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体会

2020-10-12邢永华苏占海张昱杨生玺侯成荣王明宁郭映花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8期
关键词:对分课堂双语教学

邢永华 苏占海 张昱 杨生玺 侯成荣 王明宁 郭映花

[摘 要] 医学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是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要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双语教学实践中,可帮助师生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专业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学生知识内化,促进学生终生学习能力。该文所述双语教学实践还发现双语教学有效性需由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多层面、多角度保护和发展。

[关键词] 医学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对分课堂

[基金项目] 2016年度青海大学研究生院课程建设项目、青海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细胞生物学全英教学课程建设项目(qdyk-160201);2017年度青海大学医学院医学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研究项目(qyjg201709);2019年度青海大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分类课程建设项目(KC18026);青海大学医学细胞生物学课堂教学和考试综合改革项目(KG18014);2017年度青海大学研究生医学细胞生物学示范性课程建设项目(qdyk-180104)

[作者简介] 邢永华(1979—),男,博士,青海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与研究;郭映花(1980—),女,硕士,青海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医学/卫生统计学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8-0284-03    [收稿日期] 2019-10-24

前言

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全球化视野、国际竞争力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双语教学是以两种语言进行作为教学媒介语言组织、安排、实施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两种语言对同一知识的描述来掌握专业知识[1],可拓宽学生视野、英语应用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学术水平与外语水平。医学细胞生物学为医学专业学科基础课渗透于所有医学课程,发展迅速、最具活力,既需注重基础又需关注前沿。欧美国家在该领域具有领先优势,研究成果、进展以英文载体传播,医学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也是学科发展的需要。

课题组以“对分课堂”教学方法[2],针对大一新生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发现,其对教师专业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学生学习能力、思维发展等均有促进作用。现将医学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与体会汇报如下。

一、医学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实践

据奥苏泊尔的学习迁移理论[3],大一新生具有生物学知识储备,医学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可行。因文化背景、语言环境特点,“保持型”是双语教学必然选择[4,5],本次实践以中英文课件、教材、中文讲授,过程考核评价课业成果,以循序渐进、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开展。

(一)教学理念与目标定位

应试教育体制下“学而为考”观念深入人心,教学过程的师生角色定位不准。本次教学实践教师以引导者(讲授)、促进者(布置课后作业)、组织者(组织小组讨论)和支持者(课业成果评价)参与教学过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完成知识吸收、内化,将“学而为用”的理念逐步渗入师生认识中。教学目标明确定位于学科与学术目的,并非语言学习[6],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英文教材阅读能力,体会中英文思维方式的差异。

(二)师资及前期准备

课题组成员由中青年一线教师组成,平均年龄42岁,其中海归引进人才2名,教授3名,博士2名,讲师2名,英语应用能力较强,教学经验丰富。双语教学实施前,教师研读课件制作书籍,观摩国家、省部级教学竞赛和顶级商业演说视频。主要任教师参加不同等级的教学竞赛和课件制作比赛,以提高任课教师课件制作、教学设计能力与教学水平。制作中英文课件、教案,选取15名2016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开展医学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积累经验。

(三)授课对象选择

相当比例的医学院校学生毕业后会选择考研以提升竞争力,这决定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成为教学主要目标。据文献报道与经验,课题组选择具有生物学知识储备的2017级(30名)与2018级(29名)口腔医学专业大一新生进行小班授课。授课使用中文授课,中英文课件,中英文教材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生需研读英文教材完成课后作业和问题讨论。此次双语教学以激发阅读理解兴趣为起点,建立自信,促进英文写作能力,听力和表达能力,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

(四)使用教材

依教学大纲要求,以“循序渐进”与“最适合的就是最优秀”的原则,课题组选取本院规划教材,杨建一主编的《医学细胞生物学》。从学科角度、知识内容、结构与组织、课堂讲授适用度以及与中文教材内容匹配度等方面综合考量[7],选取Gerald Karp编写的第八版《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Concepts and Experiments》作为辅助教材(英文教材复印材料与电子版),该教材图文并茂,内容难易适当,注重启发性并配备生活实例。

