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治疗环枢椎关节半脱位的临床观察
2020-10-12温可云
温可云
【摘 要】目的:探讨手法治疗环枢椎关节半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来我院诊治的环枢椎关节半脱位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均分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给予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41%),组间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治疗环枢椎关节半脱位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法治疗;环枢椎关节半脱位;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0064-02
在颈椎病的发病类型环枢椎关节半脱位属于一种常见的,发病率较高的疾病[1]。颅骨与颈椎连接的位置为环枢椎关节,该部位不稳定,常会有脱位状况的发生。一旦发生脱位,患者的颈部活动会受到限制,且会引起颈部疼痛、耳鸣、视力下降、眩晕等症状。本研究中对58例环枢椎关节半脱位患者进行了手法治疗,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来我院进行环枢椎关节半脱位诊治的58例患者,按随机平均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29例,观察组29例。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龄在(25-48)岁,平均年龄在(40.31±1.49)岁;观察组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在(26-50)岁,平均年龄在(41.63±1.3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的颈椎活动受限,颈部肌肉疼痛、紧张并伴有眼胀痛、视力疲劳、鼻塞、听力下降等五官症状。②具有头痛、眩晕、失眠、血压异常、记忆力减退等脑血管神经症状患者。③颈椎关节拍片结果均呈齿状突偏移,偏移距离符合标准患者。④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出标准:①患有其他环枢椎关节疾病或发生骨折、损伤骨质及对本研究产生影响的患者。②患有精神疾病或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③患者及其家属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或依从性差的患者。
1.2方法
颈椎牵引治疗:患者采取卧床式进行持续颈部牵引,牵引重量一般为3~5千克,牵引力度以患者感觉颈部有牵拉为宜,连续牵引两星期。
手法治疗:患者采取坐位,医生对患者的颈部先给予理筋、推拿等,待患者的颈部肌肉放松后,医生将左手的大拇指准确置于患者的环枢关节处,右手放在患者的下颌处慢慢地对患者的颈椎进行旋转。
转至患者的颈椎疼痛处关节发出的响声减缓时停止。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两星期。
1.3观察指标
疗效评估:显效率: 患者临床症状趋于正常,颈椎活动自如,颈椎功能正常。有效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颈椎活动明显好转,颈椎功能趋于正常。无效率:患者的临床症状或颈椎活动及功能变化不明显。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本组数据资料经卡方检验计算,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环枢椎关节半脱位属于较普遍发生的一种颈椎疾病。位于人体枕下的第1、2颈椎为环枢椎,是脊椎的领头椎,环椎弓后的凹关节与枢椎的齿状突上相结合形成环齿关节,环枢关节主要为颈椎提供轴旋转运动,其枢椎应力中心为机体的上颈段,两者相互作用,完成颈部的转动功能,但该关节结构稳定性较差,特别容易导致半脱位[2]。引起环枢椎关节半脱位的原因复杂多样,最为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原因:①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引起,导致头肌筋、颈肌筋无力或头、颈肌力失衡[3]。②颈椎其他关节发生骨质增生、退行性病變等导致颈椎脊柱的不稳定。③肩胛肌筋、颈肌等发生病变,也是诱发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④颈部旋转过度或有其它外力所致,造成环枢椎关节移位或受损。⑥先天性发育异常也容易导致环枢椎关节半脱位。
环枢椎关节半脱位病情比较严重的话常会压迫颈椎管内的神经根、脊髓、硬膜囊等神经组织[4]。在临床上患者多有颈部活动受限、颈部肌肉疼痛或痉挛、四肢麻木无力、走路摇晃不稳等症状,甚至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心悸失眠、血压异常、视物模糊、耳鸣、口齿不清、记忆力衰退等症状。
在对环枢椎半脱位的治疗上,由于其具有稳定性差的特点,虽然复位较为容易,但发病反复率较高[5]。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步发展,常用的颈椎牵引治疗法,由于对颈部的治疗比较直接,对颈部肌肉无前处理,症状改善较慢,其治疗效果已逐渐达不到患者的需求。本研究中对该疾病进行手法治疗,使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10%。其治疗机理为首先通过对患者颈部的推拿与理筋,可减缓患者颈部肌肉的痉挛,并使患者颈部肌肉处于放松状态,最终达到内外平衡,然后对关节进行复位,使颈椎中线与齿突间距相等,韧带组织与肌肉得到平衡,促进颈内部稳定,降低环枢椎关节脱位的发生率。值得注意的是,待患者治愈后,还应避免颈部劳损过度,在日常生活中应改掉不良姿势及习惯,多坚持进行颈部肌肉锻炼,保持愉快心情。
综上所述,手法治疗环枢椎关节半脱位方法得当、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谢广昌.用颈椎牵引联合推拿手法治疗环枢关节半脱位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206-207.
[2] 张哲玮,王伟,黄俊宇, 等.俯卧位颈椎定点复位手法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症[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0):39,41.
[3] 赵冬梅.正强化理论在寰枢关节半脱位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15,(7):79-80.
[4] 唐明星,张宏其,刘金洋, 等.Magerl技术治疗儿童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J].中华骨科杂志,2016,36(9):570-576.
[5] 罗川.针灸配合仰头摇正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5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1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