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疍家习俗文化调查

2020-10-12赵家彪王扬能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4期
关键词:陵水习俗调查

赵家彪 王扬能

摘 要:居住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的疍家人,其独具特色的习俗代代相传,体现了这一地区习俗文化状况与地方特色。

关键词:海南;陵水;疍家;习俗;调查

笔者于2011年11月随海南省民族博物馆疍家文化习俗专题调查组深入陵水自治县新村镇、英州镇,针对性地对疍家这一“以舟为家、以渔为业”的群体的传统文化进行调查,拜访了居住于新村镇海鹰管区的郭世荣和英州镇赤岭村委会的梁华欢,调研疍家人婚俗和丧葬等传统习俗,通过对该地区疍家婚庆、丧葬等习俗的调查,对疍家传统文化习俗进行深入了解和探究。

1 陵水疍家基本概况

疍家,别称疍民。有自己的语言,近于粤方言。陵水疍家主要聚居在海南岛东南部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的海鹰、海鸥、海燕村委会,部分散居在英州镇赤岭村委会。新村镇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南部,东临黎安镇,西与英州镇相邻,北面与三才镇接壤,距陵水县城12千米、三亚市50千米、东线高速公路入口12千米。新村港属舄湖型港湾,四周环陆,西侧仅有一个宽200米的出海口。水域东西长约4.63千米,南北宽约3.704千米。港湾沿岸均为沙滩,北部浅滩外缘为珊瑚滩。港湾中部底质以泥沙为主,四周浅水处以珊瑚为主。港湾航道狭窄弯曲,最浅处水深1米左右。港湾水域水深为3.6米,最深处达11.4米。新村港湾内水质好,属泥沙底,是养殖珠贝和優质鱼虾的理想水域。该港1981年8月培育出我国最大的“珍珠王”,直径为19毫米。自1984年开始,疍家人世代以船捕捞为主的历史开始改写为从事网箱养殖等多种产业模式,从养殖经济价值较低的军曹鱼、海龙鱼到现在价格高昂的金昌鱼、青斑鱼、龙胆鱼、龙虾等海水养殖产业,远销至香港、台湾、日本。

赤岭村委会原属新村镇管辖,现属英州镇辖区,村旁为赤岭港,为陵水三大渔港之一。

新村港在清咸丰元年(1851)前开始建港。随着渔盐业的发展,商贾来往繁多,港口逐步发展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52年起至今已建起3个码头,分别为供油系统和珍珠养殖码头(现为新村中心渔港码头)、水产码头、港务所码头(现为旅游码头)。过去的港务所码头是货运码头,主要把海南的木材、椰子、钛矿等物资运往广州、佛山、江门等地,再把广州、佛山、江门等地的化肥、陶器、瓷器等日用品运回海南。现藏于中国南海博物馆的冯安泰(已故)版《广东省辖内流水簿》(冯安泰曾担任过新村运输社的船长)和现藏于海南省民族博物馆的梁华欢版《更路簿》,这两本更路簿同属陵水疍家遗存。其中冯安泰所从事的职业是货物运输,其《流水簿》主要记录商贸往来中的广东沿海港口到海南岛驶船水程更路志录。内容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广东海南岛潮水退定时更志录”,记录了一年12个月每天海域潮水流向;第二部分为“广东海南岛驶船水程更路志录”“广东驶船下海南岛更路志录”“自硇洲上至澳门潮水省城内河番志录”“广东江门驶船下北山水程更路志录”,记载往返于广东东南沿海及环海南岛东西部沿海出发港口、航线、更数、岛礁沙滩名称等内容,以此来识别航海中沿途港口、路程、海水流向、岛礁水道等。

梁华欢版的《更路簿》,征集于2016年8月。这本《更路簿》记录南沙群岛航行表、西沙群岛航行方向和海南岛潮水退定更志录等内容。据梁华欢口述,1958至1960年间,他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多次带领疍家渔民驾驶木帆船,仅靠一个老式的航海罗盘和《更路簿》,前往西沙群岛开展捕鱼作业,印证了南海诸岛属于我们的“祖宗海”、属于中国领土的事实。

由于历史原因,能够保存下来的疍家遗存《更路簿》极少,梁华欢版的《更路簿》比较完整,真实记录疍家渔民航行至西沙、南沙群岛各岛礁的航海航向和航程等资料,既是疍家在南海海域捕捞作业的航运指南,又是研究疍民渔耕文化的重要史料。

据考证,居住于陵水黎族自治县的疍家人系清末民初年间相继从福建的泉州和广东的顺德、台山、阳江等沿海一带迁入。“民国初年,疍家人在新村港(原桐栖港)海滨搭茅棚居住,至民国16年(1927),全港疍家人有60余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村港进行“海改”,把疍家人定为“疍族”。全国确认为56个民族时,因没有“疍族”之称谓,便将“疍族”改为汉族。①

