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2020-10-12曾德松
曾德松
一、指导思想
《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是一篇描写济南独特的冬天景色的一篇散文,在文章中,老舍先生不仅描绘出了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象,更是由此抒发出了对祖国山河的赞美、赞叹与热爱之情。讲解本课主要通过利用多媒体及各种硬件设备,改变平时单一且乏味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走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的兴趣,通过教师的启发性学习,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看视频了解济南的冬天的独特魅力,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济南冬天特有的风光,让学生更好地去欣赏,去品味。
二、教学目标
(一)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走进课堂,让学生充分领略济南冬天的独特美景,以及济南冬天的秀美。
(二)让学生充分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三)让学生能够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并熟读课文,体会文章中语言的运用与描绘,学习
(四)并掌握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以及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
深刻体会作者老舍先生对于济南的喜爱和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感悟老舍先生寄托在冬日里的深情。
(五)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散文写作能力。
(六)通过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三、教学重难点
(一)梳理文章的结构。
(二)学习文章中的语言特点。
(三)掌握景物描写的表现手法,并进行仿写。
四、教学准备
电脑,课外阅读资料,多媒体讲课课件,多媒体教室
五、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文章《济南的冬天》(学生和老师齐读课文的题目)。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舍予这个名字,正是老舍先生姓氏“舒”拆分而来的。
教师引用诗句:我们读过毛泽东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也读过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那同学们来说一说北方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发言交流
1.同学们通读完课文,来说一说北方的冬天和课文当中描写的济南的冬天有什么区别呢。
2.课文中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3.阅读完课文,同学们是怎么给文章分段落的?每个段落都讲了什么呢?
(三)多媒体放映
1.给学生播放济南冬天时的视频。
2.让学生观看济南冬季的景色照片。
3.视频和照片观看结束后,学生结合课文,谈一谈济南的冬天有哪些不一样。
(四)文中字词
响(xiǎng)晴 着(zhuó)落 发髻(jì) 看(kān)护
(五)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教師提问:
(1)课文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济南冬天的什么内容?(天气)
(2)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提示学生用课文中的内容来说)
(3)描写济南冬天时,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4)运用的写作手法在文章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5)课文中出现的“响晴”“响亮”,都带有一个“响”字,但是却没有特别大的声音,所以“响晴”和“响亮”,在文中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段总结:文章中,老舍先生拿北平、伦敦、热带来和济南作对比,得出:在北中国的冬天,济南是个宝地。根据课文内容总结出,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气候温晴。
2.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
老舍先生用三个自然段的内容来描写济南冬天山上的景色,分别写了被阳光朗照的山(提到城、山、人),被薄雪覆盖的山(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顺序),以及城外的远山。
出示课件:展示图片
过度:课文第二自然段开头写道“假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一句话转到了对济南冬天的山和水的描写。教师提问:
(1)文中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2)读完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老舍先生明明在写天气,又是怎么写到山景上的呢?
(3)课文中第二段写到了济南的山,第五段又写到济南的水,那么课文中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山景的呢?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水景呢?
(4)济南既有山,又有水,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山上的景色?分别是什么呢?又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呢?
(水:暖 绿 清)
出示课件:展示图片
(5)第三自然段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妙”字用得好不好?又妙在何处呢?
(6)老舍先生是如何描写城外的远山的?
(7)在文中的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的描写中,作者多次运用了修辞手法来描写济南冬天的山和水,同学们读到的都有哪些?边读课文边勾画下来,并说说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8)通过整篇文章,同学们体会到了什么? 文中表达了老舍先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仅仅是为了表达对济南冬天的感情吗?
(9)同学们思考一下,想一想,为什么老舍先生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重点讲解:移步换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出示课件:
①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a. 让学生一起齐声朗读。
b. 让学生说一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c. 如果把这句话换成:快日落时,太阳斜射在山腰,薄雪露出粉色,好不好?
②让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深刻体会老舍先生细腻的情感。
a. 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
b. 点学生起来读
c. 男生和女生进行朗读比赛
3.课堂总结
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如此“温晴”,他描绘的不仅仅是济南的山、水和天,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对济南冬天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国的美丽景色,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4.布置作业
(1)文章中多处运用修辞手法,挑几句进行仿写。
(2)让学生来写一写自己家乡的冬天。
(3)让学生在课下读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进行课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