(五)“对分课堂”教学方法

高等教育改革需在课堂教学基本单元实现。先进、实用、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课题组选择“对分课堂”教学模式[2],流程为前1学时(45分钟)全班分组讨论上节课学习内容和课后作业,实践“亮闪闪”“考考你”和“帮帮我”三环节,总结个人与小组的观点,属交互式学习;后1学时(45分钟)教师以“精讲-留白”式讲授新课,布置课后作业和所讨论的问题,属讲授式教学。该教学法特点鲜明: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回归,即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和支持者,学生则是学习的主體;其次,“隔堂讨论”保证学生课后有充足时间阅读教材实现知识内化,经课堂讨论构建个人知识结构,促进个性思维能力发展。最后,课业成果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其评价结果较为准确。本次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外作业(20%)、课堂讨论(20%)、实验报告成绩(20%)、期末考试(40%)四部分,实现知识与能力双考核。实验报告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保证学生基本通过率,期末考试主、客观题为英文命题,主观题可用中文作答。课后作业与课堂讨论是学习能力考察的重点,改变了教师总结知识要点,学生背诵记忆,应付考试的行为习惯。

经3年“对分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发现,其可更新师生教学理念,促进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水平、专业学术水平与学业评价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该方法难度低、经济、可控性强,短期见效,值得推广实践。

(六)双语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一过程性存在,合适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理念更新、教学质量的保证[7],其需考量学生知识储备,教师教学设计、过程控制与教学经验。教学设计依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学生知识储备、学习动机和能力精心安排,分课前、课堂与课后学习。课前教师发放中英文教学内容提纲、中英文课件、专业单词列表与国外名校的细胞生物学教学视频,教学内容提纲与课件糅合上述两本教材内容。教师前期准备最为费时费力,课件制作、内容安排需考虑学生中文思维方式,讲授的“故事性”。

课堂学习包括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教师讲授采用“精讲-留白”式(45分钟),教师前后20分钟授课,中间5分钟休息。教师需平时留心提高内容提炼、课件制作和讲授能力,注重课前演练、生成讲稿,满足教学需要。课堂讨论由组内讨论与组间讨论组成,学生需实践“亮闪闪”、“考考你”和“帮帮我”三环节,生成个人与小组亮点的书面报告(鼓励英文撰写),学生可随时向教师提问解惑。教师做总结讨论结果,观察学生参与讨论情况。课后教师汇总报告,了解知识掌握情况,作出评价,并与讨论参与度低的学生及时沟通。

课后学习包括课后作业与问题讨论设置。课后学习是学生知识内化、维持学习持久性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表现,要求学生制作英文“阅读笔记”或“思维导图”。教师需审视学生的多元化学习动机,它决定着学生在学习中付出努力程度。课后作业分为两个层次,即表述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疑问;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于某一事件,阐述现象、分析成因、推断结果,课后作业需学生反复阅读教材方可完成,课后学习任务均以英文形式设置,学生可用中英文完成。课后作业与讨论内容来源,由教师设置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也来自国内兄弟院校的考研资料及国外相关教材配套的练习册。该环节是考验教师专业学术水平的重要部分,教师对学生问题需及时、积极反馈,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效果与问题建议

(一)教学效果

经过实践教师课件制作、教学水平与专业学术水平大大提高,教学理念得到更新。尤其是教学竞赛的参与使课题组教师深刻体会中文“演绎式”与英文“归纳式”思维习惯的差异,这对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的“本土化”起了重要作用。多种国内外医学细胞生物学教材的研读,课堂讲授、课后作业与讨论问题设置、学生问题答疑等多环节提升了教师专业学术水平。通过实践教师深刻体会到“教书”、“育人”两者相辅相成,只“教书”不“育人”的教学注定失败。课后教材研读与课堂讨论,学生不自觉地成为学习主体[8]。学习以“阅读”不再以“背诵”为主要学习方式,为知识的内化提供保障。后半学期,两班学生对中文教材的依赖度显著降低,均可独立阅读英文教材,学生“阅读笔记”和“思维导图”的条理性、细致程度已超出教师的要求。少部分学生坚持阅读英文科学新闻,学习其他课程时,个别学生选择英文教材作为参考资料,大大提高师生自我效能感。

