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2020-10-12秦天莉

学周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小学生小学数学

秦天莉

摘 要: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引导其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才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灵活、敏捷的数学思维,从而为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教师可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计算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8-00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8.022

小学生感知事物的能力缺乏全面性,在面对计算问题时常常只关注到一些表面问题,缺乏对题意的深层次考虑,一些学生甚至仅粗略看一遍就急于动笔,容易对相似的数字或符号产生混淆,进而导致低级计算错误的发生[1]。同时学生的年龄越小,其学习注意力越弱,在计算过程中难以形成整体性思维,对于单调的数字和符号也容易产生疲劳感,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教学效果相对不理想。现阶段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事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受考试压力的影响,不少小学数学教师仍然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对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常常会高估或低估学生的计算能力,缺乏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深入了解。而学生个体差异相对较大,盲目教学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进而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与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计算兴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教师的教学设计多么巧妙,如果学生不感兴趣、不愿参与,那么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小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差,为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不少教师都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同时处于课堂的领导地位,没有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时间,久而久之,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还可能导致学生形成惰性思维,在课堂上懒于动笔、不愿计算,最终会导致教学效率大大降低。为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体验,尊重其个性化发展,创设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好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积极引入游戏教学法,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课堂的新鲜感与惊奇感,以集中其学习注意力,增进其自主思考、探索意识。

例如,在讲解整数四则混合计算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导入一个贴近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小故事。如“学校即将举行春季运动会,需要购买一些体育器材,老师知道大家都很聪明,想让学生们一起帮忙算一算需要花多少钱?”每一名学生都愿意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通过故事进行课堂导入能快速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有效激发其求知欲望。接下来教师可以讓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最后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又快又准确,并积极给予其表扬和鼓励,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单一枯燥的文字信息相比,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在游戏教学中融入多媒体信息技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比如,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加减法计算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个小动画:“画面中有一棵树,树枝上有2只小鸟,问学生有几只小鸟?接着又飞来4只,再次向学生提问,然后又飞走3只,最后树枝上有几只小鸟?”这个过程以锻炼学生的加减混合计算能力为目标,教师可以灵活进行设计。小学是学生夯实学习基础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兴趣对于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不断探索趣味性教学方法,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强化学生的基础计算能力

现阶段,简便的计算工具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导致教师对学生运算技能的要求越来越低。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部分教师误认为强调学生计算能力的锻炼可能会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口算速度及计算准确率逐渐降低。但小学数学教师需明确,计算能力是学生的基础技能之一,也是培养其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计算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同时能引导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求真务实、坚忍不拔的精神。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而数学基础计算知识抽象难懂,这就需要教师联系学生的认知水平,摒弃机械式的计算训练,构建亲切、易懂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讲解小数乘除法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列出一组计算题“60×80、6×8、60×8、6×0.8、0.6×8、0.6×0.8”,然后让学生尝试计算,并引导其思考乘法运算中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对于积的影响,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原理。

同时,引导学生掌握简算方法是提高其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有效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计算规则和逻辑顺序的渗透,以提高学生计算思维的敏捷性。数学运算法则与定律是计算中化繁为简、化慢为快的基础,在带领学生解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计算符号及数字特点,并合理运用简便计算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布置这样一个问题:“光明小区有18幢楼,每幢楼有125户,问光明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纸上列出算式,基本上所有学生都能快速做到。教师也需将“125×18”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选出学生代表详述计算方法。有的小组认为这样计算比较简便:“125×2×9=250×9=2250”,而其他小组则反驳说:“125×10=1250,125×8=1000,1250+1000=2250”这样最简便。只要学生理由充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最终目的是开拓学生的计算思维,鼓励其探索更为简便快捷的计算方法。

三、养成良好的数学计算习惯

(一)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不认真是影响小学生计算准确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重点任务之一。在课堂上,教师常常会对学生说这句话:“大家再认真把题目读一遍!”每次考试之前,教师也会一再强调让学生务必认真审题。由此可见,基本上所有教师都已明确数学审题的重要性,但这仅停留在“说教”层面上,缺乏教学模式的深层次探究。当然“说教”不是完全没有作用的,但需要建立在学生的亲身体会中,只有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才能引导其自觉纠正不良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分步骤带领学生进行审题,首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反复阅读题目,引导其明确条件信息以及所求问题,并进一步挖掘隐含条件。然后观察并分析题目的特征,通过打草稿的方式化无形为有形,将题目信息用直观的图示或线段表现出来。然后明确计算顺序,思考最为合理简便的运算方法,做到心中有数,方可动笔解题。

(二)培养认真计算的习惯

随着年级地逐渐升高,教学内容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学生需要认真打草稿验算才能有效提高计算结果的正确率。可有些学生为了追求解题速度,过于相信自己的口算能力,不管数字大小全部进行口算,根本无法确保准确性。也有一些学生在做题时不准备像样的草稿纸或草稿本,随意在作业本、桌子甚至是试卷上打草稿,常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低级错误。基于此,教师應要求学生准备专用草稿本,并定期检查,同时要强调稿纸的整洁性,制定合理的书写要求,尽量让学生保持字迹清晰,避免抄错数字、符号等情况的出现。在计算过程中不仅需要进行草稿验算,还需要通过草稿进行分析,所以必须要求学生在草稿上标注题号,以方便核对查找。对于难度大、多步骤的问题,需在草稿上标注已知条件以及重要数据,以进一步明确其相互关系,更好地应对计算中的难点。同时,跳步是导致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需引导学生脚踏实地,按照顺序一步一步地完成计算,以避免解题漏洞的出现。

(三)培养认真验算的习惯

验算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最好方法,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验算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必须具备的良好习惯。但有些学生无法充分认识到验算的重要性,总觉得算出结果就解决问题了,对自己的计算能力过于自信。即使是教师,在计算时都无法保证万无一失,所以验算的作用是无法忽视的。常用的验算方法包括代值法、逆运算、还原法、估算法等,其中逆运算的效果最佳,教师需重点讲解。对于计算基础能力薄弱、验算方法掌握度不高的学生,在初步计算后,教师可以引导其再算一遍,以减少计算错误的出现。同时,计算后改正反思也是十分重要的,为避免以后出现类似错误,教师可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并认真分析,详细记录错误产生的原因。定期检查学生错题本的记录情况,总结学生容易出错的点,并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

四、注重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计算工具越来越便捷,只要打开手机中的计算器就能进行精确的计算,所以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培养小学生的估算能力有助于提高其数感及数学应用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渗透估算思想,使其充分认识到估算的价值[2]。一些学生可能短时间内无法理解估算的具体作用,教师可将超市购物付账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何时何地可以用到估算。同时在每节课的开始,也可以让学生解答一个估算问题,比如:“小红决定一个星期内看完两本书,一本151页,另一本149页,每天看39页,问她能看完吗?”通过精确计算,学生能很快得出答案,但这个问题只要求学生说出“能”或“不能”,所以估算是最为理想的解题方法。在这里39≈40,40×7=280,而两本书的页数共有300页,所以小红不能看完。另外,估算的方式灵活多样,却又有章可循,它是一种建立在求解近似数基础上的计算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简化数字将计算步骤化难为易。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估算策略,还应鼓励其探索多种形式的估算方法,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希卿.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13):159.

[2]王丽丽.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探讨[J].求知导刊,2018(12):142.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小学生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