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论
2020-10-12杨七娘
杨七娘
【摘 要】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改革和创新之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当下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之中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之一,本身小学数学学科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数学学科有着重要的阅读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题目之中挖掘关键信息以增强自身问题解决能力。但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之中,小学数学教师往往无法真正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素养,难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性热情。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研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如何构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数学阅读素养。
【关键词】阅读素养;可持续学习;小学数学
对于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而言,大部分数学教师认为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责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关注到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改革和创新之中,小学数学教师经常会将应试标准纳入到课堂教学体系中,引导学生开展被动式学习,解决数学问题,而增强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并不会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之中增强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无法通过阅读理清数学的内在规律和潜在关系。本身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不给予充足的阅读基础,便难以在审题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进而造成学生数学学习有效性达不到预期目标,从而影响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意义
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只关乎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逐渐下降,难以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本身小学生心智属于不成熟阶段,在小学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思维学习智力和学习习惯有着强有力的引导作用,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之中,数学教师通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审题过程中能够挖掘解题关键点,从而提升学生解题能力,并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从而强化小学生数学学习素养,并且有效根据阅读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解题效率和解题准确率,为学生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利用对比阅读,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的、合理的阅读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首先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通过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增强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性,并引导学生在数学阅读之中对数学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和阅读,以此挖掘数学材料中的差异性,并根据其中包含的内在规律和潜在联系,让学生挖掘重要的解题信息,帮助学生突破数学学习难点,增强对数学内容的理解。
比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本内容对质数和质因数的描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质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就叫作这个合数的质因数”,这两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语言生涩,形式相近,难以识记,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帮助理解识记。通过阅读、对比、思考,找出相近知识点的异同,帮助理解,提高学生识记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多次阅读
由于小学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特点,许多概念性知识无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产生理解和记忆,更难以增强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了有效强化小学生数学学习有效性,数学教师便需要关注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多次进行材料阅读,将阅读内容进行反复练习,挖掘其中包含的内在规律,以理清数学的知识体系。而小学数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次阅读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简单阅读了解所学习新课内容的主要思路,并划清教学的重难点内容,以此在针对性和分层次的阅读之中提升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第二阶段,阅读应对于每一个字句进行详细阅读,认真理解每一个字句中包含的主要含义,并对于重点词语进行反复推敲,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在教师教学中能够有望突破。第三阶段,通过对阅读材料内容的综合分析,将各个重难点知识点连接起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质疑,并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提升学生数学解决能力。通过多次阅读方式,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将复杂化的内容逐渐变为简单化,以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增强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比”这一课时,引导学生自列阅读提纲:(1)比的内涵是什么?(2)比各部分名称是什么?(3)怎样进行比值的求解?(4)比值的应用价值是什么?(5)比和比值的联系及差异?学生根据自己的提纲进行阅读,可在书本中圈出相关内容,获得答案,在不懂的地方加上标记,进行重复阅读。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进行阅读,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调动自己的思维,并自觉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自己的阅读能力。
(三)潜心会文,动中悟意
潜心会文,动中悟意主要是让学生在对数学内容阅读的过程中,凭借自身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开展相关的理解,并通过多样化学习方式去主动感受和体会数学文本所包含的内在规律,以实现对文本的有效阅读,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从而关注到数学语言的特殊性和趣味性。而且在阅读之下,能够真正把握每一个阅读文本内容所隐藏的数字关系,以强化学生数学学习有效性。
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解答“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完成的个数于零件总数的比是1:3。如果再加工15个,就可以完成这批零件的一半。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师:“根据以上信息,你知道了什么?”(初读,明确题目中讲的是什么事)“表示什么意思?”(理解性地读,把题目中每个词、句的含义弄清楚)师:“你能把题中的条件用線段图表示出来吗?”(当学生在理解上碰到困难时就借助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图中的1/3、1/2和15个之间有什么关系?”(分析性地读,探求已知与未知以及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读读画画,终于列出算式:15÷(1/2-1/3)。
总之,为了有效强化学生数学素质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师有效贯彻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奠定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以增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通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让小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之中更加关注到数学题目所包含的关键点,通过自身对题目的分析和把握,增强学生解题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之中克服学习困难,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对数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强化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红专.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探微[J].中学教学参考,2010(23)
[2]黄德忠.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思考和实践[J].教学管理,201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