师把握主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实际上就是将学生放置于一个大的语言环境中,并促使学生在主题引导下进行整体思考与探究。在进行教育教学时,通常小学语文是以单元为模块进行教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当中结合单元主题为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让学生能够在单元知识的学习当中找到共同的知识体系。教师还要为学生加强阅读、口语练习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单元整体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学内容模块化。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注重整合每一单元当中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实践性,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语文知识,进一步建立语文体系,让学生能够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提升教师开发利用教材资源的效率,即教师围绕各单元主题,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打破了“教教材”的思维局限,将教材视为一种可开发的资源,并结合各个文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设计新的内容结构,更加生动地呈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指导效果。有利于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效果,即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不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单元主题的引导下从文化的角度探究不同文本的情感价值,将语文学习过程从“学知识”,转变为“学文化”,深入对语文课程的体会与理解。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主题单元的优势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结合主题单元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能够更好地开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更好地对小学生展开德育教育工作。结合主题单元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充分地理解课本当中所蕴含的知识点,并且根据实际生活对语文有一个深刻的认知,进一步加深对文章中材料的理解。使用主题单元教学模式,能够将学生带入到文本材料内容当中,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进行主题单元教学过程当中,还可以有效地拓展课堂知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某一单元的主题结构,引导学生从文本材料当中学习到文化内涵,以达到对学生德育教育以及思想行为习惯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另外,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还可以有效地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让学生能够进行举一反三式的学习,结合课外的拓展知识,充分提高学生的思维模式。

三、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实践策略

(一)立足课内,围绕主题进行单元课程整合

在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对教材的整合与完善,促使学生在整体单元主题的探究中,自觉完成对单元核心内容的挖掘与思考,提高整体学习效果。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教材安排了《观潮》、《走月亮》、《秋晚的江上》《花牛歌》等文章,这其中有侧重景观描写的散文,也有情景交融的现代诗,在“语文园地”部分,教材又安排了《汉江临泛》《鹿柴》两首古诗,从文本的情感主题来看,编者突出强调景物描写,并结合景物描写引出人文情感。而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则可以围绕主题,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并设计教学策略:第一,揭示主题,整体感知,即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并启发学生在掌握单篇文章主题的基础上,进行对比思考,找到不同篇章之间的主题联系,进而实现对主题的提炼,例如《观潮》一文,作者借助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抒发对自然奇观、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走月亮》一文,作者通过描写“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散步,展现了月光下美丽的景象,并呈现我与阿妈的浓厚感情等等,在这些篇章的主题对比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其中借景抒情中所传达出的人文情感。第二,创设情境,挖掘情感内涵。在阅读分析中,教师可以以《观潮》为例,为学生设置情境,并结合时间顺序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抒发情感的说法,进而利用同样的方式,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走月亮》《秋晚的江上》《花牛歌》等作品中体现出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的关系,这样学生则能够主动融入到文字所营造的情感氛围中来,在更加逼真、生动的情境中实现对文字的理解,对主题的感悟。第三,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在知识联系中夯实基础。情景交融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学生无论是在课内学习,还是在课外阅读中对这种方法并不陌生,基于此,教师设计了温故知新环节,要求学生立足主题单元内容,回顾、分享所学过的运用情景交融手法的文章,并在对比阅读中巩固新知,提高对单元主题的把握效果。

(二)内外融合,实现主题单元教学拓展延伸

在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应该将思路局限于课内,而是应该注重课内课外资源的有效融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生活实践,拓展阅读,充实主题单元课程内容,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进而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在内外融合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引导学生实现生活经验的迁移,在生活情境中实现课内主题的拓展。例如在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第三单元开始,教材以“人情练达即文章,处处留心皆学问”为切入,将单元主题的视角切入到现实生活,启发学生从生活中探究学问,基于此,教师则在学习单元内课文时应为学生的生活化思考提供空间,激励学生在文本的调动下,更加主动、深入地探究生活。第二,組织学生展开实践活动,在活动体验中深化对主题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了《牛和鹅》、《和时间赛跑》、《滴水之恩》等文章后,教师以“学会感恩”为主题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设计方案,切身感受父母、同学、老师之间的情感,并深入剖析感恩的主题,实现主题的升华,促进学生塑造正确的情感价值理念。第三,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例如在学习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等文章后,教师要求学生课外自主选择相关题材文本,并展开阅读,同时调动其阅读交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深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主题,拓展主题单元探究与思考。

四、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提高教学效率

(一)引导学生感悟文章意境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受阅读材料中的意境,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阅读材料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使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能够彻底爱上阅读。在课堂教学当中,主题单元的整体教学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能够让学生改变传统的课堂学习行为习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只是向学生单方面讲述着文章中的中心思想,没有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进而忽略了学生对文章感悟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逐步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感悟文章当中所阐述的意见,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文章作者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因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效率偏低,无法有效传递文章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无法使学生感受到文章背后的深奥内涵,在新的教育模式推进下,教师应当摒弃这一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精细化地讲解文章中所蕴含的重点以及难点,带领学生充分地阅读揣摩优美的文章片段,让学生在这一过程当中,思维视野更加开阔,能够更好地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感情。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进一步深刻感悟文章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提高对知识点的积累,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有效的利用这些知识点,形成学生独有的解题思维,进一步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另外,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使学生能够大胆地发表自己对阅读材料的观点,保持课堂良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二)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更好地进行单元主题教学

实际生活当中的教学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引导学生能够认真观察,将这些学习资源与课堂知识有效的进行融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1.引导学生根据实际生活经验,结合单元主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例如,进行课外拓展阅读“信息化时代”过程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知生活当中与信息化时代相关联的都有哪些事物?自己的学习生活当中,信息化时代有没有帮助到自己学习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由地发表言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紧密联系实际生活,深刻理解课外阅读所蕴含的信息,进而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思考,当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到一起时,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可以使学生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

2.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学习中心思想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单元主题的教育内涵,使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有效地运用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以及文化内涵。教师要在这一过程当中,向学生传递阅读材料中所蕴含的生活感悟,让学生能够养成健康良好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例如,在五年级第四单元主题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感悟到革命先烈艰难险阻以及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让学生对文章产生深刻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明白现在生活的不易,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以及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指导中,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为教学实践提供了重要的载体。主题单元教学从宏观角度,为教师的课程实施行为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基于此,教师应立足学生主体需求,结合教材内容,围绕主题进行单元课程整合,并探究课程内外的联系与沟通,实现教材单元内容的拓展与延伸,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仉烈艳.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法的优势及设计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39-40.

[2]荣星晓.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初探[J].文教资料,2019(04):62-63.

[3]李思颖.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0):37-38.

猜你喜欢

主题单元实践策略教学设计
让主体性活动推动整体阅读教学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