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教学策略

2020-10-12李卫东

神州·上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创新能力教学策略

摘要:对于在校生而言,课堂成为他们获取计算机知识的主要场所。时代的发展向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传递知识不再是教学的唯一,还要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走出校园之后能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能成为复兴伟大中国梦最需要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教学策略;创新能力

对于当代高职生而言,虽然计算机并不是一种新鲜事物,但他们所要了解、探索的内容还有很多,对计算机学习充满了好奇,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前,在多样化的技术之中,计算机技术是最有效的一种,各个国家都为这方面的研究付出了不懈努力,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能为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还能使学生掌握更为全面的计算机知识。本文重点围绕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展开论述。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是新理念、新技术诞生的前提,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一体化发展模式,我国及时对传统的教育体制进行了变革,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日后能更好地胜任岗位,以良好的创新意识促进行业发展。二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全面人才最重要的特质就是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理应承担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责任,不仅能使学生灵活处理生活中的困难,也能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敏捷,拥有更为广阔的视野。所以,学校要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当成重要的目标。三是,利于促进高校教育体系不断地发展。近年来,各大院校纷纷扩张规模,彼此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一定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变革,及时填补教育体系中的不足,使计算机能成为特色专业,成为学校的一张活名片。

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改革策略

计算机教学虽然是由教师组织的,但如果教师只是像过去一样按部就班地向学生介绍白纸黑字的理论知识,讲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则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为此,要适时对教学理念、模式等做出调整,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营。

(一)注重加强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在对学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做出评价时,要重点关注两点,一是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二是具备何种操作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只是关注其中的一点,要二者兼顾,既要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弄清知识的由来,也要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校要创建实训基地,购置大量先进的教学硬件设备,对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进行调整,使教师能更好地发挥出硬件设施的育人功能。从现阶段情况看,各大高校的校园网建设已初见成效,要在此基础之上创建虚拟实验室,创新计算机教学,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让更多的学生愿意创新、敢于创新。

(二)注重创新理念在专业教学中的合理融入

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体制的完善,使得创新理念的价值愈发突显,将这一理念运用于教学之中,就是要对教学方法、内容等进行创新与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这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信息技术普及的重要前提,也是顺应市场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受到傳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最国缺乏的就是创新思维意识,教学内容、理念、方式等都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互动性、实践性严重不足,达不到激发热情的目的。我国传统教育体制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等方面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最大的短板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方面,这就需要从两方面入手进行变革:一要乘着素质教育的东风,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二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时代的发展使计算机教学的侧重点发生了偏移,教师最需要思考的就是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这是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内容。

(三)注重基于兴趣导向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

与普通高校相比,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创新意识、文化知识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学生在专业学习、技能培养等方面都会遇到一定的难度,没有对未来的发展做出良好规划。因此,计算机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经常会出现种种状况。要想让更多学生从计算机专业学习中感受到乐趣,要想消除他们对学科的畏惧情绪,要想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探究,最有效的举措就是培养兴趣。计算机教师最需要做到的一点就是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使他们喜欢上这门课程。为此,教师要及时放下师道尊严,要以朋友的身份来到学生身边,了解学生的需求,分析他们的特征,将新的理念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一是以需激趣,教学伊始,教师要明确地告诉学生本节课需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达成什么样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快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二是以用引趣,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案例,使学生感受到学好计算机理论知识会对自己日后的工作产生什么样的积极影响,产生深入探究的意愿。三是以疑诱趣,所有的发明与创造都源自于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如果能向学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能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突破口。为此,教师巧妙地设置悬念,让课堂学习充满神秘色彩,达到激发思维火花的目的。

(四)注重合理地营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我国学校开展计算机教学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历史,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却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思考时间,这种教学活动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使现状得以改变,教师要对教学活动进行创新,为学生营造问题情境,向他们抛出能启迪思维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思,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要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点、好奇点,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鼓励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尝试着用新方法进行思考、学习。教师可以采用激发式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变得更加形象。学校层面也要为此表示支持,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用智能化、数字化的手段把乏味的教学内容转换成视频、图像等,让教学方式更加灵活、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既能使学生对计算机学习产生兴趣,也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与此同时,教师要从更深的层次挖掘教学内容,用一些趣味十足的内容唤醒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展开合理的想象。例如,在教学与Excel表格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为期中考试成绩排序、描述成绩趋势图等任务,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公式、表格、柱状图等进行分析,无形之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注重发挥实践教学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将创新思维运用于实践之中,才能体现出其价值。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检验,不仅能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意识,也能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呆板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及时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在为学生讲课时不能直接将知识搬到黑板上、学生的笔记中,而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他们弄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模拟具体的实际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一台电脑,为他们安排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作业,增强教学的实践性。例如,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网页制作技巧之后,可以向他们介绍某公司的工作流程,让学生为该公司设计网页,不仅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创作兴趣,也能为他们的创新提供足够的空间。为了达到培養实践能力的目的,学校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锻炼机会,在校企合作方面做文章、下功夫,与一些实力强、愿意接纳学生的企业进行合作,把学生安排到真实的工作岗位中,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

结语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正成为一家企业、一个国家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我国把创新当成重要的发展理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市场对人才评价标准的改变,这些都向学校教学体制提出了新要求,改革成为必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帮助学生在书本与社会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计算机教师要适时对教学理念、模式等进行变革,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当成自己的责任,以多样化的形式、灵活性的方法让学生变得会思考、爱分析、乐于实践,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红梅.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6):247.

[2]孙茜.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在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7):223.

[3]胡志斌.试析高校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培养面对的困境和对策[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7):227.

作者简介:李卫东(1968.4.4)男,汉族,河北省蛟河县人,毕业于辽宁大学,自考学历本科,现为辽东大学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多媒体管理。

猜你喜欢

计算机课程创新能力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探讨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