过去,疍家人在海岸边搭建起一排排简易的棚户楼,陆上居民把它称为“疍家棚”,其结构为用约12根木头立桩柱,桩柱被海水浸泡,用椰子叶编织成一张张类似于草席或旧船板当作棚楼墙,用旧船板铺设棚楼板,用茅草或油毛毡作棚顶。在“疍家棚”里,一般都有会客的正堂和卧室,“疍家棚”一般离海面2到3米,涨潮时小舟可停靠在棚户楼旁。“1958年,新村公社党委对墟镇建设做出全面规划,动员海上疍家渔民迁上陆地盖房居住。直至1975年全体疍家人响应政府的号召,全部迁移到陆地居住。到2007年12月止,新村疍家人已有2554户,13786人,居住房子百分之九十为平房和楼房。”①

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疍家人是原居于陆地的汉人,也有学家认为,疍家源于古越族,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被称为“疍”族是因最初汉族人见疍民使用一种特殊形式船只—“船首尾皆尖高,船身平阔,其形似蛋,故称疍船”②;也有学者说是因为他们在船上养三鸟,并以三鸟蛋作为向朝廷缴税之物故称之。广东著名学者屈大均称他们为“真粤人”,“疍户以舟为宅,捕鱼为业,或编篷濒水而居”③,长期生活在水上,人不离船、船不离海,过着漂泊的生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陵水疍家人不仅在性格、语言、服饰、居所等方面与众不同,而且其婚庆、丧葬等习俗也独具特色,代代相传,保持了较为古老的传统习俗文化。

2 婚庆习俗

陵水疍家婚庆习俗与陆居汉族有异,新中国成立前多由父母包办。新中国成立初期,疍家男女青年都通过自由恋爱而谈婚论嫁,但在旧观念影响下,疍家人仍然保留部分传统的婚庆习俗。一是“胎配”,“胎配”的双方都是朋友,双方妻子怀胎时约定,生一男一女结为夫妻,否则结为兄弟或姐妹。二是“定命”,孩童时订婚,长大后结为夫妻。三是“童婚”,双方父母达成协议,把女童领回男方抚养,长大后结为夫妻(这种状况多为女方家庭困难,男方拿出一定的财礼为女方家庭排忧解难)。四是男女双方在婚前从不相识,全凭双方父母包办。

疍家人传统的婚姻嫁娶习俗,从“问亲”“订亲”“啼夜”④到“迎亲”,每个步骤都讲究礼节。“问亲”,女孩到适婚年龄时被人相中,男方家便委托媒婆拿着槟榔上门问亲,介绍男方情况,女孩父母根据媒婆所说的男方家庭情况和男孩情况,如果觉得不合适,会当场谢绝,如果觉得满意,便对媒婆说容我们和叔公一起商量。女方家拿定主意后直接向媒婆表达意向,拿不定主意的要召集族亲来商量对策。“订亲”,男方获得女方同意后,订亲之日,男方的家长在长辈和亲朋好友或媒婆的陪同下,奉上槟榔、糕点等到女方家订亲,双方家长为此商议,若女方家答应这门婚事,便用红纸写出女子“生辰八字”,托媒婆带给男方家,请道公为其合婚,不管是否兼容相克,都得及时转告女方家。如果道公测算出男女两命合婚相容,便写一份迎亲良辰、出门时辰、拜堂时辰、婚宴时间的字帖交给男方家,随即按良辰吉日举办婚礼。“啼夜”(哭嫁),出嫁前一晚,父母健在的,姑娘必须哭得悲哀伤感,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家门不幸,父母双亡由哥嫂抚养成人的,则哭声中表达出今生无法报答父母恩,只有不忘哥嫂的情怀。正如疍家歌谣所唱:“我爹我娘归阴无人养,幸得我嫂抚养我姐妹成人,今世难报生身(亲生)父母恩,哥嫂养育之功胜过我生身爹娘。⑤”“迎亲”前2天,旧时的“新娘房”(洞房)或安在渔船上或在“疍家棚”内,新婚之日,新郎不出门,新娘由伴娘陪同,在夜间的丑、寅、卯三个时辰中任选一个时辰,把新娘从娘家送到新郎家。旧时的“迎亲”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是从娘家乘彩舟过门;第二次是在夫家“拜堂”后返回娘家;第三次是在清晨,婚宴之前由伴娘陪同乘彩舟重回夫家。意为有去有回,福星高照,大吉大利。

3 丧葬习俗

据郭世荣老人口述,疍家人的丧葬习俗,实行棺木土葬。葬仪过程分为停尸、报丧、守灵、入殓、出殡、下葬等形式。过去在船上不幸去世的疍家人,亲人便将死者平放在舱头的左侧,面朝船头并用白布盖上,返回港口后把遗体安葬在沙滩上,然后放声大哭。接着派人买来棺木,并请陆上居民收尸入殓,选定墓址安葬。现在疍家人在岸上都有住房,都会把尸体安放在厅堂。