(二)问题及建议

本次双语教学中突出问题包括学生阅读英文教材困难期较长与英语应用能力仅在阅读与写作得到提升。由于专业词汇的限制,阅读困难期为5—6周左右(不同院校间或有差别),度过此期,陌生专业单词数量会迅速下降,阅读基本无障碍。课题组做法是:师生共同整段翻译、讨论重点教学内容,坚持2周左右,学生信心迅速增强。经比较16名2017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发现,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提升较大,听说能力与其他班级学生无差别。据文献报道,影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推进主要因素包括教材不当、设备落后、氛围缺失、激励失灵、师资局限和师德失范等方面[9]。此次教学实践中,突出问题包括氛围缺失、激励失灵、师资局限三方面。本院双语教学开展以教研项目实现,依赖各自独立的教学团队,缺乏双语教学的整体氛围,学生听说能力锻炼也因此受限。因此,根据学科课程关系,构架双语教学体系[10]或许是有效途径。师资局限问题也较为突出,学校需加强教师出国访学、引进海归人才和校本培训的力度。激励机制失灵表现最为突出,教师比较了同时任课的2017与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细胞生物学大班授课(讲授式教學)与口腔医学专业(双语教学)总评成绩,发现两者没有统计学意义。就任课教师授课过程的主观印象,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承受力表现更佳。目标考核制度下,这些特征未能体现,加上总评成绩与奖学金、保研、优秀生评选等利益挂钩,教师、学生双语教学改革开展的信心、积极性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双语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从教学理念、激励制度、氛围建设和师资培养等多方面着手,探寻适合本校的双语教学模式,为培养国际竞争力专业技术人才做出切实努力。

参考文献

[1]郑克勤,梁朋,张华华.医学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0):44-45.

[2]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05):5-10.

[3]宋哨兵,来娜.双语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03):226-228.

[4]钟启泉.“双语教学”之我见[J].全球教育展望,2003,32(02):5-7.

[5]蔺丰奇.高校实施“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03(03):21-24.

[6]赵光辉,靳国庆,吴振利.高校双语教学:香港中文大学取经归来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8(06):25-26.

[7]劉健,邹晓平.大学教学改革的成与败[J].高教探索,2008(03):77-79.

[8]张华峰,史静寰.走出“中国学习者悖论”——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学习解释框架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18(12):31-38.

[9]张蓓,周文良.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研究——基于归因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15(05):97-104.

[10]张远,贾忠田.“模块化+交互式”双语教学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01):141-144.

Practices of Bilingual teaching of medical cell biology based on Presentation-Assimilation- Discussion class

Practice of Bilingual Teaching of Medical Cell Biology Based on the Teaching Model of PAD Class

XING Yong-huaa,SU Zhan-haia,Zhang Yua,YANG Sheng-xia,HOU Cheng-ronga,WANG Ming-ninga,

GUO Ying-huab

(a.Basic Medicine Department of Medical College;b.Public Hygiene Department of Medical College,Qinghai University,Xining,Qinghai 810016,China)

Abstract:Bilingual teaching of Medical Cell Biology is required under promoting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in China.We find that the PAD (Presentation-Assimilation- Discussion,PAD) class may renovate education theory and promote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PAD class also develops students' abilities for knowledge assimilation and active learning.The effectiveness of bilingual teaching needs to be supported and developed by society,schools,teachers and students at many levels and from many angles.

Key words:Medical Cell Biology;bilingual teaching;PAD class

猜你喜欢

对分课堂双语教学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外作业设置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