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浅谈

2020-10-12王彦军

学周刊 2020年28期

王彦军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近年来被许多教学同仁所接受、实验,这反映出人们对新的高效教学理念的追求和对教学改革探索的迫切。笔者也紧跟时代步伐,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从教学体制和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就“提高课堂效率,实现高效课堂”做了些调查研究和分析,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8-00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8.031

近年来许多教师在工作中实践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旨在对高效教学的不懈追求。笔者也从自己教学的实践出发,就此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和看法。

一、实现高效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在教与学的矛盾中的决定因素。因为大多数人类行为与获得某种程度的能力企图有关,学生的学习行为中也包含着这种“获得能力的企图”,有了这种主观愿望,学生才去探索、调查、交往、思维、注意和理解。当然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通过科学的措施来保证,必须用合理的方式来实现。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一种追求知识,想成为更好的人的愿望,但这种良好的愿望更依靠教师的启迪、引导。在学生的自学活动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查阅资料和调查研究,敞开思想发表见解,学生就会表现出很强的创造力,许多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也是通过学生的这种独立思考和交流解决的。

如一个教师发现学生在作文中把大家都司空见惯的事物写得十分别致,充满激情。让其谈体会时,这个学生说他高兴时总爱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把这种欢乐的情绪融合在观察对象中,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留在自己的记忆中,一旦作文寫到相近的情景时,就可以拿来所用了。这同学的话把观察积累的重要性以及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赋予写作对象主观感情色彩的奥妙,通俗地揭示出来,而教师讲清楚这个问题就得费不少的口舌。

(一)要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

课堂上信息的交流是多方面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都可以相互交流,只有这样信息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也只有全方面的交流才能促使学生心理产生共鸣,认识上产生内驱力,从而使其多张嘴、多动手、多动脑,形成多向交流,由此获得认知,并将之转化为技能。

(二)要让学生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问。我们在课堂上要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而确定信息输出的重点,要达到这个目的,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是最好的途径。另外,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质疑,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有多问才能多学。

(三)引导学生掌握评价的方法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往往和评价是否恰当有关。提高教学效率,凸显学生主体作用,笔者是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的。

1.对学生的评价态度要正确。笔者常以严肃、认真、公正和分寸适当的评价态度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作业批改字迹工整,给予学生热情鼓励,评价中尽量做到用语准确,言之有据。

2.让全班同学都成为评价者,大家又都是被评价者。笔者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先是教给学生批改作文的一些常见方法,然后将教师批改和学生批改相结合,让学生在互相评价中学习提高,最后再选出优秀作品以供大家学习。

3.变革考试方法。加强经常性检查,反复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试方法可以灵活多变,可实行口试、问答、书面作业等方法,在实践中进行能力考查和评定。

二、实现高效课堂要激发并培养学生的自学求知欲

自学欲是学生积极自觉的学习知识的直接动力。它是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与浓厚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就能表现出高度自觉的能动性,就会认真、主动地对待学习活动,且学习效果好。

(一)贯彻教学育人原则,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

教学育人原则是指:要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的教育作用,把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与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联系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对人类曾做过重大贡献的中外科学家的杰出事迹和献身精神,通过揭示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教育学生为人民、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勤奋学习。事实表明,诸如上述的教育活动,对于激发学生的自学欲,形成“我要学”的良好的学习局面是非常有效的。

(二)“爱”字当头,耐心指导

以指导学生阅读为例,为了纠正那种“一目几行,读过无印象”的毛病,教师要求学生拿起笔后再读,不圈点勾画不读。为了指导其熟读,则要求读时做到不添字不丢字,不错读,不破句,有句逗,有表情等。笔者的体会是,培养学困生的自学欲望,需要教师自觉地遵循热爱学生、因材施教的原则,使自己的指导像涓涓的细流,随教潜入,真正做到疏导而不压抑,严格而不冷淡,热情地帮助他们学会,进而指导他们会学,再进而激发他们爱学,实现“学会—会学—爱学”的良性循环。

(三)寓教于乐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方法。

趣味性要融合在课堂语言中,要风趣而含蓄,形象而生动,精练而带有鼓动性。教师要精心组织每节课,用本身的求知欲,以自己渊博的知识,以自己不断进取的精神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用形象、精练,富有幽默感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教师要时刻结合教材内容,根据课堂实际,以有趣的事实为内容,在课堂上展开交际活动。我们所说的“有趣的事实内容”则包括学生可能感兴趣的任何一种现实世界的情况,但在选择具体的“有趣的材料”时,应优先考虑学生实际会谈论的话题。

三、实现高效课堂要强化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武装学生头脑

尽管学生天天与学习打交道,但他们对学习方法还谈不上熟练的掌握,即使一些优秀学生,他们也只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是零碎的而不是系统的,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科学型地运用学习方法,因此向学生介绍先进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除掉顽固的坏习惯,树立信心,激起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必须循序渐进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必须循序渐进,如果学生养成了自学的好习惯,自学能力也达到了相当的程度,拿到一篇新课文就不会感到为难了,能够熟练地按照教师的要求钻研,这时自学就可以全面铺开。

(三)必须做到宏观控制和微观辅导相结合

学生自学切不可放任自流,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这里讲的“教师指导”,是指教师在方法上、思路上的指点,与那种教师嚼得细细的,直接喂给学生的做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学生学习时自己研究课文,掌握新的知识,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就等于放任自流,所以教师必须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指导后,学生再自学,因为不同学生的自学能力千差万别,遇到的问题也是千差万别的,而这些问题也不一定是共性的,在个别辅导中,如果发现学生共性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在全班讲解。教师面对全班学生进行辅导就是宏观控制,面对个别学生指导,就是微观辅导,二者必须结合起来。

(四)强有力的措施才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徑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艰苦的,严格的,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对他们提出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要求,如果没有得力的具体措施来督促检查,而一味地强调学生的自觉性,那么学生的自习很可能得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必须要有严格的、强有力的具体措施来督促、检查学生,促使他们逐渐去掉坏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四、高效课堂离不开因材施教原则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不同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千差万别的认识,常言道“十个手指有长短”,就是这个道理。这一切差异将反映到学生的语言学习中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区别对待。

如果我们对全班学生搞一刀切,统一要求,这就很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甚至有可能埋没、耽误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因此,对学生能力的发展,需要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区别对待,在教学工作的每一个具体细节上,认真细致地研究,做到全面发展。那么,在目前班级授课的形式下,如何具体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呢?

(一)根据学情备课,切忌教师的主观主义

因材施教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学情、讲求实效,给予学生切合实际的帮助,以利于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所以教师在过好教材关、教法关后,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解学生上。熟悉学生掌握了什么,不明白什么,错误出在什么地方,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做到有的放矢。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要从主观主义的备课中解放出来,用主要精力去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熟悉掌握所教班级每个同学的基础知识、学习特点以及能力状况;了解与学生学习有关的家庭情况;分析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征及个性差异,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因材施教。

(二)分类推进,个别辅导

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研究探讨并发现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不应该是固定地站在讲台上,向全班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利用一些时间在课堂上巡回走动,督促鼓励学生,帮助启发学生。这样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武装起来的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探索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精神得到了发挥。

总之,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实现语文课堂高效化,要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更加富有实效性,才能焕发出新课程理念常态下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素质。

参考文献:

[1]巢宗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杜锁元.激发学习兴趣 构建高效课堂[J].甘肃教育,2015(9).

[3]何明明.激发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实效[J].课程教育研究,2013(14).

[4]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