停尸,人近临终,亲属便将其从卧室移至厅堂,安置在平铺于地上的垫着木板的席子上。疍家人认为厅堂是祖宗神灵汇聚之地,如果人死于卧室床上,则为不利。死者在弥留之际,一般不做抢救,只忙着准备后事,主要表现为死者洗身、梳头,并换上全新的寿衣、袜子、寿鞋等,让死者干净而体面地到另一个世界去生活。此外,在死者嘴巴处放置一枚银圆(现多为硬币),以保其真气,使魂随身在;同时让死者手握纸币,衣、裤兜里也要放置纸币,在气绝声息后,把所有纸币取出,接着用白布将死者盖住,在尸体旁各放置一个陶盆和香炉,供前来凭吊的亲朋好友焚香烧“宝”(当地对冥钱的叫法);并用竹竿撑起一条红色布竖立在屋前,上面写着死者的生辰卒日,料理完后,亲属们便围着死者放声大哭,诉说离弃的痛苦和悲伤。

报丧,疍家人遇到因病去世的,死者的家人会通知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男女都会主动前来死者家中帮忙,帮忙宰猪、做饭、炒菜、端盘、洗碗、制作花圈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守灵,守灵人多为直系的亲属(包括外嫁女),守灵期间,请来道公为死者举行招魂送行仪式以及请来八音队为死者演奏哀乐,八音乐队一般由3至5名业余艺人组成,乐器主要有唢呐、铜锣、木鼓、皮鼓等。同时用整鸡或猪头肉、米饭、酒、茶水作祭品,焚香烧“宝”作祭礼仪式,戴孝的直系亲属从死者断气到入土为安的7天时间内不能洗澡、换洗衣服、在床上睡,也不能吃米饭(只能食面条)及做其他事情。直系亲属戴孝守灵,亲属要边哭边唱哀歌,以表示对死者的忠孝。守灵时间一般为一天,特殊情况除外。

入殓,疍家年事已高的长者,在世时一般都自备寿棺,过去大都采用荔枝木(现多为商家制作好的寿棺)。入殓前,先由道公撰写诬告,再根据死者的生卒日期,选定具体时间入殓、出殡、下葬等事宜,张榜罗列出哪些亲朋好友可以参加“入殓”仪式,哪些不能参加“入殓”仪式,以免招来不利及祸害。按照祖传的习俗,死者入棺前须在棺材底垫上草纸,入棺需4个人(通常会是死者的儿子、兄弟或是和死者的关系最为亲近密切的族人),两个人抬头,两个人抬脚,尸体按仰卧的姿势安置在棺内,灵柩按规定安放在厅堂内。

出殡,出殡时间多在死后第二天正午至太阳落山之前;出殡前,先请道公选好风水宝地,挖好墓穴;出殡时,由八音队吹吹拍拍和燃放爆竹的人引路,接着抬着灵柩、戴孝的长子两手捧着香炉前行,由亲属组成的送葬队伍则把一条长白布撒开并遮掩头顶。行进途中,灵柩绝对不能着地,如墓地较远,要用草席或木板做垫方可。到达墓地之前,要进行一项“辞材”祭礼,这是疍家人的“土话”,即辞别灵柩的意思。这种祭礼和当地居民祭礼相似,较简单,由亲属跪拜在灵柩前,道公用梳子在亲属的头上梳理几下,随后亲属中的女性便由此返家,返家途中不能回头和走在同一路上,遇见熟人不能问候应答,以防不利,出殡后,死者生前所用物品通通弃掉。

下葬,灵柩到达墓地后,亲属跪在墓坑边象征性地抛入一些泥土,负责下葬的人随即垒土堆坟,入土后,先拜土地公,再拜墓穴,并把带来的纸制“财宝”通通焚烧。亲属随后手持点燃的一支香火,不能回头遥望死者坟墓地返回家,把拿回的香火插在为死者专设的香炉灵位前。下葬结束后,出嫁女须在太阳落山前离开“外家”,前来参加送葬的亲朋好友都会在丧家吃喝后才离开。

死者入土后,在厅堂为死者专设灵位,一直持续三个月(现多为49天后,即“七七”后),举办祭礼仪式到祖宗神位后,方可撤去。疍家耄耋的老人过世,其穿过的衣服一般不会弃掉,会留给后代享用,以保佑家族“长命”;疍家人同当地汉族人一样,有做“七七”的习俗,逢“七”必焚香烧“宝”、烧纸衣等,并用酒、猪、鸡肉等祭品在灵位前做祭礼,以表明逝者将穿着新衣,拿着财宝到阴府与祖宗团聚,第一个“七”和第三个“七”较为隆重,在“七七”期间,不为死者立碑,只有三年过后方可。做完“七七”后,丧事才宣告结束。

疍家人的这种丧葬习俗形式,体现了他們对已故亲人的悼念,也表达了对先人的一份真挚情感,不仅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地方色彩,而且体现了天人合一、灵魂与信仰永存的一种丧葬习俗,具有历史的保守性与传承性。然而这种丧葬习俗不仅花费时间、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又浪费土地资源,对此,应该认识到这种习俗的弊端,进行移风易俗,逐步改革这种丧葬习俗。

猜你喜欢

陵水习俗调查
海南陵水樱桃番茄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在陵水错把大风吹过的地方当成故乡
陵水共青团组织青年学习红色书法文化
海南陵水:用丰厚文化家底为旅游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