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材为引导,开展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2020-10-12吕鑫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7期
关键词:生物圈人教版生物学

吕鑫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在初中生物课堂中以教材为引导,开展生活化教学,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爱上生物学习,热爱生活。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帮助初中学生树立生命观念,培养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生物  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7-0053-02

生物学是一门与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生产实践、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学科[1]。初中阶段的学生刚进入青春期,对发生在自己身体中的一些现象和变化感到十分好奇和困惑。大自然中的神奇景象和隐藏在生活环境中的奥秘对学生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主要讲述生物与生物圈的关系,分章节介绍了生物圈中的人、其他生物等知识。与旧版本教材相比,新编人教版(2011年)初中生物教材充分体现新课标要求,以人为本,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容贴近生活,重视探究性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和素养[2]。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期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使他们对今后的职业选择和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利用教材,挖掘背景知识,尽量拉近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把获得的书本知识内化为生活技能,学以致用。

一、情景导入生活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受升学考试分值占比的影响,初中生物学科在很多学校以及学生的心中地位并不高,学生下意识地认为生物学科并不重要,因此不是很感兴趣。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的每一节都以“想一想,议一议”为情景引入,以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发问题和学生思考,并配有与内容相关的精美图片,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可以直接利用该环节内容展开新课教学,引出本节课知识点,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编或选择与该知识点相关的社会热点情景展开教学。

例如,在学习“血液的组成成分”时,教师出示一份医院检验科报告单,让学生阅读报告单,将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测定值与正常范围值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判断该患者可能患有的疾病,进而引出血液的组成成分及其功能的学习。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将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但又不太了解的血液检验知识进行一一分析,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积极思考的科学素养,又让学生觉得学习生物学知识是有用的,可以解释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实例,进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二、重难点知识生活化,帮助学生理解

生物学有一些现象比较微观、抽象,学生不容易观察和理解。在新编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的正文中穿插有“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小资料”、“资料分析”等栏目。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材料开展生动、形象的教学活动,将难以理解,深奥的知识生活化、简单化,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

例如,“血流的管道——血管”一节的重难点是“不同血管的特点与功能”。血管位于人体内部,学生不易观察。教材中有动脉和静脉横切面以及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态的图片或动画,让学生观察起来更加直观。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三种血管的特点和功能。如“手臂上的青筋是什么血管?”“去医院输液的时候,针刺的部位是什么血管?”“如果采的是手指血,又是什么血管?”“看中医时,把脉指的是什么血管?”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经历过的,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不清楚其中的道理。教师抛出这些问题后,学生的求知欲大大增加,通过自主学习,比较分析,最终得出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本节的重难点知识,学生不仅学得有趣轻松,加深了理解和认识,更是让学生明白了“生活处处皆学问”的道理。激发了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本节教材中有则小资料:“由于动脉血管中血流速度快,因此,如果动脉血管受到损伤,应该尽快救治。如果是大的动脉血管的损伤,更是一刻都不能耽擱的。”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偶尔会遇到受伤的情况。如何冷静地应对血管破裂,伤口流血,并科学地进行包扎处理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生活技能和智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血流的速度、颜色等初步判断是哪种血管破裂,然后判断应该在近心端还是远心端包扎。当然,教师还应该教会学生懂得求助他人,及时就医等生活常识。通过这样一些生活化的情景教学,培养了学生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的素养。

三、课后延伸生活化,拓宽学生视野

在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的大部分章节后都有一个“科学·技术·社会”的栏目,主要介绍了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前沿或社会现象,是对该章节正文内容的补充和拓展延伸。生物科学在医学、农业、工业、现代军事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生物课堂上适时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延伸教学,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更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良好契机。

例如,在学完了“生物与生物圈”这一单元后,有一个“生物圈II号”的“科学·技术·社会”资料介绍。人类能模拟一个与生物圈类似、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吗?美国科学家“生物圈II号”实验告诉我们,迄今为止,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这样一个具体的实例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起单纯的说教,学生能更好地认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于中学生来说,有哪些行为习惯是在爱护环境呢?通过表达交流,学生意识到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态度,爱护环境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四、结合当前生活实际,丰富教材内容,学以致用

猜你喜欢

生物圈人教版生物学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节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模拟生物圈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生物圈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