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选题三论:实践感、洞察力与“学术地图”
2020-10-12郝天聪
郝天聪
在学术研究中,找到既有意义、又有价值、还有探讨空间的选题,着实不易。笔者认为,要在学术论文选题上取得成功,需要培养自身的实践感、洞察力,并学会绘制“学术地图”。
首先是实践感的获得。做学术研究不可能不掺杂研究者个人的生命体验,关键是在价值有涉与价值无涉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养成选题的“实践感”。社会学家布迪厄在《实践感》一书中专门探讨了“实践逻辑”“实践感”等问题。他认为,“实践有一种逻辑,一种不是逻辑的逻辑”。石中英教授将实践感定义为:“一种存在于实践情境之中类似于演员在舞台上的那种感觉或军人在战场上的那种感受。”就笔者个人而言,很长一段时间,选题都是“从文献到文献”,以为好的选题就是把题目起好,好的选题就是标新立异,好的选题就是编辑老师眼中的热点问题,但深入实践之后却发现,远不是这么回事,实践中所呈现的与笔头所撰写的甚至千差万别。回头看自己以前写的那么多文字,竟是如此苍白无力。说白了,就是写的文字味同嚼蜡,让别人觉得“不解渴”,总是觉着似曾相识而无甚新意。相反,通过有意识地去阅读一些“大家”的文字,笔者发现无不跃动着丰盈的实践感。特别是近几年来,笔者借助项目合作的机会,得以深入职业院校一线接触实践、了解实践与反思实践。在合作过程中,笔者会主动对比教师思维与学者思维方式的差异,并时常就自己存在的困惑与一线教师交流,每一次的交流总会有所收获。这种感觉就像是把自己泡在咸菜缸里,终于尝到了点咸滋味。这种浸泡的过程对于实践感的获得极为重要,甚至直接决定能否找到有研究意义的选题。
其次是洞察力的养成。当然,一直浸泡在实践中也容易迷失自我、无法自拔。在与一线教师的交流中笔者发现,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不少教师明明对实践有非常多的了解与体悟,但却还是无法写出能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主要原因在于,光泡在实践里远远不够,在对实践了解的基础上,还需要更多地跳出实践,这是找到有价值选题的关键所在。而跳出实践必不可少的品质,就是敏锐的洞察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洞察力正如看待事物的眼光,具体到研究上,就是用什么样的视角去观察事实、挖掘事实、解释事实。至于洞察力的养成方式,个人比较受益的途径有三种。其一,学会观察。这种观察绝不限于对事物事实样态的观摩、察看,而更多地是了解其背后的东西,包括形成规律、作用效果等,并且不仅限于专业性的观察,还要学会观察生活,对生活的敏锐观察甚至会带来意外的发现。在德国访学期间,笔者试着从观察德国人的生活入手,写就《德国人的工作与闲暇》《德国人的产品思维》《德国人为什么愿意做工人》几篇小品,这也为后期深入理解德国人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思路提供了重要帮助。其二,学会读书。一是读感兴趣的书。相信大家都听过“某某专家推荐书目”“某某专业必读书目”之类的说辞,但如果没有兴趣,买来之后也经常会束之高阁。二是读经典的书。经典书籍的好处也许不在于观点有多精彩,而在于每次读都有新的感受,这也许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三是集中读某个领域的书。当我们徜徉在书海时,很容易迷失方向,甚至时常会感觉读完之后没什么长进,而读某个领域的书,了解这个领域的学术脉络、核心观点与发展方向则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其三,学会反思。灵感来时总是一瞬间的事,甚至稍纵即逝,有时在走路时,有时在吃饭时,有时甚至在梦中。因此,在方便时,笔者会在笔记本或者电脑上写写画画,不方便时会拿出手机记下来,以防忘记。笔者会在电脑中把记录下来的材料整理成一个个文档,如“学术想法”“最新学术想法”等,在正式写论文之前,会抛开一切文献,先把各种“天马行空”“奇思妙想”尽情挥洒一遍,想得差不多了再下手。
再次是“学术地图”的绘制。选题不只要有意义、有价值,还要有探讨空间。探讨空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术探讨的空间,这就需要学会画某个研究领域的学术地图。当我们初步选定一个题目之后,判断其有无学术探讨空间,需要进行系统的文献综述。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可以使我们看得更远,文献综述的目的也正在于此。只有將自己的选题放在人类知识体系中重新审视,才更易于找到自身的研究定位。如复旦大学熊易寒教授所言:“通过综述的写作,我们就会知道:别人贡献了什么?我打算/能够贡献什么?我是否在重复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文献综述首先是为了尊重并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另一种是持续探讨的空间,这就需要画自己研究领域的学术地图。从持续时间来看,研究可以分为热点研究与长线研究。热点研究也许能在短时间之内发表文章,但长线研究更有利于学术积累,也更能反映一个人的学术品味。比如,在某段时期,集中关注某个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撰写系列论文。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